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福初唐丽团队揭示慢性乙肝新机制及其免疫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http://www.0594ptaf.com/

责编

蓁灼

乙肝是一种由HBV(乙肝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世界性疾病,全球约有3.5亿HBV携带者,每年有超过70万人死于慢性乙肝并发症,包括肝硬化和肝癌,在中国,有近1亿的人群是HBV携带者,且慢性乙肝并发症死亡人数占全球半数,因此乙肝也是我国社会负担最大的疾病之一。虽然预防性乙肝疫苗的广泛使用令HBV新发感染率显著下降,但针对已发生感染慢性化的乙肝患者,当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病毒感染后,机体能产生特异性抗病毒免疫应答以清除病毒。然而病毒为生存也进化出一套高效的潜伏感染策略,逃避机体免疫攻击。研究发现,慢性乙肝患者的抗病毒免疫处于抑制、衰竭或耐受状态。因而治疗慢性乙肝广泛认可的趋势是双管齐下:既要抗病毒,又要激活免疫。

抗病毒免疫应答主要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上世纪70年代末期,研究人员就开始着手研发预防性乙肝疫苗,通过刺激体液免疫应答产生保护性抗体。然而,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细胞免疫的主要代表之一--CD8+T细胞,才是HBV清除的关键效应细胞。因此,针对慢性乙肝的CD8+T细胞免疫抑制机理已有较系统的研究。同时,打破免疫抑制环境,诱导抗病毒CD8+T细胞免疫应答已逐步为慢性乙肝治疗带来新曙光。然而,作为体液免疫主要代表之一的B细胞,人们对其在抵抗乙肝感染中所发挥作用的认知,还停留在预防性乙肝疫苗层次,也即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产生中和性抗体,在感染前可预防HBV感染,而对已发生乙肝感染的患者则无能为力。因此,针对慢性乙肝的体液免疫应答机制及其相关干预策略的研究可帮助人们更有效的治疗与防御慢性乙肝的感染。

近日,来医院生命组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的唐丽/贺福初院士团队发现抗病毒体液免疫功能异常是导致乙肝慢性感染的重要原因,而激活、恢复体液免疫功能可显著促进乙肝病毒(HBV)清除。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这一发现不仅对慢性乙肝发病机制提出了全新认识,且为慢性乙肝治疗药物的研发指出了新方向。

阅读全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fangmingzhu.net/lcjc/53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