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利什曼原虫病,你想知道的全在这

概述

?犬利什曼原虫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属的寄生性原虫导致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病原体就是婴儿利什曼原虫(也有人叫恰氏利什曼原虫),这是在地中海沿岸国家、部分亚洲国家和美洲中部及南部国家犬利什曼原虫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

?本文中大部分内容均针对婴儿利什曼原虫导致的犬寄生虫病。在美洲中部及南部,也有发现其他种的利什曼原虫(比如巴西利什曼原虫)感染犬只的案例。

?该病的临床表现很复杂,当犬只被感染时,病程通常受好几种因素影响,尤其是个体的基因背景和免疫应答能力。

?正因如此,对于亚临床感染和临床感染的鉴别是十分重要的。

?在易感动物中,感染可以蔓延至身体的很多部位(比如皮肤、淋巴器官、造血器官)。

?在疾病晚期,各个器官和系统(比如双侧肾脏、肝脏、双眼、关节、胃肠道)均有可能受到牵连。

?多系统病变的复杂性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挑战。

地域分布

?犬利什曼原虫在一些区域呈地方性流行,包括亚洲的部分地区、欧洲南部、非洲北部和美洲中部及南部。有数据表明这些区域还在扩大。

?美国曾经一度根除了此病,但是年有一次该病在猎狐犬中暴发,现在在多个州均有报道犬利什曼原虫病。

?此病在美国还没有被证明可以通过虫媒传播,反而是垂直传播更有可能。在美洲中部和南部,也有其他种的利什曼原虫感染犬的报道。

?非疾病流行国家也偶见利什曼原虫病例,这些患犬都曾去过该病的流行区。

疫区分布图,图片来源:MapcourtesyofCABI,.Leishmaniosis[originaltextbyG.Baneth].In:InvasiveSpeciesCompendium.Wallingford,UK:CABInternational.cabi.org/isc.

流行情况

?在流行区域,感染率可达50%以上,血清阳性率为20%左右,但是表现为临床疾病的比例还是比较低的(一般是1%~5%)。

?美国的易感犬种大约有5%的流行率,但是某些犬舍的感染率和血清阳性率都呈增高趋势。

流行病学特征

?所有犬种均可发病,不分年龄或性别。

?某些犬种(比如德国牧羊犬、拳师犬、罗威那犬)为易感犬种。有些地中海犬种(比如伊比莎猎犬)对该病有一定程度的抵抗性。

?在美国,大多数患犬有外出旅行史或者品种起源于该病的流行地区(比如科西嘉犬,猎狐犬,意大利史必诺犬,那不勒斯獒,伯瑞犬)。

?症状主要集中在两个年龄段:1~4岁的青年犬和7岁以上的老年犬。

?青年组多为遗传背景为易感型犬种或者幼犬期存在免疫抑制(营养不良或者之前感染过其他病原体)。

?老年组多与并发疾病或者免疫机能衰退有关。

病因与风险

?在有些地方,利什曼原虫需要两种宿主来完成生活史:

?白蛉属白蛉作为中间宿主(载体),传播有鞭毛的细胞外前鞭毛体型

?哺乳动物作为终末宿主,利什曼原虫在细胞内发育成无鞭毛体型。

因此傍晚和夜间感染的风险最大(也是白蛉活动最频繁的时候)。

?在欧洲,季节性活动的(从早春到秋末)白蛉属白蛉是传播媒介。而在美洲中部及南部,该疾病可由罗蛉属白蛉全年传播。

?也有文献曾描述该病的非白蛉传播途径,但是对于利什曼原虫的自然史和流行病学的意义尚未阐明。

?已经证明的传播途径包括携带病原体患犬的血液产品的输血、垂直传播和交配传播。

近期有数据表明美国垂直传播感染的猎狐犬可自然发病。

病理生理学特点

?免疫应答在利什曼原虫病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许多犬身上,有效的细胞免疫应答(辅助性T细胞1驱动)能够控制感染并不表现临床症状(有抵抗力的犬只)。

?相比之下,产生体液免疫(辅助性T细胞1驱动)的犬能产生大量的无效抗体,但不能控制感染;这些患犬会出现临床症状和损伤。

因此,这些动物最主要的病理机制源于多系统肉芽肿性炎症以及免疫介导性损伤(肾小球肾炎、葡萄膜炎、关节炎、脉管炎)。

诊断

病史

?在疾病流行区,生活方式(户外活动)对于诊断很重要。

?在非疾病流行区,要着重调查犬去过什么地区、交配记录以及血统起源。

?在很多利什曼原虫病例中都有慢性淋巴细胞增多的病史。

体格检查

?应该对疑似患有该病的犬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尤其要注意淋巴器官、皮肤和粘膜以及眼睛(建议进行眼科学检查)的检查。患犬通常会同时出现包括全身症状、皮肤疾病、眼科疾病或其他常见临床表现中的混合情况。

