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12经络总穴
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
当令时辰:卯时5-7时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上行经过第1、2掌骨间和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循行于前臂外侧的前缘,进入肘外侧,沿上臂走肩,向上交会颈部大椎穴,向下从缺盆进入体腔,络肺、属大肠。分支从缺盆经颈部入下齿,浅出夹口,过人中沟,止于对侧鼻旁(迎香)。《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
病候主治
主要病候
经脉病:齿痛,颈肿,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主要要点
商阳、合谷、曲池常用治疗热病;合谷治疗头面、五官疾病;合谷、曲池主治胃肠病;商阳、合谷治疗咽喉痛;合谷、曲池、手三里、臂臑、肩髃常用治疗肩臂痛;合谷、迎香治疗鼻病。
操作要点
商阳治疗热病和咽喉肿痛可点刺出血;针刺天鼎、扶突应注意角度
和深度。
循行图
承泣
特定穴
足阳明、阳蹻、任脉交会穴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取穴
正坐或仰卧位,直视前方。此时瞳孔正下方眼球与眼眶下缘之间的眶骨边缘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眼睑瞤动、迎风流泪、视物不清等目疾;②口眼歪斜,面肌痉挛,眶下神经痛。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结膜炎、近视、远视、散光、青光眼、斜视、白内障、视神经萎缩、面神经痉挛等。配风池、睛明主治目赤肿痛;配合谷、攒竹等主治口眼歪斜。
艾灸参数
禁灸。
四白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面部,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取穴
正坐或仰卧位,直视前方。瞳孔直下,沿眼眶骨向下约半横指可触及一凹陷(眶下孔),按之酸胀,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目赤痒痛、眼睑瞤动、目翳等目疾;②口眼歪斜、面痛、面肌痉挛;③头痛,眩晕;④胆道蛔虫症。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眼睑下垂、近视、青光眼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配太冲、睛明、丰隆主治眼睑瞤动、目翳、青光眼;配瞳子髎、攒竹主治眼睑不合。
艾灸参数
不宜灸。
巨髎
特定穴
足阳明、阳蹻之会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
取穴
第1步:正坐或仰卧位,直视前方;第2步:沿瞳孔垂直线向下轻推,至鼻翼下缘水平线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口角歪斜,鼻衄,齿痛,唇颊肿等局部五官病证。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牙痛、鼻炎等。配地仓、颊车、合谷等治疗口角歪斜;配合谷、下关、内庭治疗牙痛、三叉神经痛。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20-30分钟;温度:38-40℃;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
地仓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
取穴
正坐平视,瞳孔直下垂线与口角水平线相交点处。
主治病症
口角歪斜、流涎、三叉神经痛等局部病证。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配颊车、合谷等治疗口角歪斜;配颊车、内庭等主治三叉神经痛。
艾灸参数
艾条悬灸:5-10分钟。
大迎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
取穴
第1步:正坐或仰卧位;第2步:闭口鼓气,下颌角前下方即出现一沟形凹陷;第3步:在此凹陷下端按之有搏动感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口角歪斜、颊肿、齿痛等局部病证。
经验应用
①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腮腺炎、三叉神经痛、牙痛等。配地仓、颊车主治口角歪斜、齿痛、面肿;配下关、合关等主治牙关紧闭。②《马氏温灸法》:用于治疗痄腮。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20-3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
颊车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取穴
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主治病症
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角歪斜等局部病证。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颞颌关节炎、腮腺炎等。配地仓、合谷等主治口角歪斜、齿痛、颊肿;配下关、合谷主治颞颌关节炎。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4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艾炷灸时间:5-7壮。
下关
特定穴
足阳明、少阳交会穴
定位
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取穴
第1步:正坐或仰卧位;第2步:由耳屏向前1横指可触及一高骨,即为颧弓;第3步:在此高骨的下方有一凹陷处即为本穴,张口该凹陷闭合、突起。
主治病症
①下颌关节炎、三叉神经痛、齿痛、口眼歪斜等面口病证;②耳聋、耳鸣、聤耳等耳疾。
经验应用
①现代常用于治疗颞颌关节炎、牙痛、面神经麻痹、聋哑等。配听宫、合谷主治颞颌关节炎;配颊车、合谷主治牙关紧闭。②《马氏温灸法》:灸上牙痛亦效。
艾灸参数
艾条悬灸:10-20分钟。
人迎
特定穴
足阳明、少阳交会穴
定位
在颈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取穴
