见了很多亲戚、朋友,发现很多女生有不同程度的脸垮,真的是化妆也藏不住的衰老,像我这样40+的人,还可以怪岁月不饶人,可20+就脸垮了,怪谁呢?
只能怪自己没把脾胃养好!
脸垮的根源,是脾胃虚了!
从生理解剖学的角度来看,脸垮主要是肌肉和皮肤的松弛,而从中医上说,脸垮不垮关键在脾胃!
《黄帝内经》中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
所以说脾主肌肉,如果消化吸收出问题,营养物质不足,人要么消瘦无肌肉,要么是一堆没有灵魂没有生机的肌肉,下垂无力。
如果注意观察你会发现,脾胃不好的人,苹果机松弛,法令纹、抬头纹、上眼睑下垂,会比同龄人来得更早、更明显,而且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胃不好的人,嘴唇不红润,发白或发暗,嘴唇周围发黄,人看上去至少老10岁!
而且我们面部还有胃经、大肠经经过,这两条经络也叫阳明脉,都是多气多血的经络,如果这两条经络的气血变弱,会导致面部肌肉营养不足、代谢能力差,脸垮、长斑、长皱纹紧跟而来!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有云: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正常情况下,女生是5岁以后才会出现阳明脉衰,但现在因为不好好吃饭,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节食减肥,辣的、麻的、热的、冰的一股脑塞进胃里,让柔弱的脾胃不堪重负;
还有肝郁克脾土,你的坏情绪也在伤害脾胃,当你不开心,不放松,变得压抑,愤怒,忧虑之后,整个气机便开始郁滞,脾胃的气机也会出问题,所以年纪轻轻就消化不良、脸垮、气色差!
脾胃虚有种,你属于哪一种?
不过,不一样的虚,不一样的补,调养脾胃也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才能事半功倍,一般来说,我们最常见的脾胃虚,主要分种,看看你属于哪一种,如果不符合就往下看!
一、脾气虚:吃得少,肚子胀
脾气虚是这三种类型里程度最轻,也最容易调理的,容易发生在饥一顿饱一顿、暴饮暴食,或者操心劳累、压力大的人身上,还有一种情况是有慢性病、久病的人,也容易脾气虚。
脾气虚时间长了,可能因脾虚运化不好,引起脾虚湿热;也可能引起脾肾阳虚而脾胃虚寒、肾阳虚;建议脾气虚的朋友,及时补脾胃,不要等严重了再调,那样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此特别推荐国医大师朱良春大夫常吃的八珍糕,既能健脾胃,清热祛湿,又能补气血,配伍比较平和,所有人都适合!
作为第一届国医大师,朱大夫9岁还在接诊病人,这个糕点他吃了60年,体力比年轻人都好,每天十多个小时的工作量,行医,回复患者来信,坐飞机,各地跑,都不觉得累。
八珍糕是明代御医陈实功为了当时肠胃薄弱,消化不良的皇子研制的。陈实功活了81岁,在那个时代属于高寿者,其秘诀,便是注重养脾胃。
他认为脾胃功能直接影响人体正气盛衰,脾胃强则气血壮,脾胃弱则气血弱。所以无论成年人,还是幼儿,均需重视脾胃的调养。
到了清代,八珍糕也在宫廷中流传,以乾隆皇帝为首,掀起了食糕热潮,慈禧太后更是食用此糕到晚年用于保养脾胃。
《汤头歌诀》中也曾写道:“八珍糕与小儿宜,参术苓陈豆薏依。怀药芡莲糯粳米,健脾益胃又何疑。”
因此,这个方子也被人们保留了下来,作为养胃的好物,所以八珍糕的升级版,茯渭糕也就诞生了,专门为脾胃不好的人研制,而且是独立包装,方便携带,走到哪吃到哪!
将山药、糯米、茯苓、薏苡仁等健脾养胃的食材浓缩在一块糕里,每天吃两块,香甜软糯,清甜不腻人,细细咀嚼能吃到食材颗粒,这几种食材都是健脾养胃界的扛把子。
芡实:健脾祛湿,能把体内的水湿排出去,帮助脾胃运化。
莲子:补益脾胃,祛湿的同时能养心安神,如果情绪一直不好,莲子必不可少。
白扁豆:被称为脾之谷,不仅能祛湿,还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
山药:健脾补气,对肺也不错,肺能调理水的通道,肾主全身水液,脾运化水,所以湿气重如果能调理肺,也可以快速把湿化掉。
茯苓和薏米一定要有,它们一升一降,会让体内的气运作起来,茯苓能帮助脾清除水湿,加强运化能力,薏苡仁又是利水祛湿的,往下走。
山楂:健胃消食,有了它,哪怕有积食也不怕,还能行气化瘀。
再配合养胃的糯米,补脾益肺,补元气,像本就体质虚弱的人再适合不过。小小一块,浓缩了多种食材精华!经过12道工艺,采用破壁技术打磨,保留原本食材的营养,再进行低温烘焙,手工制作,才能做成一颗颗营养和口感双重满分的茯渭糕!
