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肝硬化小四五汤

柴胡10~18g,黄芩10~12g,半夏10g,甘草6~12g,生姜3片,大枣8~12枚,白术10g,茯苓10~16g,泽泻10g,猪苓10g,桂枝10g,川芎10g,当归10g,白芍10~12g,熟地黄10g。

注:现柴胡一般用24g,熟地黄一般改用生地黄。

1.辨证要点 小四五汤,即小柴胡汤、四物汤及五苓散的合方,取各方名的字首,命名为小四五汤。本方适用于气郁水停、痰湿瘀血所致的诸病,广泛应用于内科、神经科、妇科、小儿科的诸多疾病。

本方证是小柴胡汤证、四物汤证、五苓散证的混合证,以胸胁苦满或腹胀纳少,浮肿或有血瘀(疼痛,脏器的肿大,血尿),或有贫血,或有精神症状(头痛、头晕、动悸、少寐),作为辨证要点,但不必悉具。

2.适应证 慢性肝炎,肝硬化症,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损害,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膀胱炎,肾结核,特发性水肿,血管性头痛,眩晕,血管神经性水肿,经前期紧张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不明原因水肿。

凡符合此方辨证要点的上述诸病,均可投此方,但每种病又有其特殊性,故具体临床辨病如下。

小四五汤用于慢性肝炎时,以胸腹胀满、肝脾大、肝功能异常、具有贫血倾向或轻度浮肿,作为投药指征。笔者治疗慢性肝炎20例,病程5~10年,其中肝功能异常者18例,腹胀纳少者19例,肝大者18例,脾大者10例,有贫血和贫血倾向者10例,有浮肿者5例,均投小四五汤15~30剂后,肝功能恢复正常者14例,肝大改善者10例,浮肿消失者5例。用于肝硬化时,以早期肝硬化、脾大或腹水不明显、腹胀、具有贫血倾向作为投药指征。

用于急性肾炎时,以浮肿、小便不利、胸胁苦满作为投药指征。笔者用此方治愈10例急性肾炎,年龄11~18岁,女性6例,男性4例,其中有蛋白尿者10例,有血尿者6例,有颗粒管型者7例,属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者6例,非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者4例,血压轻度偏高者7例,其病程为1~11个月,均投小四五汤,每天1剂,煎2次,分2次服,连服7~21剂后,在蛋白尿和血尿均完全消失的同时,诸证亦消失。

用于慢性肾炎时,以浮肿、小便不利、贫血作为投药指征。用于隐匿型慢性肾炎时,以胸胁苦满、血尿、隐性浮肿作为投药指征。笔者曾用此方治愈2例局灶性肾小球肾炎伴有复发性血尿患者,男女各1例,男5岁,女12岁,均以反复血尿6个月就医,一般状况好,投小四五汤15~25剂后血尿消失,并随访1年均未复发。

用于肾病综合征时,以胸胁胀满、浮肿、贫血作为投药指征。用于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损害时,以胸胁苦满、腹胀、紫癜、血尿作为投药指征。笔者用此方治愈3例过敏性紫癜的肾损害,均是紫癜与血尿并存,投小四五汤10~15剂,紫癜与血尿同时消失,随访6个月均未复发。

用于慢性肾盂肾炎和膀胱炎时,以倦怠乏力、纳少、小便不利、具有贫血倾向作为投药指征。笔者凡遇及慢性肾盂肾炎或有急性发作的患者时,均投此方,大部分有效,特别是对不能用抗生素的病例,具有特殊意义;若长期服用此方,可在改善症状的同时,强壮体质。在笔者治疗的病例中,有1例患膀胱炎多年的患者,每遇发病则出现膀胱刺激症状,服小四五汤4剂后症状完全消失,后又连续服7剂,停药10天,又服5剂,停药后6个多月未发作。

用于肾结核时,以小便不利、血尿或脓尿、胸胁苦满、乏力纳差作为投药指征。用于特发性水肿时,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或有热感、浮肿作为投药指征。笔者曾以此方治愈5例特发性水肿患者,随访8年未复发。

用于血管性头痛时,以头痛伴有浮肿或浮肿感或经前头痛伴有痛经作为投药指征。笔者曾用此方治愈血管性头痛伴有浮肿者7例。

用于眩晕时,以眩晕伴有头痛,伴有恶心呕吐或伴有浮肿心悸作为投药指征。笔者用此方治愈8例眩晕患者,其中3例属于血管性眩晕,6例属于耳源性眩晕,投此方4~10剂后治愈。