第1步:正坐位,头微侧;第2步:在颈侧部,可见触及一条明显的肌肉,即为胸锁乳突肌;第3步:在平喉结的胸锁乳突肌前缘,颈部动脉搏动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瘿气、咽喉肿痛、瘰疬;②高血压;③气喘、肺结核、声带疾病;④头痛,心脏神经官能症。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颈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等。配天突、中封等主治单纯性甲状腺肿;配曲池、太冲主治高血压。《针灸资生经》云:禁灸,灸之不幸伤人。
艾灸参数
水突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
取穴
正坐或仰卧位。先确定人迎与气舍的位置,取一表明二等分的弹性皮筋,拉长皮筋,使其两端分别对应人迎和气舍,皮筋中点对应处(处于胸锁乳突肌的前缘),按压有痛感,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咽喉肿痛、瘿气等局部病证;②咳嗽,气喘。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扁桃体炎、甲状腺肿、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配气舍、天突主治咽喉肿痛、气喘。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20分钟;温度:38-42℃;艾条悬灸时间:10分钟。
气舍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颈部,当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取穴
正坐或仰卧位。用力侧转头,可见颈部明显隆起的胸锁乳突肌,在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锁骨头和锁骨根部围成的凹陷中,按压有痛感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咽喉肿痛;②瘿瘤,瘰疬;③气喘,呃逆,咳嗽;④颈项强痛。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支气管炎等。配扶突、人迎主治瘿瘤。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20分钟;温度:38-42℃;艾条悬灸时间:10-15分钟。
缺盆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取穴
第1步:正坐;第2步:过乳头的垂直线直上可触及一长骨(锁骨);第3步:在此骨上方有一凹陷(锁骨上窝),该凹陷中点,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等肺系及局部病证;②瘰疬。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淋巴结核及局部疼痛等。配膻中、巨阙主治咳嗽。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8-4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气户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胸部,当锁骨中点下缘,距前正中线旁开4寸。
取穴
正坐仰靠。乳中线与锁骨下缘相交的凹陷(锁骨下窝)处,按压有酸胀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咳喘、气喘、呃逆等气机升降失常病证;②胸胁满痛。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等。配云门、天府等主治喘逆。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20-3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库房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取穴
正坐或仰卧。从乳头沿垂直线向上推3个肋间隙(即第1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咳嗽、气喘、咳唾脓血等肺系病证;②胸胁胀痛。不清等目疾;②口眼歪斜,面肌痉挛,眶下神经痛。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胸膜炎等。配肺俞、尺泽、孔最主治咳嗽、咳血。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40分钟;温度:38-48℃;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屋翳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胸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取穴
第1步:正坐或仰卧位;第2步:从乳头沿乳中线(过乳头的垂直线)向上推2个肋间隙(即第2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咳嗽、气喘、咳唾脓血等肺系病证;②胸胁胀痛;③乳痈、乳癖等乳疾。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咯血、胸膜炎、乳腺炎等。配肺俞、尺泽、膻中主治咳嗽气喘;配膻中、乳根、肩井主治乳腺增生。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4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膺窗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取穴
第1步:正坐或仰卧位;第2步:从乳头沿乳中线(过乳头的垂直线)向上推1个肋间隙(即第3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咳嗽、气喘;②胸胁胀痛、肋间神经痛;③乳痈。
经验应用
①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乳腺炎、肋间神经痛。配乳根、曲池、内关主治乳腺炎。②《马氏温灸法》:治各种乳腺病,包括乳腺癌。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4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乳中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取穴
正坐或仰卧。乳头所在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经验应用
本穴不针不灸,只作胸腹部腧穴的定位标志。
艾灸参数
乳根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取穴