二、脾虚湿热:油腻不清爽
脾虚湿热的人,除了脾气虚的身体表现之外,最明显的就是污浊不清爽!
这种情况,不能大量的用寒凉之物清湿热,伤了脾胃,湿气更重;也千万别滥吃补药,脾胃吸收不了,徒增痰湿;健脾祛湿+补气才是正道!
平时饮食清淡一点,少甜少酒,少辣少油,多吃五谷杂粮、豆类、蔬菜,还可以经常用四神汤,国医大师邓铁涛最推荐!
四神汤用了这四个食材,它们的好,古人早就知道。在《神农本草经》中,薏米,茯苓,山药,莲子,更是都被列为上品。
上品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可以常吃,且对人体无害,不仅无害,还能轻身益气,不老延年的东西。古人苛刻,天地万物之间只有一百二十种,我们以为的红豆,百合等很好的东西,都只是「中品」呢。
山药(薯蓣),薏仁,茯苓,莲子(藕实)——把这样组合在一起,就是上品大集合一般的存在,而这,就是四神汤散。
这是古人在湿气交困,身体不爽时,想到的方子,故事发生在乾隆时期——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随伺在旁的四位爱臣,由于日夜操劳,加上舟车奔波、水土不服,因此相继病倒。
面对此种情况连御医也是束手无策,于是乾隆皇帝命当地知府张榜求医,不久,有一僧人前来揭榜,在把过脉之后开出「莲子、芡实(薏米)、怀山、茯苓等量炖猪肚」的药方,四位大臣服下这药方之后,果然立即痊愈。
(注:四神汤散有两个版本,我们选择利水祛湿效果更好的薏米替换了芡实)
本是「四臣汤」,传着传着,就变成「四神汤」。这个健脾胃、补气血的食疗方在台湾、香港、广东等南方非常有名,几乎家喻户晓,说它是「四神」一点也不为过。
因为这「四神」都是健脾胃的高手,而且各自的侧重点又不同,配伍非常精妙,很好的把「脾运水、肾主水、肺行水」这个水液循环转起来了!
正如刚才所说:
茯苓健脾利湿,可以把中焦无法代谢掉的水液从下焦或是皮肤排出去;
薏米健脾祛湿,与茯苓是强强联合,即增强了脾运化水的作用,让体内的湿气通过尿液很好的排出体外;
怀山药:世上有一物,脾肺肾都补,说的便是可以入药的怀山药,它健脾益气,补肺气、滋肾益精,肺气足则有利于推动水液到达头面部及全身皮肤,肺气不足的人容易皮肤干燥、口鼻干燥的原因就在此;肺气足,还可以将水液向内向下输送,来濡养其他脏腑,使得祛湿而不伤阴不助燥。
莲子:乃脾之果,补脾止泻,又能养心安神,减少内耗,让脾肺肾都能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事。
来不及慢火把它们炖成汤,试一试商城这款粉粉,我们选择最好的垆土铁棍山药,神农架的野生茯苓,湖南湘潭的莲子,云南的红薏仁。相比一般的白薏仁,红薏仁的效果会更好。
四个食材按照1:1:1:1比例调配,势均力敌的效果,且均低温烘焙,低温的好处是将营养充分保留,而烘焙做成半熟粉,更方便冲饮,避免生涩不好消化。
拿到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香气,如果是品质差的粉粉,会因为薏米的特殊而有一些「霉味」,这个完全没有。烘焙之后,很香,「香入脾」,光是这甘淡的香气,脾胃就十足的喜欢。
拿到就迫不及待地冲了一碗,先放点水调匀,再沸水冲开。有条件的煮一下会更好。淡淡的谷物香气,适度的颗粒感。这个做成了粉粉,早上吃,晚上吃,加餐都可以。
注意:尽管四神汤适合很多人,但大便燥结(球状便便)阴虚的人不适合,如果是那种湿气粘腻的便秘是可以的,这种便秘和便溏其实是一回事。孕妇不适合啊。
三、脾胃虚寒:火力不够,怕冷易腹泻
脾胃虚寒的人,除了脾气虚的表现之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整个人火力不够:
脾胃虚寒的朋友,平时要注意保暖,少吃寒凉,有条件的朋友可以经常艾灸,最好在春夏的早晨吃三片醋泡姜,既能把寒湿赶出去,又能补养阳气!
