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孩子的乐园,是家中电脑,是妈妈的手机,是爸爸的iPad,回想我们这一代的童年乐园,是山坡、是溪水、是田野、是充满了神秘诱惑的小树林、是充满了美妙幻想的大雪地、是路边不知名的绽放小花、是爷爷奶奶藏在柜子里头、而我们却永远猜不出来的甜蜜美味。
这篇图文,也许会瞬间勾出你童年的记忆……开满野花的山坡,清澈流淌的小河,还有那永远能带给我们探险乐趣的废弃小屋。如果你经历过这些,那下面的这些花花草草,你一定认识,但你又一定不全认识,我猜你只见过它的样子,却不知道它的名字。
从今天开始小编将陆续为大家带来身边这些常见草药的神奇特点及功效。希望感兴趣的朋友留言探讨,交流。
一、中草药图片大全之--葱白
别名大葱
来源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葱AlliumfistulosumL.,以鳞茎或全草入药。
生境与分布生于田园。全国各省区广为栽种。
采集加工四季可采集。洗净,鲜用,葱白(鳞茎)用时须剥去外膜,去须根及叶。
药理作用1.粘液质对于皮肤和粘膜面有保护作用。2.含硫化合体有轻度的局部刺激作用、制菌性、缓下、驱虫作用。3.除了健胃、营养外,因其含有挥发油葱蒜辣素,由呼吸道、汗腺、泌尿道排出时,能轻微刺激这些管道壁的分泌而有发汗、祛痰、利尿作用。
性味功能辛、温。发汗解表,通阳,利尿。
主治用法感冒头痛,鼻塞,外用治小便不利,痈疖肿痛。用量10-30克。外用适量,捣烂敷脐部或患处。
参考配方1.风寒感冒:葱白30克,淡豆豉10克,水煎服。或葱白30克,生姜10克,酌加红糖,水煎服。
2.婴儿伤风鼻塞,甚至不能吃奶:葱白捣烂挤汁,涂抹鼻唇间,使鼻通。或将葱白捣烂,开水冲后,趁温熏口鼻。
3.蛔虫性肠梗阻:葱白5根,花生油30克,将油煎沸,葱白捣碎,调匀内服。
4.蜂窝组织炎,痈疖肿痛(未破者):葱白、蜂蜜、蒲公英各等量,共捣烂成糊状,敷患处。
5.乳房胀痛,乳汁不通:葱白适量,捣碎,加盐少许,用锅煎成饼,贴患处。
6.小儿消化不良:生葱一根,生姜15克捣碎,茴香粉10克,混匀后炒热,以纱布包好,敷于脐,每日1-2次。
7.膀胱胀满尿不下,妊娠小便不通,心烦不得卧,小腹胀痛:生葱或葱头(连根)克,加盐少许,炒热,捣烂,分成2包,熨脐下,冷则再换热熨。
8.小便不通,小腹胀急:葱白、田螺肉等量,共捣烂烘热,贴关元穴。尿闭胀痛者,将带叶葱白切细,炒热,包于纱布中,趁热熨小腹,气透即通。
9.痈疮肿毒:葱全株适量,捣烂,以醋拌之,炒热敷患处。
10.跌打损伤肿痛:将葱连根叶切细,炒熟,拌入适量松香,捣烂如膏,热敷患处。
附注:细香葱(香葱、火葱、四季葱)鳞茎小,叶数片,基生,长15-25厘米,直径3-6毫米。南方多有栽培。全草供药用,功效同上。葱子补肾明目,治肾虚阳痿,遗精。研末服,每次3克,每日2次。
二、中草药图片大全之--白花鬼针草别名金盏银盘、盲肠草、一包针、黄花母、三叶鬼针草
来源为菊科鬼针草属植物白花鬼针草BidenspilosaL.var.radiataSch.-Bip.,以全草入药。
生境与分布产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省区。生于村旁、路边及荒地中。
采集季节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微苦、平。清热解毒,行瘀消肿。
主治用法流行性感冒,咽喉肿痛,急性黄疸型肝炎,风湿关节疼痛,肠炎,痢疾,肾炎,阑尾炎,风湿痛,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用量30-60克,水煎服。外用鲜草绞汁涂患处。
参考配方1.流行性感冒:白花鬼针草、龙芽草各30克,青蒿、黄芩各9克,水煎服。
2.痢疾:鲜白花鬼针草60克,赤痢加白糖少许,白痢加红糖少许,炖服。
3.肠炎:白花鬼针草30克,野牡丹、番石榴叶各15克,水煎服。
4.阑尾炎:白花鬼针草30-90克,败酱草30-60克,水煎服。
5.蛇咬伤:鲜白花鬼针草30-60克,匍伏蓳15克,同捣汁冲酒服。1
三、中草药图片大全之--粗茎鳞毛蕨别名大贯众、野鸡膀子、绵马贯众、贯众、
来源为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crassirhizomaNakai.,以根茎及叶柄残基入药。
生境与分布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生长于林下湿地。
