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痛是眼病患者的一个常见主诉症状,眼球及其附属器的许多病变都可以引起明显的眼痛,由于疾病的不同,其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也各异,因此必须结合其他体征才能进一步确诊。
眼球及眼附属器的感觉神经除下睑部分组织由三叉神经支配,眼球则是受其分支-睫状神经支配的,分为睫状长神经和睫状短神经,前者为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的鼻睫状神经的分支,进人眼球内,睫状短神经发自睫状神经节,其节前纤维由3个根组成,其长根为感觉根,由鼻睫状神经发出,另两根为运动根及交感根,其节后纤维即组成睫状短神经,睫状长短神经进人睫状体组成神经丛,由此发出分支支配虹膜、睫状体、角膜、巩膜的知觉,当这些解剖部位受上述病因的刺激时,即会感到。
一、眼痛原因分类
1)感染性
眼睑痛睑腺炎、眼睑皮肤病、眼睑炎。
眼眶痛急性泪囊炎、急性泪腺炎、眶骨膜炎、眼眶蜂窝织炎、眼球筋膜炎、眼眶假瘤。
眼球痛角膜炎、角膜溃疡、眼内炎。
球后痛蝶窦炎等。
2)免疫相关性
泡性角结膜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炎性假瘤、甲状腺相关眼病、巩膜炎。
3)机械刺激
眼睑内翻倒睫、结膜结石、角结膜异物、电焊光(紫外线)引起的角膜上皮损伤,手术后伤口或缝线。
4)青光眼性
5)外伤性
各种眼球及眼附属器的外伤、异物等。
6)肿瘤压迫
各种脉络膜肿瘤、眼眶肿瘤、眼部其它肿瘤。
7)神经性
三叉神经炎,三叉神经痛、眶下神经痛、视神经炎。
8)与调节、屈光参差
视疲劳、高度近视、高度远视、屈光参差。
二、不同眼病的眼痛特点
多伴有其他眼症状,应详细询问病史。要注意眼痛的部位及性质。
1)睑腺炎如麦粒肿(也称针眼)有眼睑红肿并可摸到压痛之硬块。
2)眶上神经痛者疼痛剧烈,夜间重,眶上切迹处有明显压痛点。
3)巩膜炎,眼部表现与结膜炎相似,但它具有眼痛的这一明显特点,结节性表层巩膜炎有表面有粉红色或紫红色,结节隆起,结节表面及其附近之球结膜限局性充血,水肿,而一过性周期性表层巩膜炎,多在妇女月经期出现,突然发病,发作时间短暂,病变部位巩膜表层与其上面结膜呈现弥漫性充血水肿。前部巩膜炎,病变位于赤道前部巩膜,除疼痛剧烈外,还有刺激症状,巩膜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充血、水肿、界限不清。后巩膜炎,病灶位于赤道后部巩膜,眼前部体征不明显,临床表现眼球疼痛,可波及眉、颞、颧骨部、视力减退、重者眼球突出、复视、眼睑下垂、水肿、球结膜明显水肿,B超显示眼球后壁变平,增厚以及球后水肿,球后水肿围绕视神经呈“T”型征象。
4)急性泪囊炎,疼痛放射至额部及牙齿,红肿部位在内眦韧带下沿之泪囊区,可蔓延至鼻根部,耳前肿块的部位及泪道阻塞是其鉴别点。
5)角膜病变的疼痛像眼里有沙子的感觉,并伴有刺激症状。最常见的是电弧焊引起的角膜损伤,其疼痛性质为剧烈的磨痛、刺痛、并伴羞明、流泪、眼睑痉挛等刺激症状。
6)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眼痛,则是眼酸眼痛,伴同侧偏,睫状部有明显压痛是其特点。因毒素刺激睫状神经末梢,引起睫状肌痉挛而眼球酸胀痛,重者波及眼眶及额部,睫状部有明显压痛,除此之外尚有睫状充血、角膜后沉着物(KP)及Tyndall现象(房闪),前房大量渗出物,瞳孔小,虹膜后粘连。
7)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痛为眼球剧烈胀痛,伴同侧,并波及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眼眶周围,鼻窦,耳根及牙齿,同时伴有结膜混合充血、角膜雾状混浊、瞳孔散大呈竖椭圆形、眼压增高、恶心呕吐。
8)球后视神经炎则是眼球深部疼痛,眼球运动或压迫眼球时感到球后部钝痛。
9)全眼球炎、眶蜂窝织炎等为全眼及眼眶胀痛,眼球运动时痛且伴剧烈头痛及全身急性感染症状。
10)屈光不正,调节时,眼痛多与视近物有关。闭目休息后好转。在屈光不正中以散光最易出现眼痛,是眼在休息状态,平行光线在视网膜之后形成焦点,因而视网膜成像是模糊的,为了看清远方物体,需要使用调节,当看近时除了正常看近的调节外,还要增加矫正远视的调节,因而容易出现视疲劳,出现眼胀、头痛、甚至头晕、全身不适,但闭目休息后可好转,老视眼是随年龄增长,晶体逐渐变硬失去原有的可塑性,睫状肌功能减弱,调节力不断降低,当睫状肌的作用接近于它的功能极限时,即产生调节疲劳,因而出现阅读后眼睑沉重,眼球胀痛不适,近视力减退。
三、如何防治
1)如果是外伤引起的,若眼痛明显,医院就医,查明损伤部位和程度,及时处理,避免耽误。
2)可能是感染引起的,当然需要抗感染治疗,需要医生及时给出针对病因的眼药或者全身使用抗菌药,及时控制炎症发展变化。生活方面需要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及烟酒,一些传染性眼病还需避免接触传播。
3)青光眼性眼痛,一般为眼压高引起的眼胀痛,需要控制眼压,可以使用药物,药物控制不佳时需要手术处理。
4)免疫相关性眼痛,需要找医生判断是那种眼病,诊断性治疗,一般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生活方面需要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清淡饮食,保持二便及睡眠正常。
5)肿瘤性眼痛,需要积极抗肿瘤治疗,眼痛可以对症治疗。
6)眼眶性眼痛,需要找眼眶专科医生对症处理。
7)屈光性眼痛,除少数由于高度近视或远视,屈光参差外,更多是由于视疲劳,视频终端综合征等问题引起,治疗关键是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同时由于自身屈光矫正或视频参数设置不合理以及环境较差等原因者,针对性解决。
8)三叉神经痛、眶下神经痛,需要找神经内科医生处理,可以局部做神经封闭治疗,也可以考虑中医药及针灸治疗。
9)眼痛时不能只是给予止痛处理,而不对病因处理,尤其是电光性角膜炎时,给予点麻醉药物处理只能短暂止痛,不同长久,而且反复使用对角膜上皮恢复不利。
资料来源:中国中医眼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