生姜,味道辛辣,有向外、向上发散的力量,正是它这股辛温发散的劲儿,可以把脾胃和身体里的寒气、湿气,变成汗水,从皮肤排出去;很多人受寒之后吃一片醋泡姜,发发汗就好了,就是这个道理。
春季养肝,醋泡姜就是养肝护肝的食物。春季食用疏肝养血等作用。
中里巴人认为:醋是直接走肝经的,肝遇到酸就会收敛,这时姜的升发功能也入到肝里,收中有发,能提升肝阳之气。
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今年已岁高龄,却依旧身强体健,其养生秘诀之一就是常年食用醋泡姜。
以前路老的脾胃功能不太好,常容易呃逆、胃胀,在坚持食用醋泡姜后,脾胃问题有了改善。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许多常见的慢性病,如高血糖、高血压等都与脾胃不好有着密切关联。
注意:
有形体消瘦、口干舌燥、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目眩耳鸣、舌红少苔等症状的阴虚火旺人群,不宜食用醋泡姜。
醋泡姜特别适合:
·脾胃虚寒
·手脚冰凉
·特别容易感冒
·寒性咳嗽
·受凉胃痛
·没有胃口
·寒湿之人(有白苔重的人,吃了醋泡姜,舌苔变得史无前例的干净)
·痰湿肥胖之人
怎么做呢?
不如做的,醋泡姜怎么做啊?
醋泡姜,名字即做法,用醋来泡姜便是。这样说纯属找打,还是一一说来为好。
准备:仔姜,米醋,盐,玻璃罐子。
姜,要仔姜,那种一掐能掐出水来的嫩姜。闻着很清新。用来醋泡,一来这姜没有那么辛辣,二来嫩姜吃着脆生,口感好。
醋,要粮食醋。看看配料表,如果醋里有一点点甜味最好,可以中和姜的辛辣,没有也没关系。陈醋,米醋都可以,不是那种人工勾兑的化学醋酸就好。老用的是陈醋,陈醋的味道更醇香一些,我只有米醋就用它吧!
步骤:
1.仔姜洗干净,不用去皮,切成薄薄的片。姜皮有收敛的作用,可以平衡姜的辛辣。
用了商城里的玉指姜,真真是个儿大鲜香,水分多,很有姜的香味。醋是超市随便买的一款。
2.撒盐杀水。往姜片上撒盐,腌制一下子,避免姜片水分太多变质,也会让姜片更脆嫩。所以平时不要吃得太咸,不然你的身体里的细胞也会处于脱水的状态。静置一个小时,就会出很多的水。
.挤出水分,晾干。这水特别咸,姜片并不会咸。挤到挤不出水,还可以用厨房用纸吸一吸,让姜片尽量干燥。然后就可以放入罐子里啦。
4.用醋泡姜。曾经以为姜片太多,瓶子放不下,天真啊,杀过水之后,姜片干瘪脆嫩,一瓶子不满,只有半瓶子咣当。把醋没过姜片,让姜片在米醋中痛快饱吸汁水吧!
5.醋本身是防腐的,常温保存就可以。今天腌上,第二天立等可吃。每次用干净的筷子夹取是正解,夹完盖好盖子。
强烈推荐每天早上和早饭一起吃。早晨7~9点正是人体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最能升阳气。而且一早上就胃口大开的感觉不要太好。
早上就吃三片,酸的过瘾,辣温顺。孔子也是爱姜之人。子曰:不撤姜食,不多食。凡事都不要过量。
嚼一嚼,姜和醋的味道完美结合,很脆很香,一开始在喉咙这里,有一股热乎劲儿,慢慢顺到胃里,暖暖的,特别舒服,湿热质的我,吃了三天,也没有感觉到上火的迹象,醋的收敛功效果然厉害。
因为太好吃,晚上忍不住又吃了两片,发散之力收敛,而不会有太多升阳兴奋的作用,晚上也睡得很安稳。(不过对于神经比较敏感的人,慎)
姜吃完了,还会剩下一些醋,被姜加持过的醋,更加开胃。
如果你有胃酸严重缺乏,或是吃的太过油腻的时候,腹泻的时候,都可以喝上一点,缓解不适。
现成的无添加的醋泡姜。
好吃的姜,是能让不喜欢吃姜的人,也爱上了吃姜,并且在身体里默默发挥作用。
如果没有时间自己来做醋泡姜,我们找到了一款绝好的即食品。对比了不下10家供货商,试吃之后,这款接近满分。一点乱七八糟的添加都没有,良心手作,现成的无添加的醋泡姜。
好吃的姜,是能让不喜欢吃姜的人,也爱上了吃姜,并且在身体里默默发挥作用。
无添加:酸是养肝的,如果又吃了很多添加剂,需要用肝来代谢,肝反而受累,得不偿失。
老陈醋:姜要嫩的铜陵姜,醋要老的。泡姜的醋,选用最正宗的老陈醋,他们的陈醋酿制技艺,是国家认可的老陈醋酿制技艺,被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铜陵白姜:系铜陵“八宝”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作物。铜陵生姜经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科学鉴定,属白姜,排姜类型。鲜姜呈黄色,姜块成佛手状,瓣粗肥厚。饱满,色白鲜嫩汁多,味辣而不呛口。铜陵生姜以“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等特色而久负盛名。
每天吃片,一罐可以吃15天,4罐正好可以吃上两个月。
其实养生就是要顺势而为,因人而异,春天养好脾胃,漂亮一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