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原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素质有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瘙痒、多形性皮损并有渗出倾向。常伴发哮喘、过敏性鼻炎。
“异位性”(atopy)本身的含意是:①常有易患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的家族倾向;②对异种蛋白过敏;③血清中IgE水平升高;④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特应性皮炎的病因
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主要与基因和/或环境因素有关。
基因
基因易感性
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__环境
过敏原
●接触过敏原
●吸入过敏原
●食物过敏原
刺激
季节
皮肤感染
空气污染
吸烟
生活习惯
特应性皮炎的典型临床表现
婴儿期(0~2岁)
皮疹特点:
面颊部瘙痒性红斑,红斑基础上针尖大小的丘疹、丘疱疹,密集成片,皮损呈多形性,境界不清,搔抓、摩擦后很快形成糜烂、渗出和结痂等,可迅速扩展至其他部位(如头皮、额、颈、腕及四肢伸侧等)
儿童期(2~12岁)
皮疹特点:
皮损累及四肢屈侧或伸侧,常限于肘窝、腘窝等处,其次为眼睑、颜面和颈部。皮损暗红色,渗出较婴儿期为轻,常伴抓痕等继发皮损,久之形成苔藓样变。此期瘙痒仍很剧烈,形成“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
青年成人期(>12岁)
皮疹特点:
好发于眼周、颈周、肘窝、腘窝、四肢、躯干,某些患者掌跖部位明显。皮损常表现为局限性苔藓样变,有时可呈急性、亚急性湿疹样改变,部分患者皮损表现为泛发性干燥丘疹。瘙痒剧烈,搔抓出现血痂、鳞屑及色素沉着等继发皮损。
特应性皮炎的系统治疗
抗组胺药和抗炎症介质药物
用于瘙痒明显或伴有睡眠障碍者,可选用第一代、第二代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及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等。
抗感染治疗
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继发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选择抗病毒治疗。
糖皮质激素
原则上尽量不用或少用此类药物,对于重度-反复难治型的患者可给予,一般足量1~2周,病情控制后,在1~2周内减停。
免疫抑制剂
病情严重而常规疗法不易控制的反复难治型AD患者,可酌情选用环孢素、硫唑嘌呤等。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如有相关问题,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与用药。
皙毓绿理肤系列,是一款专门用于改善受损皮肤屏障的产品,通过医疗器械备案许可,可用于特应性皮炎患者日常的保湿、修复与护理。具有一定抗炎、抗过敏、保湿作用,能够减轻皮肤炎症反应,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提高皮肤的水合作用,缓解受损皮肤的敏感性。
在皮肤病征确诊或医生指导下,皙毓绿与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可缩短治疗时间,患者耐受性好,依从性高。皙毓绿用于特应性皮炎症状控制后的巩固与维持,可以延缓或预防复发,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