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高湿,注意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白癜风治疗权威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即30%~70%的健康家兔的鼻腔粘膜和扁桃体内带有这种病菌,平时不发病,当条件恶化时或家兔的抵抗力下降时发病。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各种兔病的总称,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家兔对巴氏杆菌十分敏感,不分品种和年龄均易感,常引起大批发病和死亡。由于巴氏杆菌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病程长短不同,其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也不相同。在临诊上主要有几种类型:全身性败血症、传染性鼻炎、地方性肺炎、中耳炎、结膜炎、子宫积脓、睾丸炎和脓肿等。本病的临诊症状常常在应激时出现,由于健康兔鼻内菌丛中也有巴氏杆菌存在,因此本病预防更显重要。

一、病原

兔巴氏杆菌属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革兰阳性、两端钝圆、细小、卵圆型的短杆菌。用美蓝染色呈两极染色,无芽孢及鞭毛。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抵抗力不强,一般常用消毒药都能杀死。对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敏感。

二、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于春、秋两季,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由于很多家兔的鼻腔黏膜(一般占35%~75%)带有巴氏杆菌,而不表现临诊症状。因此,引进新兔时可能带入多杀性巴氏杆菌并迅速致病,常是引起流行的主要原因。长途运输、过分拥挤、饲养不当,或通风卫生条件不良等应激因素的作用,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存在于上呼吸道黏膜和扁桃体内的巴氏杆菌则大量繁殖,引起发病。病菌随着病兔的口水、鼻涕、粪便以及尿等排出,从而导致新的感染以至流行。病菌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黏膜伤口而感染。

1、气温突然变化,忽高忽低;

2、兔舍空气污浊、潮湿,通风不良;

3、兔群拥挤,长途运输;

4、饲料质量差,饲养管理不当;

5、其他疾病或任何应激,均可导致家兔的抗病力下降,病菌大量繁殖并毒力增强,引起发病。

三、症状和病变

1、全身性败血症

急性型病兔精神委顿,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停食,呼吸急促,体温升高至41℃以上,鼻腔流出脓性分泌物。

临死前体温下降,四肢抽搐。

病程短者24小时内死亡,较长者1~3天死亡。在流行开始时,常有不显症状而突然倒毙的病例。

剖检

可见鼻黏膜充血,鼻腔有许多黏性、脓性分泌物。喉黏膜充血、出血,并有多量红色泡沫;

肺严重出血、充血,常呈水肿;

心内外膜有出血斑点;

肝脏变性,并有许多坏死小点;

脾、淋巴结肿大和出血,肠道黏膜充血和出血;

胸腔和腹腔均有淡黄色积液。

2、传染性鼻炎

这是兔场常发的一种慢性巴氏杆菌病。

病初表现为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流鼻涕,以后转为黏性以至脓性鼻漏;患兔鼻腔里流出鼻液,起初呈浆液性,以后逐渐变为粘液性以至脓性;时间较长时,鼻液变得更加浓稠,形成结痂,堵塞鼻孔,出现呼吸困难。

病兔常打喷嚏、咳嗽。

由于分泌物刺激,病兔常以爪擦鼻,将病菌带至其他部位,因而引起化脓性结膜炎、中耳炎、皮下脓肿、乳房炎等症。

鼻炎型的病程较长,数月乃至1年以上。但其传染性强,对兔群的威胁较大。同时,由于病情容易恶化,可诱发其他病型而死亡。病后期精神不振,营养不良,消瘦衰竭而死亡。

3、地方性肺炎

病初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继而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有时出现腹泻和关节炎。有的突然死亡,但呼吸困难和肺炎症状多不明显,病程1~2天,也有的病程拖延1~2周。

病理变化主要为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炎。可波及肺的任何部位,眼观有实变(肝变)、肺气肿、脓肿和小的灰色结节性病灶,肺实质可见出血,胸膜表面覆盖纤维素。