?全身症状:精神沉郁、食欲改变、体重下降(疾病晚期可出现恶病质和肌肉萎缩)、全身体表淋巴结肿大、脾肿大、烦渴多尿、呕吐和腹泻。

?皮肤疾病:无瘙痒的剥脱性皮炎伴有脱毛或无脱毛、主要出现在皮肤黏膜交界处的糜烂性溃疡性皮炎、结节性或丘疹性皮炎、脓包性皮炎、爪甲弯曲增厚。

?眼科疾病:一般性或干燥性角膜结膜炎、睑缘炎、前葡萄膜炎/眼内炎。

?其他疾病:跛行(侵蚀性或非侵蚀性多发关节炎、骨髓炎)、鼻出血、黏膜损伤(口腔、生殖道)、肌炎和多发性肌炎、萎缩性咀嚼肌炎、皮肤和全身性脉管炎。

确诊

?犬利什曼原虫病的确诊是基于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学检查以及/或明确的血清学检测阳性(IFA检测,ELISA)等诸多因素。

?优先推荐血清学检测,因为抗体滴度可以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

?病变组织进行取样,通过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发现无鞭毛体也可以确诊。

其他诊断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组织样本中的利什曼原虫DNA可获得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诊断。

?PCR检测可检测血液、组织或组织病理学标本的DNA。

?对于直接检测被感染的组织,基于动基体DNA的检测敏感性最高。

?PCR技术对于非疾病流行国家的疾病诊断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寄生虫存在的唯一证据。

?实时PCR可以对感染犬组织样本中的利什曼原虫定量检测,这对于确诊和病情监控都很重要。动物寄生虫数量上升往往意味着更严重的临床症状。

?PCR检测的结果应该结合临床病理学和血清学评估的结果共同解读。疾病流行区常见感染但不发病的情况。

?犬利什曼原虫病常常与其他疾病有关,或者是某些疾病的后果。

?任何临床表现或临床病理学异常都应该仔细分析其原因。在疾病流行区定居数年以上却没有临床症状的老年犬,值得进行更细致的检查和分析。

鉴别诊断

?由于临床症状千奇百怪,不同兽医的诊断可能会有很大出入。

?犬利什曼原虫病的症状可以与任何犬病的症状重合。对于有弥散性结痂性皮肤病且伴有体重下降,虚弱无力的病例,应该把利什曼原虫病纳入鉴别诊断的考虑。

?尤其是猎狐犬和其杂交品种,以及生活或曾经生活在疾病流行区域的犬,利什曼原虫病在鉴别诊断的清单上排名应该更靠前。

?出现以下病症的病例应该考虑与利什曼原虫有关,这些病症包括脾肿大、肝脏肿大、肌肉萎缩、脸部掉毛、关节疼痛肿胀、浅表淋巴结肿大、前葡萄膜炎、眼睑水肿、角膜结膜炎、睑缘炎、全眼球炎、多饮多尿、多食、鼻出血、黑粪或腹泻。

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血常规:轻度到中度非再生性贫血,白细胞增多或白细胞减少,血小板病或血小板减少。

?血清生化:肾性氮质血症、肝酶升高、C反应蛋白和其他急性期反应蛋白指标升高。

?蛋白电泳:多克隆β和/或γ球蛋白血症,低白蛋白血症,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下降。

?第二期止血功能受损和纤维蛋白溶解。

?尿检:轻度到重度蛋白尿。

?淋巴结细胞学检查:与淋巴组织增生的表现一致。约有30%的病例可见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

?骨髓细胞学检查:有反应性;有30%~50%的病例可见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

?腹部超声:常见脾脏肿大,偶见肝脏肿大。

治疗

?大部分病例不需要住院。

?出现肾脏病变的需要住院进行输液和支持疗法。

?在有些国家(比如巴西),患有该病的犬将直接被安乐死,公共卫生部门不允许兽医对这类患犬进行治疗。而在其他一些国家,治疗人类利什曼原虫病的药物不允许用于犬。我们建议在治疗之前向公共卫生部门咨询相关事宜。

