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咽炎、胃炎……提到炎症,几乎每个人都曾受其困扰。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机体对外来刺激的一种正常防御反应,然而一旦失控,炎症就会扰乱人体功能。
研究表明,炎症可能会发展为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因此炎症性疾病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国民病”。
1/6的癌症或由炎症引起
炎症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病理过程,可发生于各个组织和器官。日常生活中以感染性炎症居多,它是人体抵御外界有害病菌侵袭产生的防御反应。
一旦部分机体“遇袭”,炎症反应随时可能发生。
小到感冒,大到非典型肺炎等,本质上都是炎症,但严重程度有着天壤之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项报告显示,世界上1/6的癌症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这些感染便是老百姓俗称的“炎症”。
不同的炎症可能是由不同细菌和病毒引发的。例如,胃炎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发的,鼻炎可能是链球菌感染。
一种病情也可能是不同病菌引起的,例如感冒,细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无论从感染机制和治疗方法都全然不同。
不少人一发炎就随意吃抗生素,对炎症处理不当,导致抗生素耐药,或急性炎症转慢性炎症。
一“炎”不合就生大病
当然,炎症不一定必然会导致癌症。但有时候,引起炎症的原因并没有消失,会让炎症变成一种长期的、对身体有害的状态。
与癌症相关目前医学界已明确,宫颈癌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
研究显示,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鼻咽癌与疱疹病毒感染相关,肝癌与肝炎病毒感染相关。
危及心血管血管中脂肪斑块的形成会引发慢性炎症,吸收白细胞,变得越来越大,形成血栓,最终导致心脏病发作。
损伤骨骼炎症如果发生在关节,会对其造成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疼痛和僵硬感。
胃肠道的炎症也会对骨骼健康造成破坏性影响,这是因为炎症阻止人体吸收重要的骨骼构建营养素(如钙、维生素D)。
精神抑郁研究显示,炎症会引发情绪低落、缺乏食欲和睡眠不佳等抑郁症状。
其他疾病研究证实,炎症还可能打破肠道细菌平衡,诱发肠道疾病;
肺部发生炎症,会引起液体聚积和气道变窄,造成呼吸困难;
慢性炎症会诱发2型糖尿病,导致胰岛素抵抗,与体重增加存在关联性;
牙龈的炎症可能与老年痴呆症有关系。
防住最爱惹祸的“炎”
鼻炎鼻炎患者进入空调房,冷空气会刺激鼻黏膜内丰富的末梢神经和血管,进而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
对冷空气敏感的人进入空调房前,在门口交界处多站一会儿,让鼻腔对温差有个适应过程后再进入;
使用空调时温度不要太低,可调整为26℃左右;
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开空调应定时开窗透气。
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司机、白领等人群,由于工作忙碌,经常喝水少、长时间憋尿。容易引起膀胱和尿道感染,出现炎症。
女性的尿道口在汗腺丰富的会阴部附近,在高温潮湿的夏天,细菌繁殖快,尿路感染的风险更高。
建议每次外出前,最好先排一次尿,工作、学习中应多喝水;
工作中避免久坐,有利于排尿,有尿意时,要及时排尿;
妇科炎症由于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喝水不足等原因,妇科炎症更为高发。
女性私处的清洁需要有个“度”,如果游泳、旅行住宿时的环境不洁、不勤换卫生巾或护垫,可能感染阴道炎等妇科病;但过度清洁,也同样容易引起妇科炎症。
女性使用卫生巾、护垫期间,建议每2~3个小时更换一次。
盲目使用洗液,反而可能破坏阴道的自我防御系统,加重或引起疾病。
正确的清洁方式是:每天更换内裤,用清水清洗外阴即可。
“红眼病”(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红眼病”是一种急性结膜炎,常在夏季高发。
预防结膜炎,提倡勤洗手、洗脸,千万不要用手和衣袖擦、揉眼睛,在“红眼病”流行时不要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在办公室使用电脑的上班族,应在用完键盘后勤洗手。
6招减少炎症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防患未然,减少炎症带来的不良反应。
1
坚持锻炼每天2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抗炎作用。而肥胖会直接导致炎症反应,将体质指数BMI控制在24以下,有利于身体健康。
2
无炎饮食很多果蔬含有抗氧化物,能消除体内自由基,抗击炎症,比如菠菜、西兰花、西红柿、洋葱、樱桃等。
坚果中抗炎物质含量丰富,每天吃点坚果可降低心脏病等患病风险。
甜食、高脂食物、油炸食物、加工肉制品中富含饱和脂肪酸,会加重炎症,应该少吃。
3
睡眠充足高质量的睡眠是人体加油站,每天6~7小时必不可少。长期缺乏睡眠,机体免疫力会下降,容易遭受病菌侵袭,引发炎症。
4
经常喝水多喝水有利于排除体内废弃物,女性尤其要多喝水。如果女性体内水分不充足,很容易导致妇科炎症。
5
学会减压长期生活在压力下,人体内分泌紊乱,会促进炎症的发生。学会善于释放压力,保持良好心态。
6
注意防护不要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化学品、二手烟环境下,医院感染区,应该戴口罩,雾霾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一般来讲,病毒感染的炎症都有一定的自限性,随着身体恢复和免疫力的增加,机体会把这些病原体清除掉,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大影响。如病毒性感冒,用不用药都是一个星期左右病程;若咳痰带脓,才需要用抗生素。
身体发炎时最好咨询专科医生,科学用药,切勿过度治疗,也要警惕炎症拖成大病。
晚报精选新闻央视曝光:家里的这种纸巾,或致儿童白血病!速度自查!
提醒!劳动合同里竟暗藏这10种“猫腻”!快自查!
怎么回事?白天太热晚上跑?男子夜跑突然昏倒入院时已深度昏迷,脏器衰竭……
本期编辑/李万华
平台商务合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