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胃肠炎有何临床表现
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舌苔厚,口臭;粪便呈粥样或水样,腥臭,混有黏液、血液和脱落的黏膜组织,有的混有脓液。腹痛,肌肉震颤,肚腹蜷缩。病的初期,肠音增强,随后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当炎症波及直肠时,排粪呈里急后重;病至后期,肛门松弛,排粪失禁。体温升高,心率增快,呼吸增数,眼结膜潮红或发绀,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减退,尿量减少。随着病情恶化,体温降至正常温度下,四肢厥冷,体表静脉萎陷,精神高度沉郁甚至昏睡或昏迷。慢性胃肠炎表现为食欲不定,时好时坏,或食量持续减少,常有异食癖表现。
中药治疗羊异物损伤性眼痛
羊群在放牧时,有些羊喜欢攀树蹬高玩耍,有些羊喜欢踮脚伸颈争相采食饲草和幼嫩的树叶,有些羊喜欢钻入树林草丛中采食幼嫩的牧草,且羊群有争先恐后争相采食头茬草的习性,如牧羊人员对放牧的羊群引导和调教管理不善,羊群在攀高玩耍和争相采食过程中,极易导致树枝、尖叶和芒刺等异物损伤羊的眼睛而发生眼痛。由于异物损伤羊的眼睛常常发生在羊攀高玩耍和争相采食过程中,一般患羊眼痛发生突然,初期羊的患眼流泪,眼睑闭合,触摸诊断羊的患眼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有时甚至可发现患眼内有芒刺等异物存在,且眼结膜发生红肿,此后,羊的患眼分泌物逐渐增多而呈黏胶状,并伴有眼角膜发炎。羊突发异物损伤性眼痛如治疗不及时,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羊的眼睛失眠。养羊场(户)如遇羊突发异物损伤性眼痛,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据临床实践,采用中药治疗有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其治疗方法如下: 发现羊突发异物损伤性眼痛,应将患羊从羊群中挑选出来,保定好,及时检查羊的患眼,如发现羊眼内有芒刺等异物存在,应小心地用消毒过的镊子取出,并取黄连、五倍子各50克,明矾20克,加升左右水的煎煮候温后,清洗羊的患眼(未用完的药液,可倒入清洁的水瓶中,以备下次再用),然后再取适量的蛇蜕皮烤成灰,加入适量研为细末的食盐,用食用醋调匀,细心地涂抹于羊的患眼中,每天用药2次~3次,连续治疗3天~5天即可治愈。如配合蛇蜕皮适量,洗净后晒干剪细,与面粉合成饼,用微火焙干成焦黑色,研为细末,每次给患羊内服5克~10克,治疗效果更佳
羊子宫糜烂治疗方法
病因因胎儿死亡,在子宫内长时间滞留,造成子宫糜烂。 保定将羊左侧卧保定,采取全身麻醉。术部定位:选择右乳静脉上方4厘米~8厘米、能够摸到胎儿的部位。 手术切开腹壁皮肤,切口长15厘米~20厘米,切开皮下组织、肌膜,及时止血,按肌纤维方向钝性分离腹肌,充分暴露腹膜,用镊子提起腹膜、皱襞,切开腹膜,切口小于皮肤切口,用浸有生理盐水的纱布衬垫整个创口内壁,防止肠管脱出。术者将手伸入腹腔,隔着子宫壁握住胎儿的某个部位,将子宫拉到创口外。发现子宫糜烂,在糜烂处做一个切口,固定子宫切口,撕开胎膜,排出羊水和脓水,将死胎拉出。避开子叶切除糜烂部分,用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子宫腔,然后撒入万国际单位青霉素,缝合子宫,涂油剂青霉素后还纳腹腔。关腹,缝合腹膜。 术后护理将病羊单独饲养,注意保暖,饲喂易消化的饲料,用青霉素万国际单位、链霉素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
春夏严防羊快疫和羊肠毒血症
