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儿童眼保健,保护视力,预防眼病!
儿童期是视觉功能发育的最关键时期,虽然儿童时期眼睛的基本结构已形成,但眼睛的视觉功能发展还不是很完善,疾病、营养不均衡等内部因素和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或看书、户外活动少等外部因素都可以造成儿童视力的伤害,致使儿童视力下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失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眼部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近视专项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经过近年来的综合防控,学生近视早发现象得到一定缓解,但是近视低龄化问题依然突出。3-6岁幼儿视力发展缓慢,并未发育完成,幼儿时期视觉系统仍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具有可塑性,是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期。可见,积极开展幼儿视力保健工作,对幼儿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0~6岁儿童的常见眼病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中,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约10%~20%,出生体重越低、出生孕周越小,其发病率越高。
??先天性白内障
发病率约为4‰,在婴儿中的发病率约0.2‰~0.5‰,约占新生儿致盲性眼病的30%。
??先天性上睑下垂
患病率约1.8‰。先天性上睑下垂主要表现为出生后出现单眼或双眼上眼睑不能上抬或上抬不足,上眼睑部分或完全遮盖瞳孔。
??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病,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和屈光参差,后三种眼病很容易形成弱视,需要及时矫治。
??弱视
弱视患病率约1%~5%。根据普查结果确定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正常值下限为0.7。年龄越小、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6岁之后较难治疗。
??斜视
斜视患病率约3%。出生后6个月内先天性内斜视患病率约为1%~2%,先天性内斜视患病率为0.1%,内斜视对儿童的视觉功能影响大,需要及早治疗。
0~6岁儿童视力如何发育?
儿童的视力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眼球的逐渐增大,从远视逐渐发育成正视状态。新生儿出生时的视力只有光感,出生后视力才逐步发育。每个孩子视力发育速度存在些许差异。一般来讲,1岁儿童视力可达0.2,2岁视力可达0.4以上,3岁视力可达0.6以上,4岁视力可达0.8以上,5岁及以上视力可达1.0以上。
什么时候要开始警惕视力问题?
假如发现孩子喜欢近距离看电视,喜欢眯眼或歪头看东西,喜欢揉眼睛,对视觉活动特别不感兴趣,或者很容易撞倒东西时,可能都是出现视力问题的重要征兆,这些都应该引起重视,需要及时接受进一步眼科检查。据专家介绍,一岁以内的婴幼儿,每年需检查5次眼睛,1~3岁每半年检查一次,3岁以上每年检查一次,目的是及时发现幼儿眼疾和视力问题,及时给予矫治。而且,眼功能异常程度越轻、发现越早,矫治效果越理想。
儿童常见视力问题有哪些?
01高度远视
0~6岁间儿童应该有适当度数的远视储备,防止在正视化过程中过早出现近视。一般来说,3岁前生理屈光度为+3.00D,4~5岁生理屈光度为+1.50D~+2.00D,6~7岁生理屈光度为+1.00D~+1.50D。但对于高度远视的儿童,看远看近均不清楚,应该及时治疗,这些儿童容易出现弱视。此外,部分高度远视儿童的双眼会看起来像“斗鸡眼”,这是内斜视。一部分内斜视的儿童可以通过戴眼镜矫正眼位到正常;但也有一部分通过戴眼镜还不能矫正眼位到正常,则需要手术治疗。
02近视
近视的儿童看近清楚,看远不清楚,常表现为喜欢近距离看电视,喜欢眯眼或歪头看东西,喜欢揉眼睛。我国儿童近视呈现“低龄化”趋势,学龄前儿童就出现近视,常伴有度数进展快,在成年时易发展到高度近视,出现致盲性眼病的风险增加。因此,需要近视预防关口前移,努力让孩子近视不发生或晚发生。
03散光
散光是指光线不能聚焦在同一个焦点上,而是形成一个面,看远看近均不清楚,多为先天形成,一般度以内的散光,稳定、不进展。如果散光超过度,则容易形成弱视,需要进一步检查。
04弱视
弱视是由于视觉发育期内单眼斜视、严重远视、近视和散光、双眼屈光度数相差太大或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等引起的视力发育障碍,导致单眼或双眼最佳戴镜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或双眼视力相差两行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根据普查结果确定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正常值下限为0.7。弱视大部分可以治愈,年龄越小、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6岁之后较难治疗,因此弱视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陪伴孩子,坚持训练!
如何保护眼睛?
01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间断性用眼,近距离用眼30~40分钟后,应休息10分钟并向5米以外的远处眺望,放松眼部的肌肉。3~6岁儿童应每日户外活动时间2小时以上,尽可能“目”浴阳光,预防和控制近视过早发生。
02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推荐使用大屏幕,优先顺序为投影仪>电视>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手机。18个月以下的婴幼儿不要观看电子屏幕,2岁以下的孩子尽量避免接触,2到5岁的孩子,每次不超过15分钟,每天不超过1小时,仅限于观看高质量画面并有家长陪伴进行交流互动。看电视时,电视画面高度应保持在双眼平视时,且看电视的距离至少要在2.5米以外。美国眼科医生的“20-20-20”护眼法则,是指在看电子屏幕20分钟后,要看20英尺(大约6米)以外的物体,每次看至少20秒。建议低龄儿童尽量以家长读绘本为主进行阅读,避免儿童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
03改善用眼环境
读写应在采光良好、照明充足的环境中进行,要选择有足够亮度、频谱宽而且没有频闪和炫光的台灯,使用时也要打开房间其他灯,保证充足亮度。
04全面均衡营养、充足睡眠
合理搭配饮食,少盐、少糖,做到不挑食、不偏食,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E、花青素及DHA等是有助于眼睛发育的营养素。充足的睡眠是视力的保护因素。由于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差,经常会晚睡觉,导致眼睛处于疲劳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睡眠时间0~3个月婴儿为14~17h,4~11个月12~16h,1~2岁11~14h,3~6岁10~13h。
05家长、孩子和医生一起努力
家长和医生应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