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上海市医学会第二次疑难病例讨论

年4月16日星期二下午,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第二次疑难病例讨论会在医院举行。疑难病例讨论会近两年来由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青年委员会主办,每季度举办一次,本次会议由医院感染科和上海医院小儿感染科共同主办,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公共卫生中心、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20医院医院感染科医生的踊跃参加和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

张文宏教授开场致辞

会场剪影

第一个病例由上海医院儿感染科章丽雅医生汇报,黄丽素主任主持,带来了一个“左侧眼睑肿胀伴反复间歇发热3个月”的病例。

医院章丽雅医生分享病例

翁心华教授点评

第二个病例则是医院于洁汇报,毛日成医生主持,他们给大家分享了带来了一个“突发四肢无力10天,意识障碍5天,发热4天”的病例。

医院于洁医生分享病例

翁心华教授点评

精彩的病例勾起了与会青年专家的兴趣,他们对病史提出补充信息的提问,并且对各自病例的诊断要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下一步的诊疗计划提出来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为进一步的诊治指出了方向。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充满了思维碰撞后迸发出的火花。

最后汇报病例的医生揭开了最终的诊断和此后的治疗以及随访的结果。第一个病例结合患儿EBV感染病史及眼睑肿胀表现,进行了一系列的血液、生化、免疫、骨髓检查以及眼眶、胸、腹部的影响学检查,通过行肺结节活检、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最后明确诊断为CAEBV,HLH,淋巴瘤样肉芽肿可能,给予地塞米松+环孢素+依托泊苷(VP16)化疗后,患儿眼睑恢复正常,肺部、肝脏多发结节消失,EBV-DNA转阴。与会专家对这个病例进行了精彩点评:在临床上,对于疾病的定性有时是相当困难的,比如该例患儿的肺部、肝脏多发结节究竟是考虑CAEBV引起的淋巴瘤样病变,还是考虑EBV继发的淋巴瘤,这需要病理学、免疫组化结果来鉴别,有时需要治疗后的实际效果来进一步验证,更需要长期的随访来观察疾病的变化。然而,有时候疾病的定性又是相当简单的,比如眼睑肿胀不伴有压痛,那就不可能是“蜂窝织炎”,所以在临床实践中要仔细查体,抓住重要细节,避免被自己误导。

第二个病例是通过在纷繁复杂的线索中把握住最主要的矛盾:四肢软瘫,从而定位在高位颈髓损伤,进一步行颈椎MRI检查,明确诊断为颈椎外伤伴脱位、颈脊髓损伤伴高位截瘫、肺部感染。与会专家对这个病例进行了精彩点评:在临床中,遇到的病人可能会有很多线索提供,但我们应该在抓住主要线索,这一例患者的最主要的线索就是四肢软瘫。在病人病史可能主诉不清晰、体检不合作时,更应该能想到四肢软瘫的定位。另外,感染科医生不一定遇到的就是感染科疾病,我们需要多学科合作,也需要扎实基本功,拓展知识面,然后能跳出定向思维框架。

编写:毛日成

编辑:喻一奇

审校:黄丽素、张文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fangmingzhu.net/yczz/87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