第1步:正坐或仰卧位;第2步:从乳头沿乳中线(过乳头的垂直线)向下推1个肋间隙(即第5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乳痈、乳癖、乳汁少等乳部疾患;②咳嗽,气喘,呃逆;③胸痛。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乳腺炎、乳汁缺乏、肋间神经痛、支气管炎等。配少泽、足三里主治产后乳汁不足。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4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艾炷灸时间:5-7壮。
不容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
取穴
第1步:仰卧位;第2步:沿前正中线向下触摸,找出胸骨体与剑突间形成的凹陷,即胸剑联合;第3步:将胸剑联合到脐中的连线分为4等分,从上1/4与下3/4交点处左一水平线;第4步:该线与乳中线(过乳头的垂直线)有一交点;第5步:两个交点的中间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胃痛、呕吐、纳少、腹胀等胃疾;②肋间神经痛,肩臂部诸肌痉挛或萎缩。
经验应用
①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等。配中脘、公孙主治胃炎、胃溃疡。②《马氏温灸法》:治各种胃病,包括胃癌。
艾灸参数
第1步:仰卧位;第2步:沿前正中线向下触摸,找出胸骨体与剑突间形成的凹陷,即胸剑联合;第3步:将胸剑联合到脐中的连线分为4等分,从上1/4与下3/4交点处左一水平线;第4步:该线与乳中线(过乳头的垂直线)有一交点;第5步:两个交点的中间处,即为本穴。
承满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距前正中线2寸。
取穴
仰卧位。从不容(参见“不容”)垂直向下量1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胃痛、呕血、纳少等胃疾。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等。配中脘、内关主治胃痛、呕吐;配足三里、脾俞主治食欲不振。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50℃;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梁门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取穴
第1步:仰卧位;第2步:沿前正中线向下触摸,找出胸骨体与剑突间形成的凹陷,即胸剑联合;第3步:从胸剑联合与脐中连线的中点作一水平线;第4步:该线与乳中线(过乳头的垂直线)有一交点;第5步:两个交点的中间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胃痛、呕吐、纳少等胃疾。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配公孙、内关、足三里主治胃痛、腹胀、呕吐。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50℃;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关门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2寸。
取穴
仰卧位。从肚脐沿前正中线向上量4横指,再水平旁开2横指(拇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腹胀、腹痛、肠鸣、腹泻等胃肠疾患。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等。配中脘、足三里、上巨虚主治腹胀、腹痛、消化不良。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50℃;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太乙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
取穴
仰卧位。从肚脐沿前正中线向上量2横指(拇指),再水平旁开2横指(拇指),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胃病;②心烦、癫狂等神志疾患;③遗尿。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等。配足三里、脾俞主治消化不良。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50℃;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滑肉门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
取穴
仰卧位。从肚脐沿前正中线向上量1横指,再水平旁开2横指(拇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胃痛,呕吐;②癫狂。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等。配中脘、足三里主治胃痛。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50℃;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天枢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
取穴
第1步:仰卧位;第2步:过乳头作一与前正中线平行的直线;第3步:沿脐中作一水平线;第4步:两线的交点到脐中连线的中点,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③肾炎。
经验应用
①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阑尾炎、肠麻痹、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配足三里主治消化不良、腹泻;配上巨虚、曲池主治细菌性痢疾;配上巨虚、阑尾穴主治急性阑尾炎;配足三里、大肠俞主治肠麻痹、便秘。②《马氏温灸法》:急性肠炎及痢疾,配下脘、气海,往往一灸便愈,亦治肾炎。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60分钟;温度:38-52℃;艾条悬灸时间:15-30分钟;艾炷灸时间:5-10壮。
外陵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
取穴