春季养羊常发生羊只突然死亡现象,这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是羊快疫和羊肠毒血病。羊快疫和羊肠毒血症(又名类快疫)是严重危害羊群的两种急性传染病,它们分别是由腐败梭菌、d型魏氏梭菌感染羊只引起的,均以羊只突然发病死亡为主要特征。 一、流行特点 两种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一般在春初至秋末多发,以6个月到2岁的绵羊最易感染。羊快疫多流行于低洼地、潮湿地,羊在剪毛、感冒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均会促使本病发生。羊肠毒血症则以肥胖的羊发病较多,在羊群中呈散发状态。 二、主要症状 流行初期病羊精神沉郁、不爱吃草,临死前步态不稳、呼吸困难、磨牙、口鼻流血,有时四肢抽搐痉挛。羊快疫以腹部膨胀、腹痛、结膜潮红为特点。羊肠毒血症则以结膜苍白,四肢、耳尖发凉为特点。流行后期有时偶见病程较长的病例。感染羊快疫的羊排粪困难,粪团变大,色黑,有的还排油黑色或深绿色稀便,临死时体温升高到40℃以上,病程在一天左右。感染羊肠毒血症的羊腹泻明显,局部肌肉颤抖,死前心跳及呼吸加快,病程为2-4天。 三、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在易感季节,选择地势高干燥地区放牧,并适当给羊补喂食盐,加强羊的运动,增强抗病力。 2.在疾病常发地区,每年4月注射“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三联菌苗”或“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四联菌苗”。 3.病死羊及其排泄物均应深埋,被病羊污染的所有场地、饲料和用具等需彻底消毒。 4.及时隔离病羊,对病羊的同群羊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四、治疗 对于发病较慢的病羊,及时给予对症治疗,使用青霉素或磺胺类药物会有希望治愈。这两种病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只有做好日常的“羊三联或羊四联”的预防注射,才能较好的预防该种病的发生。
羊噬皮菌病
症状 在皮肤表面上出现小面积的充血,有的形成丘疹、有的形成豆粒大小的硬痂,病蓄表现奇痒症状。不同的是成年羊可在全身摸到粟粒样的痂块,颈部及背部明显,羔羊口鼻出现疣状痂块,病情较为严重,死亡率高。牛的病变主要表现在乳房、阴囊及腿的内侧。马的病变主要发生于背部、臀部及尾部,驴和螺以耳部和鬃尾部明显,个别的出现于蹄系部。猪在全身都可见到病变。人主要见于臂部及腿的皮肤出现渗出性皮炎和痂块。 诊断 根据患病动物在皮肤上出现渗出性皮炎和痂块,并且有奇痒症状体温又无明显变化,即可初步诊断为本病。为了确诊本病,取病变的痂皮涂片,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镜检,出现阳性分枝的丝菌,并有成行排列的球状孢子即可做出诊断。通过调查幼畜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成年畜。 治疗与预防 用双铵盐消毒液倍稀释后清洗病变部位,每日1次,连洗3日。同时用硫酸链霉素10~15毫克/千克体重,青霉素1~2万国际单位/千克体重,用地塞米松稀释,连用3天,或用复方肿节风注射液,羊0.05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或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 由于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畜体潮湿或长期淋雨,塑料(,.00,1.80%)棚养畜通风不良,圈舍湿度过大。所以本病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圈舍保持干湿度适宜、防治淋雨,就能减少该病的发生,对于病畜采取隔离治疗,用药及时合理就能治愈。
牛角膜炎的治疗
病因由外伤性、传染性、寄生虫性因素引起。
症状表现主要表现羞明,流泪,结膜充血,角膜浑浊或形成不透明瘫痕(角膜翳)。
治疗原则治宜消散炎症,退翳明目。
治疗方法用树梢或鞭打牛眼及混精虫等刺激而引起的牛角膜炎,病牛眼不敢睁开,怕光,流泪。具体的治疗方法是:
1.抽取牛静脉血5毫升~10毫升后立即注入牛眼睑皮下,间隔1天注射1次,连用4次~5次,每次用血量可增加2毫升~3毫升。但要注意消毒,以免感染。这是一种蛋白刺激疗法,可使牛体网状内皮细胞吞噬作用增强,提高牛体抵抗力,加速眼病的治愈。
2.用鲜鸡蛋清,在牛眼睑皮下注射,具有同样的作用。同时将盐水加温到40℃,浸泡数层纱布,而后敷病眼,再打绷带,每天换药3次~4次。
3.用针灸针放眼脉血,促进眼角膜浑浊的消散。也可用柏树枝和白矾熬水,用纱布滤过,凉后洗眼。
综合高效防控牛酮病
