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山大学政治传播学没有什么结果是

↑国立双鸭山大学

基本情况:西北大学新闻学应届生,考取中山大学政治传播学研究生,初试,(英语78,政治70,专业一,专业二),复试,总分第一被拟录取。

1选择院校

首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院校,对我而言,我不太擅长背诵和记忆,思维方式偏发散性,而一年时间难以发生质变,报考最顶尖新闻院校可能性不大,一个优质是我的选择。其次,地域、环境等因素,北京、上海、南京的高校竞争激烈,而且生活节奏快,可能不太适合我,因此把目光投向竞争相对缓和的广州。最后,学校的研究方向,我本人对于政治学较为感兴趣,相对开放、包容的南方城市更适合我的发展(没有说其他城市不好的意思)。中山大学是南方学术的重镇,且传播与设计学院在张志安院长的带领下发展迅速,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因此成为我的理想院校。

其次要搜集学校历年各专业的报录比。我本想报考传播学,却发现中山大学传播学与新闻学已合并为新闻传播学,要考传播学和新闻学两门,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同时,传设院与政治学院联合新开了“政治传播学”,处于相对冷门状态,三年来统考招生人数5个左右,除去推免人数一般还有2~3个名额。这一专业既要考“新闻传播学”,又需要考一门“政治学”,凭借着对政治学的兴趣,我选择了这一专业。

2复习过程

英语

1、复习资料:张剑黄皮书英语一全套,新东方考研词汇乱序版,何凯文长难句,何凯文作文,何凯文外刊时文精粹

2、复习方法:

单词:单词是备考英语的重中之重,我认为背单词的核心要领是“重复”,就是在不断的滚动记忆中将单词记住。先将所有单词过一遍,将陌生单词抄下来,每天滚动记忆,每一次记下依旧陌生单词的数量。最后不会的单词数会慢慢从四五十,趋近于0。只有不断重复,才能将单词牢牢记住。用5天的时间,就可以将整本单词书(浓缩在十页纸中)过一遍,而整个考研期间就相当于把单词书背了几十遍,这样想,自己也会充满自信和动力。

真题:前期我基本上一天做一套英语真题,每次花整个上午,到了后期每两天做一套英语真题,一共把英语一真题做了三遍。真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做阅读的方法是,先看问题,并且把问题很简约地翻译成中文写在旁边,然后再去做题,一方面可以预先了解文章大意,另一方面,每次翻过来看题目的时候,可以一眼通过中文看懂题目在问什么,大大节约重复阅读题干的时间。

作文:作文我看了何凯文的作文书,很认同里面的观点:作文的要义在于“多样”,包括词汇和句式的多样。有一个笨方法,就是事先列出“倒装句、定语从句、被动句、独立主格”一连串句式,然后在写作文时有意地挨个用,最后一篇作文里会有很多不同的句式,如同波浪起伏一般,而不是从头到尾都是单调的“主谓宾”句式。最后写多了,就不需要提前列出了,自己就会有意识地变化句式,达到“多样”的目的。

政治

1、复习资料:肖秀荣全套、风中劲草

2、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我觉得选择一套靠谱的资料,一直带着学就可以了,肖秀荣的会比较全面和靠谱,因此我就没有搜集其他老师的资料。

前期刷题,中期一边刷一边背题和知识点,后期侧重背诵和模拟。题可以把每次错的题目标记,然后抽空直接背答案,背多了这个知识点就记住了。然后政治一定要框架感,我基本上是结合肖秀荣的《知识点提要》和《风中劲草》进行背诵。最后一个月左右还在网上买了答题纸进行模拟,写多了会发现政治题有很多套路,然后不用追求标准答案,自由发挥也不一定是错的,重要的是要写满,写得有条理。

专业一(新闻与传播学基础)

1、复习资料:《范式与流派》、《传播学教程》、《网络传播概论》、《传播学纲要》《新闻学概论》、《夏日之阳传播学》、《小王子热点八十讲》、《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

2、复习方法:

前期:我暑假前的几个月一直在学《范式与流派》、《传播学基础》等基础教材,抄了巨多(无用)的笔记,然后暑假开始看政治,专业课荒废了一段时间,快开学了才又急急忙忙捡起专业课,那时候时间已经很赶了。但是我觉得前期踏踏实实啃课本很重要,虽然没有形成完整框架,但是心里模模糊糊对基本概念、新闻传播学的边界有所了解。

中期:暑假回来,开始背书,由于自己框架感不强,借助《夏日之阳传播学》这本辅导教材,我才开始有“框架”、“专题”的概念,但若前期没有扎实研读课本,这些框架我可能很难吸收,因此我认为辅导教材就像拐杖,必要时可以很有帮助,但是不能完全依赖,否则可能会弱化自己独立行走的能力。

后期:最少要在倒数一个月的时候把专题整理完,专题整多了一般就那十几个,这里不做详述,整理的方法是看论文以及善用新传考研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fangmingzhu.net/yczz/8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