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镇痛日
自疼痛被确认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指征”。慢性疼痛更是作为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的疾病,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国际疼痛学会决定从年开始,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世界镇痛日”,中华医学会也将每年10月的第3周定为”中国镇痛周”。
今天是世界镇痛日,生活中常见的疼痛有很多,疼痛往往提醒我们身体某个部位正在或者已经出现损伤,一些简单的疼痛症状,可能是身体给你发出的“求救信号”。但疼痛带有迷惑性,若不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很可能贻误病情。莫名疼痛需警惕,别再说“忍忍就好了”!
01
什么是疼痛?
疼痛,其实是人的一种主观感觉,因人而异,疼痛的感觉其实是通过神经末梢上的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当这个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通过脊髓将信号传输到大脑,人就会产生痛感。
与此对应,人体中还有一个抗痛系统,这个系统不仅会通过神经发出抑制疼痛的信号,体液中还会分泌出内啡肽,强啡肽等物质。这些物质的作用类似于吗啡,会帮助人体缓解疼痛的感觉。
疼痛伴随人的一生。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指出:急性疼痛是症状,慢性疼痛是疾病。
1、急性疼痛:指短期存在(少于三个月)、通常发生于伤害性刺激之后的疼痛,由原发疾病引起,随着原发病治愈疼痛也随之消失。
2、慢性疼痛:常在原发疾病治愈后,疼痛仍持续存在,并呈逐渐加重趋势,可在没有任何确切病因或组织损伤的情况下持续存在,此时机体病理的生理变化与原发疾病完全不同。
02
你的疼痛属于哪一级?
03
眼睛痛
长时间看电脑、看书会感觉眼睛疼痛,往往是视觉疲劳导致的。角膜受到微生物感染会造成炎症,也会引起疼痛,急性角膜炎炎症会有眼睛发红、怕光、眼泪增多的表现;慢性角膜炎炎症则有轻度眼睛刺痛、眼睑部位出现结石的症狀。
缓解小方法:
使用电脑时,应将屏幕放在至少60厘米远。每20-30分钟,眼睛望向远处,放松一下。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或者进行如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
04
牙齿痛
不少人会说牙齿痛是没有清洁干净,其实它也是口腔慢性炎症的表现,会引发疾病,包括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这是心脏病中的一种。长期感觉到牙痛,还会使牙周组织发生病变,会引起牙周炎、牙髓炎。同时,口腔与耳朵、眼睛是联系在一起的,牙齿痛会造成中耳炎、视觉神经炎的出现。
缓解小方法:
试试身体两个止牙痛的穴位,一个在“虎口”附近,即拇指、食指合拢时肌肉的最高处,即合谷穴,揉压虎口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疗效。另一个在耳朵前方,颧骨与下颌之间的凹陷处,即下关穴。
05
颈椎痛
长期伏案会使颈椎退化严重,导致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等。颈椎痛还会造成颈部肌肉劳损,颈椎肌肉出现持久收缩,造成肌肉紧张,肌肉长期发生痉挛使得供血不足,会让疼痛加重。
缓解小方法:
把电脑、电视屏的位置抬高几公分,或者给电脑显示屏垫几本厚书,这样就把以前的低头动作改为了抬头,从源头上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另外操作电脑时,腰部尽量挺直。
06
头痛
在封闭的教室里,整日埋头于学习作业中,紧张、焦虑、压力和疲倦往往很容易引发头痛。
07
肩痛
长时间保持端坐姿势,肩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易压迫血管,从而导致血液供给不足,引发疼痛。
缓解小方法:
肩部保健操:自然站立或端坐于凳上,左肩先向前环绕,重复十次左右;右肩同样动作,重复十次左右。身体面对正前方,左臂向对侧平举,五指尽量伸展,右臂屈曲,向下拉伸手臂,然后再换右臂向对侧平举,方法与左臂相同,如此交替进行十次左右。
08
腿痛坐得时间过多、过久,下肢持续屈曲,缺少活动,腿部肌肉的张力和收缩力就会下降,静脉血液回流不畅。久而久之,下肢静脉就会有淤血,容易患下肢静脉曲张,引起酸胀、麻、疼。
缓解小方法:
腿部保健操:端坐于凳上,双脚或单脚足尖着地,足跟上抬,然后放下,如此反复进行30~50次;绷直大腿抬高,保持10秒,再缓慢放下,重复5~8次。
09
腰痛
据统计我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占总人口的15.2%。长时间伏案,腰部缺乏足够支撑,上半身的重量全压到了腰椎上,容易导致正常生理曲度改变,让椎间盘所受重力不断增大,诱发椎间盘突出。
缓解小方法:
最好在座椅上放一个中间突出、有一定的硬度的弧形靠垫,保持头和腰椎的重心连线垂直于地面,让腰部有支撑。
最后小编提醒!
对于疼痛患者,及时,按时用药才会更加安全,有效。另外,长期疼痛还会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甚至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痛觉过敏和异常疼痛等难治性疼痛。因此出现疼痛不应拖延,应及时寻求专业治疗哦!
本期编辑:樊丽君,牛婧婧
责任编辑:高洁
审核:王琛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