采集加工春、秋采挖根茎,削去地上部分、须根,除净泥土,晒干备用。药理作用有驱虫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真菌、革兰氏阴性菌有不同程度的杀菌作用;有缩宫、抗早孕及堕胎作用;提取的酚类化合物对移植性动物肿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此外还有降压、抗炎作用。性味功能苦,微寒,有小毒。清热解毒,驱虫,止血。
主治用法防治流感,虫积腹痛,崩漏。用量3-9克。
参考配方1.防治流感:配紫草、甘草适量,水煎服。或单用粗茎鳞毛蕨60克,水煎服。
2.蛔虫病,虫积腹痛:粗茎鳞毛蕨15克,乌梅10克,大黄5克,水煎服,每日2次。
3.功能性子宫出血:粗茎鳞毛蕨烧炭30克,海螵蛸12克,共研细粉,每服5克,每日3次。
四、中草药图片大全之--雀舌草别名滨繁缕、石灰草、抽筋草、天蓬草、葶苈子
来源为石竹科繁缕属植物雀舌草StellariauliginosaMurr.,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二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全株无毛。须根细。茎丛生,稍铺散,上升,多分枝。叶无柄,叶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5-20毫米,宽2-4毫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半抱茎,边缘软骨质,呈微波状,基部具疏缘毛,两面微显粉绿色。聚伞花序通常具3-5花,顶生或花单生叶腋;花梗细,长5-20毫米,无毛,果时稍下弯,基部有时具2披针形苞片;萼片5,披针形,长2-4毫米,宽1毫米,顶端渐尖,边缘膜质,中脉明显,无毛;花瓣5,白色,短于萼片或近等长,2深裂几达基部,裂片条形,钝头;雄蕊5,有时6-7,微短于花瓣;子房卵形,花柱3,有时为2,短线形。蒴果椭圆形,与宿存萼等长或稍长,6齿裂,含多数种子;种子肾形,微扁,褐色,具皱纹状突起。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与分布生于田间、溪岸或潮湿地,广布于北温带地区。分布于内蒙、甘肃、河南、江苏、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区。
采集加工夏秋采集,晒干备用或鲜用。
性味功能辛、平。祛风散寒,续筋接骨,活血止痛,解毒。
主治用法伤风感冒,风湿骨痛,疮痈肿毒,跌打损伤,骨折,蛇咬伤。用量10-15克。外用鲜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五、中草药图片大全之--白花前胡别名鸡脚前胡、岩棕、前胡
来源为伞形科前胡属的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praeruptorumDunn.,以根入药。
生境与分布白花前胡生于向阳山坡草丛中。主要分布于浙江、湖南、四川,此外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北、广西、广东、贵州亦产。
采集加工秋末采挖。洗净,闷透,切片,晒干。蜜炙前胡:前胡片10斤,炼蜜2斤,炼蜜用水化开,拌前胡片,少闷,炒至不粘手,放凉。
药理作用前胡有较好较持久的祛痰作用,其效果与桔梗相仿。
性味功能甘、辛、微寒。散风清热,降气化痰。
主治用法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明目益精,祛实热,开胃下食,反胃呕逆,清肺热,散风邪,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咳喘,痰多。用量3-10克。
参考配方1.外伤出血:鲜叶捣烂外敷。
2.感冒咳嗽,气喘:前胡、苦杏仁各10克,紫苏子、桔梗各6克,水煎服。
3.孕妇咳嗽:前胡、当归各10克,水煎服。
4.小儿夜啼:前胡捣筛,蜜丸小豆大,日服一丸,温开水下,至5-6丸,以愈为度。
六、中草药图片大全之--蜡瓣花别名连核梅、连合子
