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导专家: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黄闰月
人们都有口干的感觉,口干提示了机体内水分不够,需要及时补充。如果口干程度比较严重,持续时间较长,饮水也不能解渴时,那么我们要注意了这可能不是秋燥,而是体内可能存在某种病变。这时候您是否想起了小编在上一期提到的干燥综合征呢?干燥综合征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换句话说就是,人体免疫系统把自身的唾液腺、汗腺等外分泌腺当成了敌人来排斥了,因此导致外分泌腺体功能衰退。
该病的早期表现常常容易被病人忽视,因此错过了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期。
干燥综合征早期症状有哪些?那么干燥综合征早期都有些什么征兆需要引起人们警惕呢?
1口干由于唾液腺萎缩,功能衰减,患者经常感到口干,咀嚼和吞咽困难。严重者在讲话时,需要频频饮水,进食固体食物时需要伴水或流食送服。口腔因有细菌大量繁殖,导致猖狂龋齿,以及牙龈萎缩。
2眼干由于泪腺分泌黏蛋白减少而出现眼干眼涩、灼烧和泪少的感觉。严重者还会出现痛哭无泪的情况,部分患者有眼睑反复化脓、结膜炎和角膜炎等症状。
3其他部位干燥如皮肤、黏膜、消化道黏膜等均因腺体萎缩分泌减少而出现干燥的症状,如出汗减少,甚至无汗,鼻粘膜干燥,灼热,流鼻血,鼻炎等等。
干燥综合征治疗效果的好坏,与疾病诊断的迟早有关,早期诊断、正确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所以当病人出现以上征兆时,则要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将这个坏家伙扼杀在摇篮之中。
燥综合征的能治疗吗?关于干燥综合征的治疗问题,也是患者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干燥综合征是一个难治性的自身免疫性慢性疾病,西医治疗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目前还没有真正有效的药物。
而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为我国一大特色,中医虽无确切的病名,但对本病的临床症状却早有认识。从其症状来看,多属中医学燥证、痹病范畴;也有学者认为应属于燥毒、燥痹或虚劳。
有学者将例干燥综合征患者进行证候归类,属虚证有例(50.99%),属实证例(16.34%),属虚实夹杂者例(32.67%),具体归类如表1和图1所示。因此在中医的治疗上,多以滋养肝肾、益气养阴润燥、养血活血、化瘀通络等法治之,因此总的治则治法以养阴生津润燥为主,兼有其他各种补虚泻实的治法综合运用。具体治法如下:
表1例干燥综合征患者证候分布情况
证型
例数(%)
气阴(血)两虚型
(18.77)
阴虚内热型
(19.00)
阴虚血瘀型
(24.47)
肝肾阴虚型
85(6.46)
津血亏虚型
(10.94)
脾虚型
31(2.36)
阴虚湿热型
81(6.16)
外感(燥邪)型
90(6.84)
肺胃阴虚型
32(2.43)
瘀血型
17(1.29)
其它证型
19(1.44)
图1例干燥综合征患者证候分布情况图
1常用中药:补阴药类:麦冬、沙参、石斛、枸杞子、天冬、玉竹;
清热药类:生地、元参、丹皮、天花粉、知母、赤芍、银花;
补气药类:甘草、黄芪、山药、白术、党参;
补血药类:当归、熟地、白芍;
活血祛瘀类:丹参、桃仁、川芎、红花;
收涩药类:山萸肉、乌梅、五味子;
其他药类:茯苓(利水渗湿)、葛根(解表)。
治疗用药仍然是以养阴生津、清热凉血润燥、益气养阴润燥、养血润燥补肾添精、养血活血通络、活血养血润燥为主。
2常用复方外感凉燥证,治宜温散凉燥、止咳化痰,方用杏苏散;
外感温燥证,治宜轻宣温燥、凉润止咳,方用桑杏汤;
肺燥咳嗽证,治宜滋阴润肺、生津止咳,方用沙参麦冬汤;
脾胃阴虚证,治宜补脾益胃、生津止渴,方用益胃汤加味;
肝肾亏虚证,治宜滋补肝肾、益阴明目,方用杞菊地黄汤加减;
阴虚燥热证,治宜养阴清热、生津润燥,方用一贯煎加减;
瘀血壅滞证,治宜活血化瘀、养阴润肤,方用血府逐瘀汤。
3针灸治疗针刺穴常取百会、中脘、中极、关元、气海、合谷、太渊、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照海、太冲治疗干燥综合征;
针对眼干涩配太阳、丝竹空、攒竹、睛明、承泣、翳明;
口干加取天突、廉泉、地仓;
耳鸣加取听宫、听会、耳门,经治疗后疗效较为满意。
此外,还有学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干燥综合征30例,主穴廉泉、曲池、肾俞、三阴交、太溪、太冲,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3.3%;采用眼针治疗(取穴:中焦、下焦、肾区、肝区、脾区均取双侧)连续治疗1个月后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87.5%。
4中药熏蒸法又称为中药蒸煮疗法、中药气浴疗法、药透疗法、热雾疗法等,临床应用范围广泛。
常用白花蛇舌草、谷精草、金银花、石斛、玄参,水煎后蒸气熏蒸双眼及口腔,每次约15~30min,每天3~5次,30天为1个疗程,有效率为85.19%。
5穴位注射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有学者运用穴位注射加针刺疗法治疗干燥综合征,有效率达%。穴位注射取心俞、肝俞、脾俞、肾俞、三焦俞,临床随证加减,每天1次,每次取3-4个穴位,上述穴位交替选用。药物为清开灵或维生素B12、维生素B1,每穴注射1~2ml。
以口舌干燥为主者,治宜滋养胃阴,取胃经、脾经的梁丘、足三里、血海、大都;
以咽喉干涩为主的,治宜滋养肾阴,取肾经、脾经、膀胱经的然骨、三阴交、飞扬、京骨,再取风府穴直刺得气后不留针,承浆、廉泉等随证取穴。
6蜂疗法辨证选穴:百会、大椎、命门、夹车、地仓、肾俞、睛明、三阴交、血海等穴,同时予蜂王浆口服或自制蜂蜜滴眼液(取新鲜蜂蜜与灭菌蒸馏水1︰3配制,入瓶灭菌),兼以按摩、穴位贴敷,配合中药,疗效显著。
中医治疗方法多样,内外结合、整体和局部配合、身心同治,方可取更好临床疗效。然而治疗周期较长,患者自身也切勿操之过急,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指导,不要轻信所谓的“秘方”和“包治、根治”的虚假宣传,以免让那些虚假广告损失你的钱财,还贻误你的病情。商务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