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集中爆发,冬季幼儿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

最近这几天,微博上、朋友圈都被儿科急诊的“壮观”场面刷屏了——

“前方还有多位病人”还真不是个例,我们周围有个小伙伴就真切地体验了一把深夜儿科的景象——

杭州很多家长甚至因此接到了停课通知——

宝贝们一改平日的活泼好动

窝在家长的怀里...

为何流感会如此“猖獗”?

怎么去预防与护理呢?

鼻塞应该这么做

用生理盐水或温水当做滴鼻剂,每个鼻孔滴三滴,反复两三次,直到呼吸顺畅。天冷时,别忘了把滴剂捂暖一点。

在孩子旁边放台加湿器,能缓解鼻塞的状况。

给鼻子周边涂点凡士林,能防止经常擤鼻子造成的皮肤疼痛。

饮食少食多餐

孩子胃口不好,少吃多餐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适当补充水分、吃维C含量丰富的水果,如橙子、柚子、猕猴桃等,对孩子的健康有益。

注意休息

生病期间要多休息,能帮助孩子恢复体力,抵抗病毒。

2

腹泻

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秋冬季孩子腹泻、呕吐的主要元凶——

①轮状病毒VS诺如病毒

两者相同点:

两者不同点:

②孩子腹泻怎么办?

不论是轮状病毒还是诺如病毒,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就是腹泻,对抗腹泻,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

防脱水!防脱水!防脱水!

宝宝腹泻时很容易因为上吐下泻引发脱水,还会引起电解质平衡失调、休克甚至更严重的情况。

所以狙击腹泻,最重要的就是防脱水——

脱水的症状

轻微到中度脱水

体重减轻5%

还是玩的很开心,但人安静多了

嘴部干燥,哭时眼泪很少

小便的次数比平常少

严重脱水

体重减轻5%~10%

嗜睡或极度暴躁不安

眼窝下陷

头上的囟门下陷(不到一岁的婴儿)

嘴部干燥,哭时没有眼泪

皮肤干燥,苍白,有褶皱

小便很少或尿色加深

Tips

如果以上症状有3种或更多都与你的孩子符合、或孩子看起来精神非常不好,你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就医。

轻度脱水的孩子,爸爸妈妈要注意及时给他补水。因为上吐下泻会丢失大量钾盐、钠盐,所以这个时候给孩子喝的水可更换成口服补液盐。

该添加多少量?这里有个快速计算公式:

注意:如果宝宝同时存在频繁呕吐、进食困难,出现中重度脱水,此时不适合继续坚持口服补液,医院进行静脉补液。

水分补足的信号:

饮食要清淡有营养

可以给孩子吃点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

补锌减轻腹泻程度

长点“锌”,打败腹泻更容易——

锌对5岁以下宝宝腹泻更有帮助:

6月龄以上孩子可以每天补充20毫克,连续10~14天来帮助缓解病情。

及时看医生

腹泻超过24小时

有黑色或柏油状大便或大便含血或脓

体温高于40℃

孩子看上去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烦躁痛苦

孩子出现比较严重的脱水症状

3

发热,正确护理很重要

这波来势汹汹的病毒,无论是流感、轮状还是诺如,都有引起发热的可能,所以做好发热护理非常重要。爸爸妈妈可以在晨起和傍晚测量孩子的体温,得出两次体温的平均值,基本能判断孩子的发烧程度。

①发烧等级

以最接近孩子体温的肛温(直肠温度)为例,给发烧级别做一个划分:

②发烧护理

通常情况下,即便宝宝发热,只要精神状态良好,通过正确护理,一般都会逐渐恢复:

衣服要适量。衣物要以适量为度、纯棉为主,出汗后注意及时更换。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打开窗户、开空调或用风扇使室内空气流通,让宝宝舒服一点。

补充水分。发烧出汗会令身体失去水分,母乳、水、口服电解质溶液都是不错的选择。

充足休息。充足的休息能帮助宝宝更快恢复,可以让宝宝做些温和的室内活动。

补充营养。要避免吃油腻的食物,可以给宝宝一些清淡有营养的流质食物。

③医院?

