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来源:京医通
很多科室看起来相似,实则诊治的疾病有很大不同,为了大家方便就医、少走弯路,本期特别为您整理看病指南。
本文指导专家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张宁心
医院内科主治医师付强
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周亦伦
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王宝增
[心外科]还是[心内]?
挂心内科的情况?自觉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时,建议心内科就诊,进行心脏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等。
?根据不同情况,可能还需要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或平板运动试验。
挂心外科的情况?一般来说,应先就诊心内科,如需手术,再到心外科就诊。
如突发剧烈胸痛,大汗,持续30分钟不缓解;如血压突然升高,超过/mmHg,如突发呼吸困难,喘憋,不能平卧时应去急诊科就诊。
[肾内科][泌尿外科]]还是[[男科]?
挂肾内科情况?尿泡沫增多,需要除外蛋白尿;
?已有尿常规结果,如发现有蛋白尿、血尿;
?水肿,双侧颜面、眼睑、下肢水肿,特别是水肿合并蛋白尿、高血压等;
?女性患者出现尿急、尿频、尿痛;
?血液生化检查发现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血肌酐升高;
?超声提示有双肾多囊肾,应肾内科就诊尿量异常增多或异常减少、夜尿明显增多;
?如出现眼睛可见到的红色尿液,需肾内科及泌尿外科同时就诊;
?腰痛,大多肾内科疾病无腰痛,但是如果合并蛋白尿、血尿、发热、单侧腰痛、排尿不适症状时需肾内科就诊。
挂泌尿外科情况?老年男性出现尿频、排尿困难、排尿等待等情况;
?无任何不适症状,但出现鲜红尿液,特别是出现血凝块时;
?有尿意,但排尿困难;
?男性尿急、尿频、尿痛、排尿困难;
?超声、CT等提示有肾占位疾病、肾积水、肾脏或输尿管结石;
?腰痛、腹痛,尤其疼痛向下腹部及尿道口出放射、阵发性疼痛,或同时出现眼睛能看到的血尿。
挂男科情况?老年男性出现尿急、尿频、尿等待、排尿困难情况(也可泌尿外科);
?男性睾丸、阴茎、阴囊的疼痛、肿胀、硬结等情况(也可泌尿外科);
?男性尿道口疼痛、灼热,并有异常分泌物出现;
?男性勃起功能异常、性功能异常;
?男性生殖问题。
如果是弯腰、扭腰活动腰痛加重,腰痛向大腿后部放射,建议骨科就诊。
[胸外科]还是[乳腺外科]?
挂胸外科的情况?胸腔内器官疾病。
挂乳腺科的情况?乳腺肿瘤、急慢乳腺炎、乳腺增生、副乳、乳头畸形、男性乳腺发育、前胸壁及腋窝的某些疾病也应到乳腺科就诊。
?前胸壁及腋窝的某些疾病也应到乳腺科就诊。
胸外科是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凡是胸前区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多半是要挂乳腺科。医院没有乳腺专科,也可以挂普通外科寻求帮助。
[感染科]还是[传染科]?
挂感染科的情况?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如上呼吸道感染、各类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伴感染、胸腔感染、以及各系统疾病伴肺部感染等;
?消化系统感染,如感染性腹泻、胆道感染、肝脓肿等腹腔脏器感染、感染性腹膜炎等;
?泌尿生殖系统、盆腔组织器官感染,如感染性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妇科组织器官感染等;
?皮肤软组织感染及骨骼、骨关节感染;
?血流感染,如各类感染或脓肿伴血流感染、植入性器械伴血流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挂传染科的情况?传染科属于感染科的一个小分支。例如:肺结核、病毒性肝炎、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流脑、乙脑、流行性出血热、伤寒、痢疾、疟疾、流感、禽流感、登革热、梅毒、淋病、艾滋病等等传染病。
传染科针对“小群”,治疗各种传染疾病,属专科病。传染科属于感染科的一个小分支。
传染科针对“小群”,治疗各种传染疾病,属专科病。医院即可诊疗;挂传染医院诊疗。
[精神科]还是[神经科]?