第1步:仰卧位;第2步:确定耻骨联合:沿下腹部前正中线垂直向下推,可触及一骨头,此骨头即为耻骨联合;第3步:将脐中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连线平分为5等分;第4步:从该连线的上1/5与下4/5交点处作一水平线;第5步:该线与乳中线(过乳头的垂直线)有一交点;第6步:两个交点的中间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腹痛,疝气;②痛经。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阑尾炎、疝气、输尿管结石等。配曲池、上巨虚、阑尾穴主治急性阑尾炎。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50℃;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大巨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
取穴
仰卧位。从肚脐沿前正中线向下量2横指(拇指),再水平旁开2(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小腹胀痛;②疝气;③小便不利等水液输布排泄失常性疾患;④遗精,早泄等男科疾患;⑤失眠。
经验应用
①现代常用于治疗腹直肌痉挛、肠梗阻、膀胱炎、尿潴留等。配天枢、足三里治疗肠梗阻;配中极、膀胱俞主治膀胱炎、尿潴留。②《马氏温灸法》:治失眠,睡前灸此穴配太溪。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50℃;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水道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
取穴
第1步:仰卧位;第2步:确定耻骨联合:沿下腹部前正中线垂直向下推,可触及一骨头,此骨头即为耻骨联合;第3步:将脐中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连线平分为5等分;第4步:从该连线的上3/5与下2/5交点处作一水平线;第5步:该线与乳中线(过乳头的垂直线)有一交点;第6步:两个交点的中间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小腹胀痛;②小便不利等水液输布排泄失常性疾患;③疝气;④痛经、不孕等妇科疾患。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膀胱炎、尿潴留、卵巢炎等。配中极、三阴交等主治水液排泄失常性病证。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50℃;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归来
特定穴
无
定位
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取穴
第1步:仰卧位;第2步:确定耻骨联合:沿下腹部前正中线垂直向下推,可触及一骨头,此骨头即为耻骨联合;第3步:将脐中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连线平分为5等分;第4步:从该连线的下1/5与上4/5交点处作一水平线;第5步:该线与乳中线(过乳头的垂直线)有一交点;第6步:两个交点的中间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小腹痛,疝气,睾丸炎;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疾患。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卵巢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腹股沟疝等。配太冲主治疝气偏坠;配关元、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50℃;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艾炷灸时间:5-7壮。
气冲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
取穴
仰卧位。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水平旁开2横指(拇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肠鸣腹痛;②疝气;③月经不调、不孕、阳痿、阴肿等妇科和男科疾患。
经验应用
①现代常用于治疗疝气、月经不调、卵巢炎、不孕症等。配曲泉、太冲主治疝气;配三阴交、关元等主治妇科病证。②《马氏温灸法》:下痢里急。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20-3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艾炷灸时间:5-7壮。
髀关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股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
取穴
仰卧位。在大腿前面,髂前上棘与髌底外缘连线上,屈股时和会阴相平的连线上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下肢痿痹、腰痛、膝冷等腰及下肢病证;②腹股沟淋巴结炎。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下肢瘫痪、腹股沟淋巴结炎、股外侧皮神经炎及膝关节病变等。配环跳、伏兔、足三里主治下肢痿痹;配风市、伏兔主治股外侧皮神经炎。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20-3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艾炷灸时间:5-7壮。
伏兔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
取穴
第1步:仰卧或坐位,屈膝成90度;第2步:用左手取右腿穴,右手取左腿穴;第3步:以手掌后第1横纹中点按在膝盖骨(髌骨)上缘中点,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当中指尖端所达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下肢痿痹、腰痛、膝冷等腰及下肢病证;②疝气;③脚气。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下肢瘫痪、股外侧皮神经炎及膝关节病变等。配髀关、犊鼻主治腿膝疼痛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48℃;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艾炷灸时间:5-7壮。
阴市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
取穴
