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大庆晚报年9月26日A13版
9月20日早,还没到上班时间,市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于洋,就来到办公室。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每天工作时间都超过15个小时,都习惯了。”于洋说。
百姓平安是安慰
于洋说,她从小就崇拜检察官。看着法庭上身着制服的公诉人义正词严、指控犯罪的风采,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年,带着这份热情,她进入了市人民检察院,开始了检察官生涯。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于洋不知道有多少个节假日没有休息,不知道有多少次拒绝了与亲人的团聚。她总是这样告诉自己:“百姓的平安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作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一员,于洋积极与市公安局法制部门协商,建立了即时通报、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沟通协商、指定联络人等工作制度,为及时解决专项斗争中遇到的复杂案件奠定了基础。
为了保证涉黑恶案件质量,于洋奔波于全市各县区,哪里有线索、有案件,哪里就有她的身影,案件多的时候,她一天要跑好几个基层检察院,坚持与基层检察院同步提前介入、同步审查,了解证据收集情况,引导侦查机关收集关键证据,夯实了涉黑恶案件的证据基础。
敢于担当的“女捕头”
“在涉黑工作中,有两起案件让我印象很深刻,王某等31人和丛某等11人涉黑套路贷案件,因为被骗人数多,需要搜集证据,工作起来非常难。”于洋说。
为了尽快结案,于洋带领专案组人员,先后与公安机关会商20余次,大到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四个特征证据收集固定,小到每个具体案件需要补充完善证据材料。
在审查起诉环节,于洋对这两起涉黑案件全程指导把关,制作证据表格、四个特征图表,修改审查报告,极大提高了案件的办理质效,得到市扫黑办领导的高度赞扬。
有人说她:“一个女人,这么拼命干啥,基层检察院的案件应该由他们自己办。”于洋却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既是一场攻坚仗,更是一场法律仗,我们多一份担当,就多一份保障,百姓就多一份平安。”
同事心中的“智多星”
采访中,于洋的同事们说“有困难找于洋”这句话已经成为扫黑干警的口头禅。不管是扫黑办、公安局,还是检察院内部,只要遇到法律适用、证据收集固定、诉讼程序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于洋。
于洋和同事们在一起
最多的时候,于洋一个上午要接几十个电话,忙得顾不上喝一口水。
年,面对我市高发的“套路贷”案件,于洋在提前介入、引导侦查的基础上,以个案为点、类案为面,向扫黑办报送了我市检察机关办理该类案件的情况报告和具体典型案例。
报告梳理了该类案件的犯罪特征,在办案过程中该类案件在犯罪性质认定、犯罪数额认定、共同犯罪认定等方面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建议,为我市顺利侦办20余起“套路贷”涉黑恶案件,奠定了基础。
年,于洋率先提出在监管场所开辟扫黑除恶线索摸排“第二战场”,极大解决了我市涉黑涉恶线索来源少的问题。
今年6月,于洋又针对如何加强对套路贷案件的综合治理问题,向市扫黑办提出建议,建议结合我市高发频发的套路贷涉黑恶案件,深入研究套路贷犯罪的发案规律特点,实行防范整治和精准打击一体化。
同时提出市场监督部、金融办等部门,在整治和打击套路贷犯罪中的职责内容。
市扫黑办根据建议,起草了《关于加强我市“套路贷”犯罪防范整治和精准打击工作的实施方案》。
“别看于洋年纪不大,工作能力是真强,她就是我们的智多星。”大家在夸赞于洋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她工作的认可。
每天工作超过15小时
“看着女儿这么辛苦,我很心疼,一心为事业,婚姻大事还没着落呢,可每当看到女儿在处理完一起案件脸上露出的微笑时,我又感到很骄傲。”于洋的母亲说。
自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于洋带领市检察院扫黑办干警,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5个小时。为了提高百姓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知晓率,她精心研究制作了检察机关扫黑除恶宣传手册,带领检察业务骨干,深入各乡(镇)、村屯开展专项宣传。
为了指导全市检察机关更好地办理涉黑涉恶工作,办案之余,于洋还结合实际,撰写了39篇经验材料,由于长时间伏案工作,造成了全身水肿。
在中央督导组进驻期间,于洋连续一个月没有回家。每隔两天,70岁的老母亲就坐公交车,来单位给她送一次衣服,顺便看看她。
今年5月,于洋左眼患上了肉芽肿、眼睑炎,因为没有时间,一直拖到了8月份,眼睛已经看不清东西,不断出脓血,医院手术。手术完,还没拆线,她就又到单位写材料,看卷宗。
同事们都说:见过拼的,真没见过这么拼的;见过对自己狠的,没见过对自己这么狠的。
为了工作,她把自己都忘了,这就是于洋。
文章来源:大庆晚报
记者:邹影
责编:郭东旭
执编:刘星辰
往期作品回顾:
扫黑除恶进行时(三)
大庆市检察机关在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中做到“三个主动”“两个注重”(视频新闻报道)
大庆市检察机关:聚焦重点补齐短板扩大战果
以扎实有力措施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在严审细查中护佑“平安大庆”——记市检察院侦查监督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