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一直流传着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的说法
认为眼皮跳与个人运势有莫大的关系
……
近日,惠州市民胡阿姨便因右眼频跳及右脸抽动医院神经外科就诊,似乎印证了“跳灾”的符咒。为此,胡阿姨郁郁寡欢,焦虑无比……
经系统检查之后,胡阿姨被确诊为:
右侧面肌痉挛
医院神经外科的李雪松主任说:
面肌痉挛
才是眼皮跳的罪魁祸首
与传闻并没有丝毫关系
……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李主任为其成功施行了右侧乙状窦后入路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该例手术在先进的神经电生理监护下进行,获得良好的效果,在惠州地区尚属首例。
那何为面肌痉挛?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或偏侧面肌痉挛症。为一种半侧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多见于中年女性。眼皮跳有可能是面肌痉挛的初期症状,应当引起重视,并非什么预兆。
面肌痉挛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以原发多见。
原发的面肌痉挛是因面神经根在出桥脑段受到走行异常的血管压迫,引起面神经受损,出现脱髓鞘变,造成神经纤维之间电流“短路”,引发面部肌肉抽动。
临床研究表明,在导致面肌痉挛的血管因素中以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最为常见,其次为小脑上动脉。
这是因为小脑上动脉起自于基底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的交界处,位置较高,走行恒定,较少变异。而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相对变异较大,故容易移位或形成血管襻而压迫神经导致面肌痉挛。
面部肌肉群
继发性的面肌痉挛可能为面神经炎导致神经脱髓鞘的病理改变而未能恢复正常,仍存在部分的髓鞘脱失,使面神经的电传导易受泛化所致,或面神经炎累及脑干内神经核团,形成类似癫痫病灶而产生面部肌肉的发作性抽动。
总之,凡在大脑皮层到面神经分支末梢的整个通道中,任何压迫刺激性病变均可诱发此病。临床常见的如中耳乳突炎症和肿瘤,桥小脑角的占位性病变(胆脂瘤和听神经瘤)及脑炎,蛛网膜炎,多发性硬化,Paget病和颅凹陷症等。
通俗来讲,我们的大脑有许许多多的脑血管和脑神经,两者各司其职,和平共处。其中有两根从脑干里发出的神经叫做面神经,分别控制我们的左半边脸和右半边脸,掌管着两边脸的表情和味觉。
随着人的生长、老化以及各种因素,血管出现弯曲变形,压迫到神经,久而久之,神经表层的髓鞘就会被磨损。就像电线用久了,外面那层塑料皮被磨掉一样。如果塑料皮磨没了,绝缘性变差了,就可能与周围的电线发生短路。神经也一样,如果面神经“短路”了,局部神经的电传导就会发生改变,面肌活动就会增强,随之出现眼皮跳,甚至整个半张脸都在抽动。
面肌痉挛如果不治疗,一般不会自然好转,面肌抽搐逐渐发作频繁,持续时间延长,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
根据患者的病情,面肌痉挛可采取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而颅内显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国际上神经外科常用的方法。在这方面,医院神经外科技术纯熟,经验丰富。尤其是开展了先进的神经电生理监护技术后,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神经损伤,提高手术的质量。
手术中多功能神经电生理监测
惠州三院神经外科专家提醒您,如果出现眼皮频跳、面肌抽动等症状时,应积极寻找病因,警惕面肌痉挛的发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大师
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