正坐屈膝。先画出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再于膝盖外上缘沿此线直上量4横指,按压有痛感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下肢痿痹,膝关节屈伸不利;②疝气。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病变等。配阳陵泉、犊鼻、足三里主治膝腿冷痛、无力。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2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梁丘
特定穴
郄穴
定位
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取穴
第1步:正坐屈膝;第2步:从膝盖骨(髌骨)外侧最高点,垂直往上量2横指(大拇指指间关节部位的横径为1寸);第3步:下肢用力蹬直时,在膝盖骨(髌骨)外上缘上方可触及一凹陷;第4步:此凹陷中点,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腹泻,急性胃痛;②膝肿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证;③乳痈、乳痛等乳疾。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痉挛、乳腺炎、膝关节病变等。配中脘、内关、足三里主治急性胃痛;配犊鼻、阳陵泉、膝阳关主治膝关节痛。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48℃;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艾炷灸时间:5-9壮。
犊鼻
特定穴
无
定位
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又名外膝眼。
取穴
第1步:正坐屈膝;第2步:在膝盖内外侧分别可触及一凹陷;第3步:膝盖外侧的凹陷,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病变等。配梁丘、阳陵泉主治膝关节炎。②《马氏温灸法》:治各种胃病,包括胃癌。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48℃;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
足三里
特定穴
合穴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取穴
第1步:坐位;第2步:同侧手张开,食指第二指关节桡侧缘对准犊鼻穴下缘,小指第二指关节处即是本穴。
主治病症
①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②下肢痿痹;③心悸、失眠、癫狂等心脑病证;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⑤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经验应用
①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胰腺炎、肝炎、消化不良、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阑尾炎、休克、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动脉硬化、支气管哮喘、白细胞减少症、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配中脘、内关主治胃脘痛;配脾俞、气海、肾俞主治虚证腹泻;配三阴交、神门治疗心悸。②《马氏温灸法》:不少的古医籍均载:小儿不能灸足三里。认为灸之可妨碍小儿生长及引起目疾等。如《图翼》云:“小儿禁灸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尔反生疾”。实则像小儿脾胃不和、泻痢、呕吐、痰喘等症,在灸其它穴时配灸足三里是常可取效的。只是应当注意,小儿不宜像成人一样以足三里做为常规保健穴使用,以免撤热于下,妨碍小儿生长。③《针灸资生经》云:诸病皆治。华佗云:疗五劳羸瘦,七伤虚乏,胸中淤血,乳痈。《外治?名堂》云: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气上冲目,所以三里下气也。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90分钟;温度:38-52℃;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艾炷灸时间:5-10壮。
上巨虚
特定穴
大肠下合穴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取穴
第1步:坐位屈膝;第2步:在膝盖外侧可触及一凹陷,即为犊鼻穴;第3步:从犊鼻穴往下量两个4横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拢,以中指近端指间关节横纹水平的四指宽度为3寸,也称一夫法),距胫骨外侧前缘1横指(中指)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肠鸣、腹痛、腹泻、便秘,肠痈等肠胃疾患;②下肢痿痹。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单纯性阑尾炎等。配天枢、曲池治疗细菌性痢疾;配支沟、大肠俞主治便秘。甄权云:治脏气不足,偏风腰腿手足不仁,灸随年为壮。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60分钟;温度:38-50℃;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艾炷灸时间:5-9壮。
条口
特定穴
无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取穴
第1步:坐位屈膝;第2步:先确定腘横纹端与外踝尖连线中点(腘横纹与外踝尖连线的距离为16寸);第3步:再从胫骨前缘沿该中点水平线往外量1横指(中指)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下肢痿痹,转筋;②肩臂痛;③脘腹疼痛。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下肢痿痹、关节周围炎、腓肠肌痉挛等。配肩髃主治肩周炎;配承山主治腓肠肌痉挛。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60分钟;温度:38-50℃;艾条悬灸时间:5-2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下巨虚
特定穴
小肠下合穴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9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取穴
