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之后,
又一高发儿童传染疾性病
进入大家视野中: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临床表现为:
孩子高烧不退、淋巴结肿大等等。
让很多宝妈宝爸非常挠头和困扰。
沈阳新闻广播FM.5AM《宝贝工作室》节目7月29医院儿科李鹏博士,为您解答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方面的问题。
点击下方音频听李鹏博士讲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宝贝工作室》特邀专家:
医院儿科李鹏博士
男,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治医生,以第一作者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2篇。
擅长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肾脏疾病的诊治_spanSCI收录2篇。
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本病分布广泛、多散发,也可呈小范围流行。我国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4-6岁儿童中多发。主要临床症状:高热不退、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这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三联症。
1.高热不退:一般患儿发热会持续一周左右,体温波动在39℃左右,少数患儿会达到40℃。
2.咽峡炎:患儿出现咽痛及咽峡炎症状,扁桃体充血、肿大,隐窝可见白色渗出物,一些患儿前腭粘膜还会出现丘疹及斑疹。
3.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特征病症之一。肿大的淋巴结一般在数天、数周内逐渐缩小,但消退慢者,可达数月。
化验: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血常规化验中可以看出白细胞增高,同时可以看到异型淋巴细胞10%,这时候如果用头孢类抗生素是没有什么效果的。部分病人还会出现肝脏和脾脏肿大以及肝功能异常。
如果宝宝出现发热、咽峡炎、淋巴结炎
还有一些肝功能异常
或者血常规里淋巴细胞或异型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上升,
就要考虑是否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异型淋巴细胞
EB病毒感染的危害
EB病毒感染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但无论哪种,其危害都不容小觑。急性感染:EB病毒急性感染会导致嗜血细胞综合征并发症。嗜血细胞综合征通俗来说就是血液被吃掉了,孩子会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等一系列症状。如果孩子出现嗜血细胞综合征就比较危险。
慢性感染:EB病毒是一个与多种肿瘤尤其是淋巴瘤有关的病毒。EB病毒慢性感染,如果反复发作的话会提升患肿瘤尤其是淋巴瘤的风险。
所以无论是急性感染还是慢性感染,都需要要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如何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在学术界的治疗有一定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个自限性的疾病,这种情况下不一定需要治疗,所以这些学者主张自愈。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如果体内DNA数非常高,那就意味着病毒开始感染其他细胞,并且患儿随之出现相关的并发症,那就应该进行抗病毒的治疗。临床上常用阿昔洛韦或者更昔洛韦进行抗病毒治疗,疗程大约是1至2周。
专家提醒:
宝宝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如果不治疗,不一定会出现上述所说的最严重的症状。但是一定要注意宝宝是否有血红蛋白的突然下降以及噬血细胞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出现。如果出现并发症,一定要及时治疗。
大部分病人的愈后是良好的,只有一少部分人会转换为慢性的感染,极个别会出现吸血细胞综合征的并发症。本病死亡率一般为1%—2%,所以在发现宝宝有出现类似上述症状时,家长们一定要监测宝宝的病情变化,防止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病情变化。如果有严重的并发症出现,一定要积极配合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预防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所以应当避免与患者的口腔接触。不要让别人随便亲孩子。成人口中也常驻有几百种细菌,可通过亲吻传染的超过种。如果家长感染了此病,更不能亲自己的孩子。孩子抵抗力低、容易感染所以就要避免亲吻,特别是嘴对嘴的亲吻。
要保持孩子的卫生。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对外界充满好奇,往往会接触许多不干净的东西,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勤洗手,衣服脏了及时更换,为宝宝准备独立的餐具,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
以上就是本期李鹏博士做客《宝贝工作室》讲解的有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观看。
同时,如果您有育儿方面的问题/儿科方面的问题,想要提问,想要听取专家的意见和解答,欢迎把“宝宝的年龄+宝宝的症状”编辑好,发送到宝贝工作室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