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常见的猪皮肤病

近期,很多养猪朋友咨询猪身上有疙瘩、红斑,丘疹的问题,有些情况养殖户朋友难以辨别,今天小编给大家总结分析一下,希望在临床上能帮助朋友们快速诊断出病因,及时治疗。

1、渗出性皮炎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多见于5~6日龄哺乳仔猪。在眼睛周围、耳廓、腹部等出现红斑、水泡,水泡破溃后水泡液呈棕黄色,如香油样,干燥后形成鳞片状、棕灰色的结痂,有痒感。痂皮脱落后,露出鲜红色创面。

治疗:肌注热毒必克1+1,用0.1%高锰酸钾水浸泡发病猪1-2分钟,清洗病灶后,用龙胆紫涂抹。

2、急性猪瘟

猪群发病比较突然,体温升高达41℃左右,可视粘膜和皮肤有针尖大的密集出血点,指压不变色,病程一般1~3天,死亡率达%,一般来不及治疗。

预防:免疫接种,及时淘汰带毒种猪,做好猪场的消毒、卫生、杀虫工作。

3、蚊叮

临床症状:发病部位多为体毛稀薄,皮肤柔软处,初期小红点,逐渐炎性肿胀,凸起明显,指压褪色,消失快。

预防:猪场夏季驱蚊虫,及时清理污水粪尿。

4、猪湿疹

猪湿疹又称猪湿毒症,主要是猪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造成的,尤其是高温季节该病的暴发率更高。急性患猪,大多发病突然,病初猪的颌下、腹部和会阴两侧皮肤发红,同时出现蚕豆大的结节,并瘙痒不安,以后随着病情加重患猪皮肤出现水泡、丘疹,破裂后常伴有黄色渗出液,最后结痂或转化成鳞屑等。

防治:保持圈舍清洁干燥,仔猪保温箱可撒护仔乐,保持干燥。另外可在饲料里添加热欣宁或健舒克,清热解毒。

5、皮炎肾病综合症

主要感染8~18周龄的猪群,散发其他生长猪和育肥猪。由圆环病毒引起,常见症状为皮肤发生圆形或不规则隆起,呈红色或紫色,中央逐渐形成黑色病灶,会阴部和四肢最明显。有时体温上升,食欲减退。

防治:注射圆环疫苗。大群拌料用农大一号+蓝环剑+强力西,连用7-10天。用板立优+抗毒1号+重症速康混合肌注。

6、猪疥癣

猪疥癣又称猪癞,由疥癣虫寄生引起。对仔猪为害严重,常成为僵猪。寒冷季节发生较多,多寄生于猪的耳、眼、背、臀部及体侧皮肤深层,导致皮肤发炎发痒,常见落屑、脱毛。皮肤呈污灰白色,干枯,增厚,粗糙有皱纹和龟裂,猪只消瘦,失去弹性,有痂皮,常擦痒不止。病猪生长停滞,精神萎靡,日益消瘦,重者可引起死亡,内脏无病变。

防治:用依立佳拌料连用7天,严重的可用巨优美清洗或涂擦。

7、猪丹毒

患病的猪群体温也会升高至41℃左右,食欲减退甚至完全废决,精神萎靡不振,打寒战,患病前期粪便干燥之后下痢,卧地不起,在猪群的背部、胸侧、颈部、四肢外侧等处的皮肤上出现深红色、大小不等的疹块,逐渐会变为暗紫色,界限清晰,扁平状凸起,用手指按压会褪色。

防治:用莫林星+热欣宁拌料,热毒必克1+1肌注或百服安心1+1混合板立优肌注。

8、猪痘

多见于4~6周仔猪及断奶仔猪,四季均发,但多见于春末、秋初季节;在无毛和毛少部位如鼻吻、眼睑、腹部、四肢内侧、乳头等部位出现红色小斑点、丘疹、脓疱、结痂,脱落愈好。猪痘无特效疗法,治疗目的在于防止细菌继发感染。控制猪痘的最佳方法,莫过於加强卫生管理及清除一切外寄生虫。

莫林星+热欣宁(或健舒克)拌料预防继发感染,用热毒必克1+1或黄金组合1+1混合抗毒1号肌注有一定疗效。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fangmingzhu.net/yczz/7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