如果遇到以下情况,就需要引起家长警惕,医院:

2个月以下的宝宝,并且肛温达到了38℃甚至更高;

3~6个月的孩子,肛温大于等于38.3℃;

6个月以上的孩子肛温大于等于39.4℃;

1岁以上的孩子高烧持续超过24小时。

此外,如果孩子发烧并伴随这些症状,也要引起重视:

孩子比平时更加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出现情绪激动,说话很奇怪;

耳朵、嗓子异常疼痛,咳嗽,奇怪的皮疹或出现反复的呕吐和腹泻。

④热性惊厥

对于6个月~6岁的孩子,处于热性惊厥的高发阶段。

如果孩子出现热性惊厥,建议马上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先让孩子平躺在安全舒适的地方

将孩子的头扭到一边,防止发生口水和可能出现的呕吐物堵住嗓子引起窒息的情况

赶快带孩子去看儿科急诊或直接拨打

Tips

什么时候该吃退烧药?

香港卫生署建议,在孩子体温超过39℃且感觉不适时可以吃退烧药。(医院候诊时间过长,可咨询医生、根据情况给孩子吃退烧药。)

3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吃对应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吃对应剂量的布洛芬。选用的药物、服用的剂量、次数必须严格遵医嘱。

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1、手足口病:患儿有轻微的发烧,口腔内部出现水泡,有时会伴有疼痛感,形成口腔的浅表溃疡。病后1—2天,患者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多见于患者手指、手背和脚背的皮肤表面),但不痒不痛。 

预防: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尽量少让幼儿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2、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原因。

预防:(1)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

3、水痘: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和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预防:除注意空气流通外,重点在于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后全部疹退为止,对有接触者可在3日内注射水痘带。

4、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5、普通性感冒:主要表现: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轻度发热、头痛和咽痛,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发病周期短。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防治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5)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

(6)要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6、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是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台下腺和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可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12日,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等。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7、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膜充血、口腔粘膜疹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特征,麻疹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人是唯一传染病,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预防:

(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隔离患者治疗后5天。

(2)增强免疫力,可肌注丙种球白或麻疹疫苗。

(3)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

8、EB病毒:和感冒很像但十分危险。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4型),俗称“亲吻病毒”,以唾液传播为主,全年均有发病,成人也会感染。高发于4~6岁的孩子,该病毒会侵犯人体各个脏器组织,引发很多并发症,如扁桃体肿大、脑膜炎、肺炎、胸腔积液、心肌炎、脊髓炎、颅内出血等。常见症状为发烧39度左右,发热持续一周,并伴有眼睑浮肿;咽喉痛、扁桃体红肿、淋巴结肿大、眼睑肿大、喉咙有化脓性白斑;皮疹或呕吐。预防:

(1)不要随意亲吻孩子,手脚也不行。

(2)适度活动,避免劳累,勤洗手。

(3)避免与患病幼儿处于同一密闭空间内,以免交叉感染。

4

预防疾病,大招在这里

无论是流感、轮状还是诺如,其实最大的共同点都是高传染性。想不被骚扰,最重要的还是做好预防:

及时接种疫苗。流感疫苗接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9~11月份,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时间一般是每年的7~10月份。

洗手洗手洗手。特别是在上厕所之后,要用肥皂勤洗手。

开窗通风。就算在寒冷的秋冬季,也要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少去人多拥挤的场所。如果必须去,就要带好口罩,回家后洗脸洗手。

日常生活要注意。饮食均衡、运动适量,注意休息充分,这样身体建立了良好的免疫力,才能抵挡住病菌的袭击。

不一样的童年就在博雅幼儿园









































儿童白癜风怎样治疗
北京儿童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fangmingzhu.net/yczz/1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