用于血管神经性浮肿时,以颜面硬肿、胸胁苦满、纳少作为投药指征。笔者治疗3例血管神经性浮肿患者,均投此方1~2剂后治愈,但需再服几剂以防复发。

用于经前期紧张症时,以胸胁郁闷、头痛、浮肿作为投药指征。笔者用此方治疗30例经前期紧张症患者,年龄16~32岁,均有烦躁易怒,其中乳房胀痛者28例,头痛者28例,失眠者24例,浮肿者27例,腹部胀满者18例,腹泻者4例,均于每个月经期前投小四五汤3~6剂,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其中治愈20例,显效5例,有效5例。

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时,以胸胁苦满、头痛、浮肿作为投药指征。

用于更年期综合征时,以郁闷易怒、浮肿、动悸作为投药指征。笔者治疗14例更年期综合征,投以小四五汤7~10剂,均有明显改善。用于不明原因水肿时,以反复眼睑、颜面、双下肢水肿,肢体困重,头晕乏力,食欲不振作为投药指征1。

小四五汤是3个常用方的合方,其功能是多方面的,须再合方,因此,在临床上均单独应用。

小四五汤、逍遥散、镇眩汤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其中镇眩汤证以目眩、头痛、耳鸣动悸为主。逍遥散证以精神抑郁、烦躁、颜面潮红为主。小四五汤证以浮肿、动悸、寒热往来、少寐为主,以此作为区别。

1.急性肾炎

患者,徐某,男性,13岁,学生。年3月1日初诊。

患者患猩红热第3周末,突发浮肿,先于颜面,续而全身浮肿,小便不利,面色苍白,舌质暗,脉沉弦;血压98~mmHg,心肺检查无异常发现。尿常规:蛋白(++),有颗粒管型。投小四五汤,5剂,水煎服。

复诊:服药后,在浮肿明显减轻的同时,颜面色泽好转,纳食增进,血压/92mmHg。再继续服用小四五汤20剂,浮肿及自觉症状完全消失。同时,血压恢复正常,尿常规:蛋白(-),管型(-)。出院后随访1年半未复发。

2.经前期紧张症

患者张某,女性,24岁。年10月21日初诊。

患经前期紧张症5年余,每次月经前3~4天头痛,呈左颞部跳痛,伴有颜面及四肢浮肿,尤以颜面尤甚,乳房胀痛,烦躁不眠;曾用甲睾酮、谷维素治疗,疗效均不佳,故前来就医。此次发作于月经前4天,其症状同上。检查:额面浮肿,尤以眼脸为甚,舌质暗,脉弦。投小四五汤加味:柴胡14g,法半夏10g,党参10g,黄芩10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7枚,川芎20g,当归10g,白芍12g,生地黄10g,桂枝10g,茯苓14g,泽泻12g,猪苓10g,白术6g,苍术6g,3剂,水煎服。

复诊:服上方2剂后,在头痛消失的同时,浮肿亦消失,乳房胀痛有明显改善;服第3剂后症状完全消失。再以此方调理3个月经周期后治愈,随访4个月经周期未复发。

3.不明原因水肿2

患者,余某,女性,48岁,年5月23日初诊。

患者主诉反复眼睑、颜面及双下肢水肿2年余,经期前后加重3个月,伴肢体困重,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每日1~2次,夜尿增多。就诊时正值经期后3天,双下肢水肿明显,按之凹陷不起,头昏体倦,夜寐不宁,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边有少量齿痕,脉细无力。既往无心、肝、肾疾病病史。体温37.1℃,脉搏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70~mmHg。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g/L;生化示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脂均正常;大、小便常规阴性。诊断为不明原因水肿。中医辨证:脾肾不足、气血失调、水湿内停。予小四五汤加味:党参15g,柴胡18g,黄芩15g,法半夏10g,当归15g,川芎15g,熟地黄15g,白芍15g,泽泻30g,猪苓20g,茯苓20g,白术15g,桂枝15g,黄芪30g,川牛膝15g,车前子20g,薏苡仁30g,首乌藤30g,生姜皮10g,大枣10g,炙甘草10g。水煎温服,早晚饭前各服ml,2日1剂。

3剂后复诊,眼睑、颜面及双下肢水肿明显减轻,仍感头昏、体倦,食少寐差。守方易党参为红参10g,加建曲20g,炒山楂15g,服3剂后诸症消失。门诊随访:月经前后偶有复发,服小四五汤调理1~2剂均可消肿,至50岁绝经后至今水肿无复发。









































北京民间偏方治疗白癜风
济南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fangmingzhu.net/zzbx/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