乳牛易发生牛酮病,特别是高产乳牛发病多而重。乳牛若发生该病,产乳量急剧下降,酮血、酮尿、酮乳和低血糖,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肝糖原水平降低。该病是由饲料中糖和产糖物质不足,造成脂肪代谢紊乱和组织中酮体浓度增高所致。
病因主要原因是不科学的饲养管理和过多饲喂高蛋白质、高脂肪饲料,加上青草、谷物等糖类饲料不足,使代谢紊乱,酮体增高。肝功能不全、肾上腺功能降低、运动量不足和饲料中维生素缺乏等也会引发此病。皱胃变位、创伤性网胃炎、子宫炎、乳房炎等围产期疾病,可致病牛减退食欲,进而继发酮病。大量泌乳和乳糖消耗过多等亦会促发本病。
病症多在产后15天~20天发病,病牛呈顽固性消化紊乱、食欲大减、厌食精饲料,仅吃少量干(青)草等粗饲料,个别患牛废食、异嗜和吃污秽不洁的垫草等。病牛产乳量急剧降低,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粪便干硬或腹泻并有恶臭味;呼出的气体和皮肤散发的气味有很浓的烂苹果和丙酮样的酮味;血液、尿液和乳汁中酮体增多,血糖降低。有的病牛初期兴奋不安,听觉过敏,眼神狰恶,眼球震颤,咬肌痉挛,横冲直撞,狂躁不安,后期转变为抑制、步态不稳、后肢轻瘫、不能站产、卧地不起和头曲于颈侧呈昏迷状态等。
综合防控预防措施
1.要搞好精、粗饲料的合理搭配,避免偏喂单一饲料。
2.适当增加运动量,控制和减少肥胖。
3.母牛妊娠后期和产犊后,适当减少精料并增加青绿和干草、胡萝卜、甜菜等的饲喂。
4.产犊前在日粮中适量加入碎玉米,有很好的预防发病的效果。
5.在精饲料中加入2%碳酸氢钠或0.8%氧化镁,可减少本病的发生。
6.本病发生率高的牛群,产后15天~20天要适当减少青贮饲料的饲喂量。
7.已发生本病的牛群,每头每天饲喂克~克丙酸盐,连用6周,可减少发病并提高产乳量。
8.母牛每天添喂50毫克丙二醇,连用2天,有预防发病的作用。
治疗方法
1.补糖:每天每头牛口服红糖或白糖克~克;或静脉注射25%葡萄糖液毫升~0毫升,每天2次;如同时肌注单位~单位胰岛素,效果会更好。
2.补充产糖物质:每头牛混饲或口服丙酸钠克~克,连用7天~10天。每头牛口服丙二醇毫升~毫升,连用2天。每头牛口服甘油毫升,连用5天~6天。每头牛口服乳酸钠或乳酸钙克,每天1次,连用2天。
3.促糖原异生:每头牛肌注氢化可的松0.5克~1克,或地塞米松10毫克~30毫克,或促肾上腺皮素激素1克。
4.解酸中毒:每头牛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毫升~0毫升或口服碳酸氢钠50克~克,每天1次~2次。对于兴奋不安牛口服水合氯醛30克、砂糖克加温水毫升~0毫升的混合液,也可肌注一次2.5%氯丙嗪注射液12毫升。
5.中药治疗:生姜30克、大枣10个、红糖克、白糖克,煎汤灌服,每天上、下午各1次,连用10天。
犊牛副伤寒的诊治
犊牛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或都柏林沙门氏菌所致。副伤寒病畜和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带菌牛的胆囊内常长期存有病原体,不断随粪便排出,污染水源和饲料而散播本病。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染,一季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年龄的牛均可感染,但幼年牛较成年牛易感,10—40日龄的犊牛最易感。此外,带菌牛在不良外界条件影响下,也可发生内源性传染。环境污秽潮湿,棚舍拥挤,粪便堆积,饲料不足,管理不善,卫生不良及罹患其他疾病时,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春夏谨防牛瘤胃臌胀病
春夏季节,广大农牧区牛瘤胃臌胀病时有发生,导致死亡的也不鲜见,特别是役用牛,轻者延误农事,严重的使耕种无法进行。
发病原因和症状
放牧的牛大量采食幼嫩多汁且易发酵的苜蓿、紫云英、三叶草、豌豆藤等豆科作物及其他潮湿的青草、霜冻的牧草和腐败发酵的青贮饲料等,都可引起本病的发生。此外,在食管梗塞、创伤性网胃炎、前胃迟缓等病经过中,由于嗳气障碍,也会继发瘤胃臌胀。原发性此病多在采食后不久发病;病牛腹痛烦躁,不时回头观腹,后肢踢腹,食欲废绝,反刍和嗳气很快停止;腹部急剧臌大,左肌窝部臌起显著(常高出脊背);叩诊似鼓声,听诊瘤胃蠕动音很弱或无;呼吸很困难(60次/分钟~80次/分钟),甚至张口吸吸,可视黏膜发绀;心搏动增强,脉搏细数,静脉怒张;后期病牛呻吟,步态不稳或卧地不起,常因窒息或心脏麻痹而死。继发性此病先有原发病之表现,后才渐渐出现瘤胃臌胀症状。
