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红血压高,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伙夫。”当年本山小品里的这一句话笑坏了不少人。但是,这句话却说出了很多人的健康隐患!
“脑袋大脖子粗”,说明营养过剩,“伙夫”经常要品尝菜,“大款”应酬吃吃喝喝,他们往往有更高的心脑血管病风险,而“脖子粗”,就是这类人群的特征之一。我们今天就来解开“粗脖子”的神秘面纱。
脖子不能粗过这个数要测脖子粗不粗,可以将皮尺放在脖子后面最突出的那块骨头上(即第七颈椎),再绕过喉结的位置进行测量,这是你脖子最细的地方,测出来的数值叫做颈围。
男的脖子不能粗过38厘米,女的不能粗过35厘米!
如果你的颈围超过以上数值,那么说明你脖子的脂肪太多了!你的上半身也不会瘦到哪里去。
不信你再测测体重指数及腰围,体重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2(m))指数超过25;男的腰围超过90厘米,女的超过80厘米,都属于胖!胖!胖!
“你的脖子怎么这么粗?”其实,脖子变粗是甲状腺肿大,是甲状腺增生变大的缘故。那么,大家可能会在想,甲状腺是什么?它很重要么?
正常甲状腺位于甲状软骨前面,颈的中下部,重量约20-30g,呈H型,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喉结”下方约2-3cm处,吞咽东西时可随其上下移动,形态颇似蝴蝶,像一只张开了翅膀的蝴蝶趴在脖子上。
大家可别小看这只“小蝴蝶”,它可有个厉害的手下—甲状腺激素,对人体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促进我们的生长发育,使我们能从幼稚的小孩成长到各方面都成熟的大人;它还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特别是能量代谢,把我们通过吃饭吸收进人体里的能量释放出来供我们使用。
甲状腺激素是把双刃剑,既不能多,也不能少,与人的年龄、身体状态相匹配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否则就会引起疾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一举一动,一个呼吸,一个想象,都有甲状腺的功劳在里面。
你有了解过甲状腺疾病么?甲状腺疾病都有哪几类?什么原因导致的?都有哪些症状?今天,我们就来好好了解一下。
0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
当各种原因造成甲状腺激素“减产”,或因外周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敏感性降低,继而导致一系列代谢机能减退,这就是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减这种病,重女轻男倾向极重,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男女病人之比为1∶4。
病人表现为黏液性水肿面容,也就是说面颊及眼睑虚肿,面色苍白;眼睑下垂导致眼裂狭窄如缝;鼻子、嘴唇增厚;舌头大、发音不清,说话缓慢,音调低弱;头发干燥、稀疏,眉毛与睫毛脱落。看上去淡漠、愚蠢、呆板,如同戴了面具。
此外,有些女性还可出现下列症状:怕冷,体温偏低,疲倦嗜睡,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智力降低,脉搏缓慢,心音弱,血压低,食欲减退,腹胀,便秘,性欲减退等。
0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当各种原因造成甲状腺激素“增产”时,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这就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常可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03甲状腺结节
当甲状腺发生肿块,就称之为甲状腺结节,早期无明显自觉症状,人们往往在体检时发现。
据调查,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为良性。如果查出有甲状腺结节,不要惊慌,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治疗。即使检查出患有甲状腺癌,也不要过分恐惧,比起其他器官的癌症,大部分甲状腺癌生长缓慢,目前通过积极治疗,甲状腺癌的疗效与预后都会较好。
不过有时良性肿瘤,也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发生异常,或者合并成恶性肿瘤,因此患者千万不能疏忽大意。一定要遵从医生的指示,医院就诊,接受检查。
04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病因尚未阐明,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起病多急骤,呈发热,伴以怕冷、寒战、疲乏无力和食欲不振。最为特征性的表现为甲状腺部位的疼痛和压痛,常向颌下、耳后或颈部等处放射。
患者常以为是感冒,咽部发炎所致,所以该病误诊率高,导致甲减的发生率较高,耽误病情。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有着特有的优势,避免激素等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有效缓解症状病并缩短病程。
由此看来,“粗脖子”这个病还挺复杂。怎么办呢?别怕,广医院(福田)内五科(代谢内分泌科)主任朴春丽教授带领一群朝气蓬勃,技术过硬的医疗团队帮您解决这些难题,尽力还您一个美丽、自信的“天鹅颈”。
内五科(代谢内分泌科)简介
广医院(福田)代谢内分泌科,是集代谢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断、防控、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诊疗中心。科室下设普通病区1个,中西医结合一体化防控代谢病诊治中心1个,设有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代谢综合征、甲状腺疾病专病门诊。科室人才结构合理,拥有博士后1名,博士3名,硕士7名,其中正高2名,副高3名,主治2名,初级3名。
科室引进中国医院内分泌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计划首席科学家仝小林教授为首席专家,其独创的“开郁清热法”治疗2型糖尿病、中医综合调治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等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专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科室主任兼学科带头人朴春丽是二级教授,省名医,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优势病种:糖尿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甲状腺相关疾病(甲亢、甲减、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等)
擅长治疗:中药调节内分泌失调,中药内服、外治法相结合诊治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代谢性骨病等),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等,中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桥本甲状腺炎、亚甲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等内分泌疾病。
学科带头人简介
朴春丽科室主任兼学科带头人,吉林省名中医,广医院内五科主任,担任多个学术学会的主委及副主委,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擅长
朴教授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脏病等),甲状腺性疾病,溶血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科疾病,并对急慢性肝病胆疾病、胰腺炎、脾胃病等中医疑难杂症的治疗亦有专长。
出诊时间和地点
每周一、二上午,地点:名中医馆;每周三、四、五上午,地点:门诊楼诊室。
版权声明:本文为养生深圳原创,版权归养生深圳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长按解锁获取更多健康养生知识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