来源为金缕梅科蜡瓣花属植物蜡瓣花CorylopsissinensisHemsl.,以根皮、叶入药。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地灌丛。分布于湖北、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区。采集加工夏、秋季采集,晒干备用。性味功能性味待考。主治用法恶寒发热,呕逆心跳,烦乱昏迷。用量12-15克。参考配方恶寒发热、热度不很高、呕逆心跳、烦乱昏迷:蜡瓣花干燥根皮90克,龙牙草、檵木根或叶各12-15克,灯芯草、竹叶各10-12克,老姜3片,水煎,早晚各服一次。
七、中草药图片大全之--卷耳
别名婆婆指甲菜、高脚鼠耳草、圆序卷耳、粘毛卷耳
来源为石竹科卷耳属植物球序卷耳
CerastiumglomeratumThuill(CerastiumviscosumL).,以全草入药。
生境与分布生于田野路边及山坡草丛中。分布于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云南、西藏等省区。
采集季节春夏采集全草,晒干备用。
药理作用卷耳水煎剂给家兔及狗灌胃或静脉注射,均呈现降压作用。据南京药学院分析,卷耳主要成分为还原性戊糖,为降压的有效成分。
性味功能淡、凉。清热解表,降压,解毒。
主治用法感冒发热,高血压;外用治乳腺炎,疔疮。用量10-15克;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1.乳痈初起:鲜卷耳草捣烂,加酒糟做饼,烘热敷于腕部门脉上,左边患病敷右手,右边患病敷左手。
2.小儿风寒、咳嗽、身热鼻塞:卷耳全草加芫荽15-20克,胡颓子叶6-10克,水煎,冲红糖,每日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3.疔疽:卷耳鲜全草加桐油捣烂,敷患处。
八、中草药图片大全之--细叶七星剑
别名野香薷、细叶香薷
来源为唇形科石荠宁属植物小花石荠宁MoslacavalerieiL.,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15-25厘米,揉之有强烈的香气。主根较细,侧根须状。茎直立,四棱形,绿色或带红紫色。单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纸质,长圆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疏生内弯锯齿,两面均有透明腺点。夏季开淡红色唇形花,轮伞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叶状,椭圆形或较窄,长约2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近圆形,全缘或于上部有2-3个锯齿,被毛及腺点,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长5毫米,被粗毛,花冠二唇形,上唇二裂,下唇延长,先端渐尖,近全缘,雄蕊4个,2个能育,其二药室被横展药隔分离,2个退化,子房4裂,花柱基生,先端2深裂。4个小坚果围于宿存的花萼中。
生境与分布生于村旁、路边、山谷、林荫。分布于华南及西南地区,广东有移栽。
采集加工夏、秋采集全草。
药理作用细叶七星剑所含的挥发油内服,对大脑皮质及延髓有兴奋作用,并能促进发汗。
性味功能辛、微温。发汗解暑,健脾利湿,止痒,解蛇毒。
主治用法感冒,中暑,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水肿,外用治湿疹,疮疖肿毒,跌打肿痛,毒蛇咬伤。用量:3-6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九、中草药图片大全之--土牛膝
别名倒扣草、倒扣簕、倒钩草、粗毛牛膝、鸡掇鼻、鸡骨癀
来源为苋科牛膝属植物土牛膝AchyranthesasperaL.,以根(土牛膝)或全草(倒扣草)入药。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立或披散,坚实,具四棱,有分枝,被柔毛,节膨大如膝状,入秋后地上部分变成暗红色。单叶对生,具柄;叶片纸质,卵圆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渐窄,全缘,两面被柔毛,叶脉更密。夏秋间开淡绿色小花,穗状花序顶生,直立,花开放后反折,花冠向下,贴近花轴,故有倒扣草之名;苞片卵形,具长芒,花后反折;小苞片淡红色,披针形,基部具膜质边缘;花被5,披针形;雄蕊5,退化雄蕊与花丝等长,顶端截平状或细圆齿状,背面有1鳞片,先端呈流苏状。胞果卵形,长约3毫米。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林下、河边及山谷阴湿处。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