挂神经内科的情况?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肢体无力、肢体抖动、抽搐、癫痫、肌肉萎缩等初次就诊患者;
?如果神经内科医生建议转诊到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再挂神经外科的号。
挂神经外科的情况?明确诊断脑瘤、脊髓瘤、脑脊髓外伤等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
挂心理科(精神科)的情况?心情不好、情绪低落、食欲减退、想不开、工作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疲乏、心烦、心慌手抖、脾气急、更年期、产后抑郁等症状;
?暴躁易怒、冲动行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人格改变;
?暴饮暴食、食欲减退、厌食等进食障碍;
?多种躯体症状,反复多个科室就诊后,多次检查没有明确器质性疾病的,医生建议看焦虑、抑郁的患者;
?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者;
?睡不着、睡不好、睡不香、醒得早,睡眠中折腾、睡眠打鼾、睡得多、不可控制的睡眠,挂神经精神与临床心理科的睡眠专病。
神经精神与临床心理科就诊后,会由医生决定患者是否需要心理治疗,再给患者约心理咨询的号,请不要第一次就诊就挂心理咨询的号。
看中医的六个注意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但很多人去看中医前,经常因为忽视了一些细节,而影响了中医师对病人气色、舌脉的观察,进而影响对病情的诊断。看中医,一定要做到6个“不”。
1.不化妆
“望诊”对诊断非常重要,一定要让中医师看到你的“本来面目”。
2.不吃容易染舌苔的食物或药物
牛奶、花生等含脂肪多的食品容易使你的舌苔变得白腻;杨梅、乌梅等,容易使舌苔变黑;咖啡、橘子以及维生素B2等,可能使舌苔变黄;就诊前刚喝热饮,可使舌质变红。
3.不使用或食用气味浓烈的东西
不要使用气味浓烈的香水或护肤品;不要吃气味浓烈的食物,如葱、蒜等,以免影响闻诊的准确性。
4.不做剧烈运动
脉诊是中医诊病的重要手段,就诊前应尽量保持心情平静,避免情绪急躁和剧烈运动等因素,对诊断造成影响。
5.不频繁更换医生
很多疾病的治疗需要一定时间,而频繁更换医生只会造成治疗的重复。
一般的慢性疾病,如果治疗1~2个月后仍无明显效果,可以考虑另选大夫,但一定要将以往的病历或处方保存好,以便让医生了解您的治疗情况。
6.不沿用过去的处方或别人的处方
有些人认为,这次病好了,可以把方子留着,以备将来症状再次出现时使用,或者看到别人跟自己的病情类似,便将别人的处方拿来自己用。这是不正确的。
看西医的四个注意
西医的诊断和治疗,除了需要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需要各类的检查报告作为诊断依据。为了尽快看好病、避免多余的检查、减少冤枉钱,看西医的时候,下面这几点也要注意。
1.记清发病过程
发病的时间、原因、过程等对疾病的判断非常重要,所以就诊西医的时候尽量简明地介绍病情很有必要。
2.预约检查问清注意事项
西医的各种检查会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说是否需要禁食、禁水;衣着要求,有些检查不可佩戴金属等制品;时间要求,雌激素检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参考值等等。不按要求,有些会耽误时间,而有些则会直接影响结果,妨碍诊断的准确性。
3.查体做好个人卫生
西医的很多检查需要直接和身体接触,如泌尿生殖科、肛肠科、皮肤科的检查。做好这这类检查前注意做好个人卫生,更有利于检查进行。
4.复诊带好用药单及病例
通过检查报告的对比,医生可以更清楚的了解病情的进展。西医的药名有些很难记,如果医生询问又不记得,可能会妨碍诊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