综合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1)舍饲转为放牧时,要先喂些干草或粗饲料;
(2)适当控制在幼嫩牧草茂盛的地方和霜露浸湿草地上的放牧时间;
(3)严防牛过多采食或贪食幼嫩多汁的豆料牧草等。
2.综合治疗措施:
(1)尽早排气减压。轻症病牛可把它牵到斜坡上,使病牛前高后低站立,将涂有松馏油或大酱的小木棒横衔口中并用绳固定于角上,使其张口不断咀嚼,加速嗳气。
(2)重症病牛要尽快插入胃管排气,或用套管针在左肌窝部进行瘤胃穿刺放气急救。放气应缓慢进行,否则会发生脑贫血而昏迷。气放后,可从套管内注入15毫升~20毫升来苏尔或10毫升~15毫升福尔马林并加适量水,以抑制发酵产气的继续。穿刺排气拔出套管针后,要立即在穿刺部位用碘酒彻底消毒。
(3)原发性瘤胃臌胀,可用毫升~毫升5%水和氯醛酒精1次静脉注射,有良好效果。
(4)泡沫性瘤胃臌胀可1次服用豆油、棉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等中的任一种油,或液体石蜡毫升~毫升;也可1次内服2%二甲基硅煤油液毫升~毫升;或1次内服二甲基硅油10克~15克并灌饮温水适量;或1次内服碳酸钠60克~90克(用水化开)、植物油毫升~毫升,都有很好疗效。
(5)要加速排出瘤胃内容物和抑制瘤胃内容物发酵时,可1次内服硫酸镁克~克,或人工盐克~克,福尔马林20毫升~30毫升,加水5升~6升,亦可1次内服液体石蜡1升~2升、鱼石脂10克~20克、加温水1升~2升,效果都很好。
(6)制止瘤胃内容物发酵还可用以下方法:①1次内服烟叶末克、菜油毫升、松节油40毫升~50毫升,加水毫升,服用30分钟左右即可见效;②豆油脚毫升~毫升、加水冲服;③熟石灰克~克,菜油毫升,先将油煮沸,后加入石灰去沫,晾温后灌服。
(7)煤油毫升~毫升、白酒毫升,混合后灌服。
(8)油脚克、辣椒50克,内服,一般急性症牛喂药1次可治愈;或内服豆油0克、辣椒50克,一般用药1次可治愈。
(9)为恢复瘤胃机能,可用兴奋瘤胃蠕动药;1次内服苦味酊60毫升、稀盐酸30毫升、番木鳖酊15毫升~25毫升、酒精毫升、自然水毫升;或皮下注射20毫升~60毫克新斯的明,每隔2小时~3小时注射1次;或皮下注射1次扁豆碱30毫升~50毫升;或皮下注射盐酸毛果芸香碱40毫升~60毫克,都有较好效果。
奶牛食道梗塞的防治技术
奶牛突然停止采食,惊恐不安,摇头缩颈,伴有吞咽和逆呕动作时,一定是阻塞物卡在奶牛颈部食道里了,它还表现为局部突起,形成肿块,触症可摸到阻塞物。当胸部食道阻塞时病畜疼痛明显,可用胃管探查确定阻塞部位。初期无明显全身症状,随病期延长可出现眼窝下陷、皮肤弹性下降等脱水现象。如继发严重瘤胃鼓气,可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症状。
平时饲喂要定时定量,勿使奶牛饥饿,防止采食过急。合理调制饲料,如豆饼要泡软,块根类饲料要适当切碎等;在块根类农作物收获季节,要注意妥善保管,以防被奶牛偷吃,即使偷吃,也应缓慢驱赶。补充无机盐,防止异嗜癖;清理运动场和圈舍周围的废弃杂物。
治疗
该病的治疗在于除去食管内的阻塞物。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推送法插入胃管,灌入1%的普鲁卡因10毫升~20毫升、石蜡油50毫升~毫升,然后将胃管用力向下推送,如果不太大且表面光滑,往往可被送至胃内。
打气法用推送法无效时可用此法。将胃管游离端与打气筒连接,每打气1次,将胃管乘食管扩大之时向下推送,一般打气三五次即可将阻塞物推入胃内。
冲洗法碎粒所至的阻塞可用吊桶装清水适量,提高吊桶,让水经胃管进入食管,此时迅速将吊桶放低,畜头亦相应放低,饲料碎粒即可冲入吊桶,反复几十次,直到水能流入胃内为止。
捶打法颈部食管阻塞,用打气法无效者可将病畜横卧保定,于堵塞部下面垫以木板或砖块,术者左手置阻塞物下面,右手握拳轻轻捶打塞物,往往可把阻塞物捶扁或向两侧伸延,然后用手捏压即可解决问题。
手术疗法如上述各法均无效即应采取手术疗法,在确定阻塞部位后,切开阻塞部位取出阻塞物。阻塞物疏通后,由于局部发生炎症,应配合使用抗菌消炎药,并限制喂食1天~2天,对脱水病畜还应适当输液。
请收藏或分享到到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小孩白癜风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