采集季节夏、秋季采集,除去茎叶,洗净晒干为土牛膝。若将全草晒干则为倒扣草。
药理作用1.动物实验:根在机体内具有中和白喉杆菌毒素的作用,并有预防白喉的作用。2.从本品全草中分离到一种含有两种生物碱的混合物;能升高麻醉狗的血压,短暂的兴奋呼吸,加强心脏收缩;能拮抗各种物质引起的肠管及子宫平滑肌痉挛;对大白鼠有轻度抗利尿作用。3.从本品种子中分离出来的皂甙混合物能使离体蛙心、兔心、豚鼠心、在位兔心的收缩力明显加强。心脏处于衰竭状态时,可使其张力增强;心脏乳头肌衰竭时,用此皂甙增强其收缩力;它比洋地黄作用快,作用时间短。
性味功能微苦、凉。清热、解毒、利尿。
主治用法感冒发热,扁桃体炎,白喉,流行性腮腺炎,疟疾,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结石,肾炎水肿。根和全草用量均为15-30克。
参考配方1.感冒发热,小儿高热:土牛膝全草、狗肝菜、刺针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小儿酌减。
2.百日咳:土牛膝根、鹅不食草、马兰各30克,用米酒汁共煮,每日一剂,分3次服,服时可加糖适量。
3.流行性腮腺炎:土牛膝适量捣烂敷患处,并取全草适量水煎服。
4.白喉:土牛膝60克,板蓝根、大青叶(或沙氏鹿茸草)各30克,加水适量,煎成毫升。成人每日量毫升,1次服下,7-8岁服毫升,4-5岁服毫升,幼儿服50毫升。
十、中草药图片大全之--空心莲子草
别名空心苋、革命草、水花生、过塘蛇、空心蕹藤菜、水蕹菜、螃蜞菊、假蕹菜来源为苋科莲子草属植物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Mart.)Griseb.,以全草入药。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茎基部匍匐,着地节处生根,上部直立,中空,具分枝。叶对生,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3-5厘米,宽1-1.8厘米,先端圆钝,有芒尖,基部渐窄,上面有贴生毛,边有睫毛。夏季开白色花,头状花序单生于叶腋,总花梗长1-4厘米,苞片和小苞片膜质,宿存,花被片白色,矩圆形,雄蕊5,花丝基部合生成杯状,花药1室,退化雄蕊顶端分裂成窄条。生境与分布生于水沟、池塘内或边缘。分布于河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等地区。采集加工秋采集,洗净,鲜用。药理作用1.抑制病毒实验:喜旱莲子草注射液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对乙脑和狂犬病毒有一定的灭活作用。喜旱莲子草对感染乙脑病毒和狂犬病毒的小白鼠均有一些保护作用。可初步认为喜旱莲子草为一种直接抗病毒的药物。2.抑菌试验: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流感杆菌、白喉杆菌、费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性味功能苦、甘、寒。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主治用法乙脑、流感初期,肺结核咯血,外用治湿疹,带状疱疹,疔疮,毒蛇咬伤,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用量鲜品30-60克。外用鲜全草取汁外涂,或捣烂调蜜糖外敷。治眼病时做眼药水,每日点眼3-4次。参考配方1.流感及感冒发热:鲜喜旱莲子草30-60克,水煎服。2.肺结核咯血:鲜喜旱莲子草60-克,水煎冲冰糖服。3.毒蛇咬伤:鲜喜旱莲子草-克,捣烂取汁服,渣外敷伤口周围。
这里是福建广誉远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福建广誉远健康产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