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靶向药被广泛的推广使用,已经成为肿瘤内科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抗癌产品中的明星,被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所推崇。
靶向药物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靶点,准确、高效地发挥抗肿瘤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影响或极少影响正常细胞组织,免去了诸多放化疗的痛苦,部分患者也因此获益,生存质量大大提高。
但随着靶向药物不断应用于临床,它的不良反应也逐渐显现出来,受到的
如何防止血栓栓塞?
应在治疗期间多下床活动,定时对下肢进行局部按摩,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及血栓栓塞相关症状的情况,特别是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患者。如出现血栓发生的症状和体征,应给予正确的溶栓抗凝治疗。一旦发生,应永久停用抗VEGF药物。
2.胃肠道穿孔
典型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便秘、发热等。
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药物的治疗中,2%~4%的患者可发生胃肠道穿孔,而在结直肠癌和肾细胞癌的治疗中发生胃肠道穿孔的风险也明显增高。
贝伐单抗与厄洛替尼联合用药时亦可增加胃肠道穿孔的风险,已有报道在联合用药治疗卵巢和腹膜肿瘤的临床试验中,患者发生了致死性的胃肠道穿孔。
在治疗前应进行风险评估,有慢性炎症性疾病、消化性溃疡病史及同时使用皮质类固醇、非甾体抗炎药都预示着可能发生胃肠穿孔。因此,对出现胃肠穿孔的患者应永久停药,需要请专科医生会诊。
3.肝毒性
多数靶向药物在肝脏内代谢,肝毒性的具体表现包括胆红素升高、转氨酶升高、肝炎等。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最初3个月,就可能会发生肝损伤,有患者因严重肝损伤导致死亡的病例报道。
厄洛替尼:肝脏代谢和胆道分泌,治疗过程中也易发生肝损伤。
所以,用靶向药物的同时需要进行肝功能监测。
4.血液学毒性
舒尼替尼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有研究指出舒尼替尼在与其他靶向药物联用时,毒性会加剧。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减少会客、减少感染机会,同时要定时复查抽血,以便根据患者情况对给药剂量进行调整。
5.蛋白尿
使用VEGF抑制剂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索拉非尼治疗肝癌及舒尼替尼治疗肾癌的相关临床试验中有患者出现相关性蛋白尿的报道。蛋白尿通常呈可逆性,使用VEGF抑制剂治疗应密切检测肌酐、肾功能、血压和蛋白尿。
一旦出现了肾损伤或者肾病综合征,则必须停药并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
6.神经系统毒性
可出现可逆性后脑白质病综合征(RPLS)或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等,虽并不常见,但若是发生时处理不当,可使患者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故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7.呼吸系统毒性:间质性肺炎(ILD)
主要临床表现为干咳、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限制性通气障碍及弥散功能减低、伴低氧血症,吉非替尼引起的ILD病例虽较少见,但高龄、吸烟、PS评分差、有心血管病及放疗史的患者,应慎用吉非替尼;若治疗时一旦确诊为吉非替尼所致的ILD,须立即停药并积极治疗,以避免造成肺部的不可逆病变。
8.甲状腺功能减退
在使用舒尼替尼的治疗中较为常见。在每个治疗周期的第1天与第28天均进行甲状腺功能监测,以便于掌控整个治疗周期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尽早发现潜在甲状腺功能异常。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疗效显著,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大多上市时间较短,需要密切复方芙蓉叶酊白癜风山东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