用药

?锑剂(葡甲胺锑酸盐)或米替福新与别嘌呤醇合用是很好的用药方案。

?当然在有些国家可能无法获得这些药物。在美国,去疾病控制中心可以获取这种药。锑剂或米替福新的通常要用4周,而别嘌呤醇则至少需用药6个月。

?对于病情较轻的或者无症状的血清阳性患犬,多潘立酮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如果出现蛋白尿,可以用AC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性药物(比如贝那普利)。

?眼部病变(角膜结膜炎、葡萄膜炎)需要有针对性的眼科治疗。

葡甲胺锑酸盐

?驱虫药物。推荐剂量为mg/kg,皮下注射,一天一次,持续最少4周。若病情复发,重复此剂量给药。副作用包括嗜睡和注射部位疼痛。

米替福新

?一种烷基磷酸酯,对利什曼原虫属的寄生虫有毒性。推荐剂量为2mg/kg,每日口服一次,至少用药4周。复发病例重复此剂量给药。服药后有可能呕吐。

别嘌呤醇

?一种治疗寄生虫病的药物。按10mg/kg的剂量与前两种药物之一合用,一天一次,每日总用药量不超过mg。不良反应有可能导致严重的黄嘌呤尿石症,所以应该定期尿检。由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此药不可与硫唑嘌呤同时使用。

多潘立酮

?一种免疫调节或免疫增强药物。按0.5mg/kg剂量每日给药一次,持续1个月。可以每3~4个月重复一次疗程以防止复发。

营养支持

?营养质量高的饮食有助于免疫系统控制感染和临床症状。

客户教育

?应该告知主人犬利什曼原虫病是人畜共患病,而且犬是主要病原体携带者。

?被感染犬直接传染给人类极其罕见。美国曾报道过本土的皮肤型利什曼原虫病例,但目前未发现本土的内脏型利什曼原虫病例。

?应告知主人利什曼原虫病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终生检查。

?犬的体外寄生虫和体内寄生虫都应给予足够重视和防治措施。

禁忌症

?在开始利什曼原虫的针对性治疗(锑剂或米替福新)之前应该先治疗肾脏疾病。

病例跟踪

?动物监护:治疗结束后的1、3、6个月时都要对犬只的情况进行评估,此后终生都要每半年复查一次。

复查项目包括彻底的全身检查、血常规、血清生化、尿检和血清学检查(半年一次)。实时PCR可以用于诊断复发(样本含有大量寄生虫)。

预后

?预后通常谨慎。有严重肾脏疾病的患犬预后不良。

预防

?外用杀虫药比如溴氰菊酯浸渍的脖圈(5个月更换一次)或外用扑灭司林(3周一次)的保护率达到90%以上。大范围使用时可以降低疾病的流行率。

?建议对已经感染的犬只使用杀虫药,以预防传染。

?有两种含有皂角苷的蛋白疫苗可作为辅助预防手段(一种在欧洲,另一种在巴西)。

?这种疫苗是比较安全的,虽然不能形成%的保护力,但是保护力仍然高达约90%(疫苗效力vaccineefficacy在70%~80%之间),每年接种才能维持免疫力。疫苗反应效率很高,尤其是小型犬。

?近期有数据表明规律地使用多潘立酮是有预防效果的,但是大范围的调查研究还未完成。

未来展望

犬利什曼原虫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未来几年内可以预见有新的疫苗和药物投入市场。

全球概况

关于利什曼原虫的讨论很广泛也很多样,不同国家的流行病学特点也不同,白蛉传播媒介也不同,与公众健康的关联点也不一样。有些国家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还存在法律相关问题。

因此,目前无法实现全球统一而全面地讨论此疾病,下面尽量列出了有价值的信息:

?利什曼原虫可影响除大洋洲外世界各大洲的动物,即使在非流行地区也是一种致命的疾病,所以十分受重视。

?生活在非流行区域但是曾到访过流行区域的犬只也有发现感染利什曼原虫的例子。

?一般来说有5%~10%的犬在感染后会表现临床症状。

?在南美洲,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分子诊断技术的匮乏以及缺乏关于该病的官方指南,对于利什曼原虫疾病的诊断存在很多障碍。

?巴西和欧洲有该病的犬用疫苗。

LluísFerrer,DVM,PhD,DECVD

TuftsUniversity

Medford,Massachusetts,UnitedStates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白癜风医院济南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fangmingzhu.net/zzbx/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