此外,尚可见到兔巴氏杆菌病的其他类型症状,如中耳炎、结膜炎、脓肿及生殖器炎症等。

4、中耳炎(斜颈病)

又称歪头疯、斜颈病。在兔群中常有斜颈(歪头)病兔,这是因为巴氏杆菌感染并扩散到内耳或脑部所致。单纯中耳炎可不出现临诊症状。

严重病例,兔向一侧滚转,直至撞到障碍物为止。

病兔饮食困难,体重减轻,出现脱水现象,但短期内很少死亡。

如果感染扩散到脑膜或脑组织,可出现化脓性脑膜炎,还会出现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

5、结膜炎

幼年兔和成年兔均可发生,以幼年兔发病率较高。

主要表现为眼睑肿胀,有大量分泌物(从浆液性到黏液性,最后是脓性),常使眼睑粘住,结膜发红。

炎症可转为慢性,红肿消退,但流泪经久不止,有的甚至失去视力。

6、败血症:

该型可由其他病型继发,也可单独发生,与鼻炎、肺炎混合发生的败血症最为多见。

病兔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呼吸急迫,体温升高至41℃以上,鼻腔流出分泌物,有时伴有腹泻。

死前体温下降,四肢抽搐,病程短的24小时死亡,稍长的3~5天,最急性病例常常见不到临床症状突然倒地死亡。

病理变化可见:

病程短的无明显肉眼可见变化。病程长者呼吸道粘膜充血、出血,并有较多血色泡沫。

肺严重充血、出血、水肿;

肝脏变性,有较多坏死灶;

脾脏和淋巴结肿大出血,心内外膜有出血点;

胸、腹腔内有淡黄色积液。

有些病例肺有脓肿,胸腔、腹腔、肋膜及肺的表面有纤维素附着。

此外,还有子宫炎、睾丸炎、脓肿和肠炎等。

四、诊断

根据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和细菌学检查不难诊断本病。用心血、脾、肝或体腔渗出液等病料作细菌学检查。患鼻炎病例可从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病原菌。对鼻炎病例和健康带菌的兔可采取血清学方法(凝集法)进行诊断。

五、预防

保持兔舍内空气流通,及时打扫卫生,使舍内臭味减少到最低程度,控制饲养密度,避免应激因素,可大大减少本病的发生。

为达到净化目的,可通过定期进行细菌学检查,及时隔离阳性兔,以及对兔舍、用具等进行消毒。

此外,兔场应自繁自养,新引进的兔必须隔离1个月,健康者方可混群。

平时加强管理,兔场严禁其他畜禽出入,以杜绝或减少传染来源。

对兔群必须经常进行检查,将脓性结膜炎、中耳炎、流鼻涕、打喷嚏、鼻毛潮湿蓬乱的兔及时检出隔离饲养和治疗,最好是淘汰。

预防注射疫苗可用本场自制的兔巴氏杆菌灭活苗,每兔肌内或皮下注射1毫升,7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4~6个月,每年注射2~3次。

由于本病有近种菌型,因此,用外源疫苗预防往往不能做到“对型下苗”,导致效果不理想。

有条件的兔场,每年用0、2%~0、3%的煌绿水溶液对兔群逐只滴鼻,每个鼻孔2~3滴,18~24小时后鼻孔周围有白色脓性分泌物者,均为巴氏杆菌带菌兔,检出后隔离饲养、治疗或淘汰。

六、治疗:

1、青霉素、链霉素:混合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各1万~2万单位,每天2次,连续3~5天;

2、复方新诺明每千克体重0.1~0.2克口服,连用5天。

3、磺胺嘧啶钠:每千克体重0、1~0、2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

4、恩诺沙星可溶性粉+麻杏石甘口服液:同时使用5-7天,效果明显。

5、也可用四环素、氯霉素、土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长效磺胺等。

6、必要时可将分离到的巴氏杆菌作药敏试验,选择最有效的药物治疗。

发布兔子信息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fangmingzhu.net/lcjc/8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