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听说泌尿系结石及胆囊结石等,但很少听说眼结石。眼睛里长了“结石”,医学上称之为“结膜结石”。
这种病多发生在已患有慢性眼病(如沙眼、慢性结膜炎等)的成年人身上,主要是因为慢性眼部炎症反复发作而刺激眼结膜(主要是睑结膜),结膜上皮会向下凹陷、增生,形成一个个小腔,小腔里会积聚一些坏死的细胞及渗出物,或深部管状隐窝等处堆积脱落的上皮细胞和退行性细胞等的凝固物,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结膜结石。
但结膜结石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结石,因为从其性质上看,它没有或极少有钙质沉着。
结膜结石多出现在上眼睑,肉眼看上去,睑结膜上有黄白色小点状突起,质硬,状如碎米,或犹如一粒粒黄色的沙子,少则一两粒,散在呈点状,也可密集成群,成堆成片。
初起时结石的数量少,位置较深,隐藏在结膜下边,患者一般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这种情况下,结膜结石对眼结膜没有损害,可以不予治疗。
以后随着结石数量的逐渐增多,且体积增大而渐露出于结膜表面,就会有异物感,会因眨眼而刺激结膜,患者会有摩擦感和疼痛感,甚至引起角膜擦伤,医院的眼科去治疗。
治疗结膜结石的方法并不复杂,主要是在结膜表面麻醉下用刀尖或注射针头剔出结石,再涂上一些抗生素眼药膏以防感染。
如眼部无异物感或刺激症状,可不必处理它,因为时常用针尖刮除结石,反而使结膜出现瘢痕,更易引起新的结石凝结。如并发沙眼、慢性结膜炎等疾病,应该在挑拨出结石之后,治疗原发病。
不过多数患者在剔出结石后,还可能继续长出新的结石,往往需要经常治疗,以防磨伤角膜。
本身患有沙眼或慢性结膜炎的患者,及时、彻底治疗,可预防结膜结石的发生;结膜结石已清除的患者,也不要高枕无忧,还要继续彻底地治疗原发的慢性眼病,以防结膜结石卷土重来。
患有慢性眼病,如沙眼、慢性结膜炎等,而又容易长结膜结石的人,平时应注意眼部卫生,不要用手揉眼睛,避免过度疲劳,少吃油腻刺激性食物。
图片来源:pixabay
供稿:关宏宇
编辑:陈小雨
审核:吴玲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