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天是一篇很紧急的文章,结论说在前头:
家里有洗澡小鸭
赶紧!立刻!马上
丢掉!
丢掉!
丢掉!
不然娃的眼睛,可能会保不住了。
不是吓唬大家,最近看了一个外国妈妈的亲身经历,真的吓出冷汗……
洗了个澡,孩子差点失明
Eden家的宝宝特别喜欢小鸭,洗澡也习惯带着小鸭洗澡。
Eden也很细心,每次洗完澡都会把小鸭的水挤出来,并且每天都放在太阳晾晒。
听着没毛病了吧?
可意外还是发生了……
有一天,她发现2岁的儿子眼睛有点发炎,但是看起来也没啥事。
过了一会儿,孩子的眼睛更红了,细心的妈妈带去看了医生。
开了一瓶眼药水,就过去了。
谁想到,孩子越来越严重了,一看就是很严重的细菌感染。
第二天睡醒,Eden忍不住尖了叫起来。
孩子的眼睛,更肿更胀了,白色的部分从眼睑那儿凸出来,虹膜变得模糊不清。
而且,他还在发烧……
医生说孩子的蜂窝织炎很严重,已经扩散到两个眼睛和整个面部,可能有视力变差甚至失明的危险。
失明??!!!
医生说,如果感染蔓延到大脑,那个时候就不仅仅是失明了。
好在,最好孩子脱险了,没有大事,眼睛也没有失明。
最后才发现罪魁祸首就是那几只“小鸭”……
“我知道洗澡鸭里有水可能会产生细菌,但没想过会这么严重。”
万个细菌陪娃洗澡
事实上,外国的科学家之前就对洗澡鸭进行了“解剖”,发现细菌数量多到超出想象。
研究人员之前从不同家庭里,征集了19只洗澡鸭,分别放进“清洁水”“脏水”“实际洗澡水”里。
然后挤出里面的水,并晾干两天。
最后,检验结果出来惊呆了……
各组每平方厘米的平均细菌总数分别为:
清洁水组:万个/平方厘米
脏水组:万个/平方厘米
实际洗澡水组:万个/平方厘米
娃这不是在洗澡,根本就是在细菌丛里扑腾啊!
研究人员又为我们解开了真相:
肉眼可见的是,所有的洗澡鸭里都有一层细密而黏稠的生物膜。
上面这些花花绿绿、形状不一的微生物,是不是看着就头皮发麻?
可如果你知道它们的威力,估计就不这么想了。
德国富特旺根大学的微生物学家MarkusEgert看到这个研究后,感叹了一句:
“这与人类粪便样本中发现的细菌密度相同,地球上可能没有其他地方具有如此高的细菌密度。”
也就是说,当你把一个洗澡鸭放进孩子的浴盆里时,相当于放进去了一坨黄灿灿的粑粑!
就问你,恶不恶心?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专家解释说,原因就在于这个小气孔。
洗澡鸭之所以可以吱吱作响,就是因为这个气孔。
但同时,这个洞也给了水和细菌可趁之机。
不管你怎么挤压、暴晒,总会有一点点水残留,
混合皮屑、尿液一起,疯狂滋生细菌……
想要通过彻底清洁、晾晒等方法就把细菌驱赶干净?
结果可能就俩字:做梦。
其实,不仅仅是洗澡鸭,任何这种带小孔的玩具都一样。
之前,网上掀起一波“剪牙胶”潮流。
妈妈们都纷纷剪开号称安全、无毒的“小鹿苏菲磨牙胶”。
剪开之后,不少人都被恶心吐了……
几百块买的牙胶,里面长这样……
原因也正是底部的一个小孔,也成了孩子口水、灰尘、细菌的温床。
阴暗、潮湿的环境,再加上全橡胶的材质,细菌肆意生长,霉菌遍布小鹿的整个体内。
然后,孩子却一口一口吸着这一团细菌……
还有妈妈表示自己孩子有支气管炎,很有可能和牙胶有关系。
所以,家里有这种小孔的玩具的,请立刻马上丢掉!
最后,请大家记住一个公式:
橡胶玩具+气孔+液体=细菌炸弹=一坨粑粑
悲剧不要再继续上演了,病从口入。
如果你家里有这种沐浴玩具、牙胶或者其他玩具,请立即丢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