坐位屈膝。先确定条口位置(参见“条口”),从条口向下量1横指,在胫、腓骨之间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腹泻、痢疾、小腹痛等胃肠病证;②下肢痿痹;③乳痈。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下肢瘫痪等。配曲池、太白等主治泻痢脓血;配阳陵泉、解溪主治下肢麻木。现代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下肢瘫痪等。配曲池、太白等主治泻痢脓血;配阳陵泉、解溪主治下肢麻木。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60分钟;温度:38-50℃;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艾炷灸时间:5-9壮。
丰隆
特定穴
络穴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
取穴
第1步:正坐屈膝;第2步:先确定腘横纹端与外踝尖连线中点(腘横纹与外踝尖连线的距离为16寸);第3步:再从胫骨前缘沿该中点水平线往外量2横指(中指)处,在腓骨略前方肌肉丰满处,按压有沉重感,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头痛、眩晕;②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③癫狂;④下肢痿痹;⑤高血压,脑出血,脑血管病后遗症;⑥肝炎,阑尾炎,便秘。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支气管炎、腓肠肌痉挛、肥胖症等。配阴陵泉、商丘、足三里治疗痰湿诸证;配肺俞、尺泽治疗咳嗽痰多。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60分钟;温度:38-52℃;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艾炷灸时间:5-7壮。
解溪
特定穴
经穴
定位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取穴
第1步:正坐垂足或仰卧,足背屈;第2步:在足背踝关节前横纹中点,与第2足趾正对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下肢痿痹、踝关节病、垂足等下肢、踝关节疾患;②头痛,眩晕;③癫狂;④腹胀,便秘。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足下垂、神经性头痛、胃肠炎、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配昆仑、太溪治疗踝部痛;配商丘、血海治疗腹胀。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45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10-15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冲阳
特定穴
原穴
定位
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取穴
第1步:正坐垂足或仰卧;第2步:在足背最高点,两筋之间可触及一凹陷,按之有搏动感,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足痿无力,风湿性关节炎,足扭伤;②口眼歪斜;③癫狂痫;④胃痛。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精神分裂症、足下垂、脉管炎等。配足三里、仆参、飞扬主治足痿;配丰隆主治癫狂。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4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陷谷
特定穴
输穴
定位
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取穴
正坐垂足或仰卧。在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之前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面肿、水肿等水液输布失常性疾患;②足背肿痛;③肠鸣腹痛。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水液输布失常、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等。配列缺治疗面目浮肿;配内庭、太冲主治足跗肿。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4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内庭
特定穴
荥穴
定位
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取穴
第1步:坐位或仰卧位;第2步:在足背第2、3趾的趾蹼缘略后一些(约半横指)的地方,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热性病证;②热病;③吐酸、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胃病证;④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⑤三叉神经痛。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齿龈炎、扁桃体炎、跖趾关节痛等。配合谷主治牙龈肿痛;配太冲、曲池、大椎等主治热病。
艾灸参数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20-30分钟;温度:38-45℃;艾条悬灸时间:5-10分钟;艾炷灸时间:3-5壮。
厉兑
特定穴
井穴
定位
在足第二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取穴
正坐垂足或仰卧。在足第2趾,由足背第2趾趾甲外侧缘(即掌背交界线,又称赤白肉际)与趾甲下缘各作一垂线之交点处,即为本穴。
主治病症
①鼻衄、齿痛、咽喉肿痛等实热性五官病证;②热病;③多梦、癫狂等神志疾患;④胃炎
经验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鼻炎、齿龈炎、扁桃体炎、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等。配隐白、中冲等主治中风昏迷;配内庭、太冲等主治五官炎症。。
艾灸参数
艾条悬灸:5-10分钟;麦粒灸:1-3壮。
培训合作诚征有合法办学资质的中医培训机构加入我们,共同为社会创造中医药、健康养生、未病先治等行业培养既懂技术
又懂管理的管理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