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癌被誉为“癌中之王”,一旦查出来基本都是晚期,苹果之父乔布斯都是被它夺去了生命,它就是——胰腺癌。目前胰腺癌在全球的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九,死亡率几乎可以达到99%!
对很多人来说,胰腺可能是个陌生的器官,却也是咱最“得罪不起”的器官!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下。
胰腺,一个得罪不起的器官胰腺的形状像个红薯,体格也比较小(长14-18cm,宽2-3cm),它还很“害羞”,藏到了人体左上腹的最深处。胰腺前面有“胃大哥”挡着,周围有“肠大姐”护着。不过你可别以为胰腺是个唯唯诺诺难当大任的主儿,它可兼任着消化和代谢两大功能,能力不容小觑!
外分泌消化功能胰腺是人体第二大消化器官(仅次于肝脏),其分泌的胰液中含有大量的酶,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担任“主角”。所以胰腺一旦闹情绪,首要问题就是消化不良,吃啥拉啥。
内分泌代谢功能胰腺还负责分泌胰岛素,维持人体血糖稳定。若是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就会随之而来,还会引发心血管等疾病,麻烦会比肩接踵。
出现这3个信号要警惕胰腺癌①突然出现体重明显下降:早期的胰腺癌一般会出现体重明显下降,这是因为胰腺参与重要物质的消化,一旦胰腺长了肿瘤,引起消化障碍,体重就会出现变化。因此,如果在没有特意减肥的情况下,半年内体重下降10%以上,就要引起重视。
②长期出现腹痛或肩背痛:胰腺癌腹痛部位为中上腹深处,常表现为持续进行性加剧的钝痛或钻痛。到了中晚期,腹痛剧烈时还会放射到腰背部。
值得注意的是:胰腺癌最初的症状并不是常规的腹痛,而是像肩周炎,背部出现沉重牵拉感,晚上疼痛感加剧,长期不能消除,且持续加重。
当出现这类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使用肩周炎药物无法缓解,应尽快检查胰腺。
③梗阻性黄疸:梗阻性黄疸也是胰腺癌的早期症状。数据显示,六成的胰腺癌患者肿瘤长在胰头部位,这时会压迫到十二指肠,引起梗阻性黄疸。
医生建议:
当这些症状莫名其妙、无法解释时,要考虑排查胰腺癌。特别是上述症状反复出现,甚至是逐渐加重的人要尤其注意。早发现早治疗,早期胰腺癌和晚期胰腺癌预后天壤之别。
胰腺癌,隐藏太深早期不易被发现症状不明显容易误认“胃病”如上所述,胰腺癌早期症状与一些消化系统疾病类似,容易跟胆囊炎、肝炎等相混淆,没啥“突出表现”。另外,胰腺躲在胃的后面,容易混淆我们对疼痛部分的描述,所以很多人误以为是胃病。
位置隐秘难发现胰腺癌之所以难发现,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胰腺位置隐匿,它在胃的后面,腰肌、脊柱的前面,普通的体检很难发现。而且,胰腺的神经不丰富,在早期基本不会引起明显疼痛,只有到了晚期,长大的肿瘤压迫到周围神经,才会发现;
另一方面是胰腺周围有很多血管,因此癌细胞很容易向周围脏器转移。
临床上发现胰腺癌的主要手段主要有三个:B超、CT和MRI。
保护胰腺,医生的三个建议每年体检不能少胰腺预防胰腺癌,最好的法子就是定期检查。一般人群至少一年检查一次,高危人群最好一年检查两次。
胰腺检查项目:
医院查腹部B超;
抽血查CA/CEA/AKP/RGT;
有必要时需要做腹部的CT或核磁共振。
“老胃疼”也要查查胰腺胰腺躲在胃的后面,容易混淆我们对疼痛部分的描述,如果长期感觉“胃疼”,也需要及时排查一下胰腺疾病。
最伤胰腺的行为胡吃海塞酗酒抽烟暴饮暴食,抽烟喝酒都会使胰腺分泌大量的酶,过剩的酶堆积在胰腺中,容易导致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本身就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记住,任何时候戒烟戒酒都不算晚。
你是胰腺癌高危人群吗?1、年龄在45岁以上,特别是有慢性胰腺炎的人,应高度小心!
2、当一段时间内血糖持续升高(初发糖尿病),这种情况要高度警惕。因为胰腺一旦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内分泌的正常功能,引发高血糖。当然,这种情况要先排除家族史和肥胖这两个因素。
3、有胰腺疾病家族史的人,即直系亲属如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有这胰腺方面的疾病。
4、一些长期大量饮酒、吸烟以及长期接触化学毒物的人,也要小心。
5、肥胖
肥胖的人都食量比较大,而且爱吃高脂肪食物,如果长期摄入大量的脂肪,胰腺的负担就会加重。
因为胰腺的主要功能就是消化脂肪,如果脂肪总是消化不完,胰腺就得“加班工作”,总是如此,再好的胰腺也承受不了。
6、糖尿病
糖尿病人群也是胰腺癌的高危一族。长期的高血糖会对胰腺形成慢性刺激,诱使胰腺细胞癌变。
另外,游离脂肪酸和高血糖也能加快肿瘤细胞增殖,再加上糖友自身存在免疫功能调节紊乱,所以也容易让癌细胞“趁虚而入”。
医生提醒您:早期胰腺癌患者中有50%的人可以手术治疗,术后5年的生存率在80%以上。
可以说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5年内不复发就等同于痊愈。
因为如果恶性肿瘤细胞没有被消灭干净,经过5年的时间,应该会发展出新的癌细胞组织。
而中晚期胰腺癌患者中,只有不到20%的人能够接受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10%。
所以,我们十分强调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