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臣小儿推拿十二

张汉臣小儿推拿中医基本理论(望诊:审苗窍、看指纹)。今天我们继续上期的话题-儿科四诊中的望诊。(三)审苗窍审苗窍是指观察目、鼻、耳、口、舌、前后二阴的变化。苗窍是脏腑的窗口,审苗窍可知脏腑的变化。1、察目

目为肝之窍,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所以审查眼目对于推测脏腑气血虚实寒热很有价值,首先要望眼神,“神者,目中光彩是也。”

健康的小儿黑眼圈大,反应灵敏,神采奕奕,是脏腑气血充盈,精神充沛的表现。若两目无神,神色呆滞,或闭目不视,或欲闭不闭,欲开不开,反应迟钝,是脏腑气血受损的病态表现。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观察两目的白睛,瞳子,眼睑等的变化。

白睛红赤为热,或因风热外感,或因肝火上冲;

白睛出血为热伤血络;

白睛黄染均为黄疸;

白睛有蓝斑为虫证所致:

瞳子散大或缩小多为肝肾衰败,正气欲脱;

两侧瞳子大小不等或不圆,为内闭外脱之侯,黑珠下落,白睛显露多为肾衰水阻常兼解颅;

黑睛白翳为肝肾不足,目睛上窜斜视为惊风之证。

2、察眼睑

眼睑下垂,开合无力为脾虚,睡中露睛,眼睑半开半合亦属脾虚;

眼睑浮肿为风水;

目眶凹陷为阴液耗伤;

眼结膜苍白为气血不足;

眼结膜红肿赤烂为风湿上攻或肝火上炎;

目赤畏光泪水汪汪常为麻疹先兆。

3、察鼻

鼻为肺之窍,鼻窍的的变化常反映肺系的变化。

鼻塞流清涕为风寒郁表,肺卫失宣;

鼻流浊涕为风热犯表,肺失清肃;

鼻窍干燥或干裂为外感风燥肺失清润,亦为肺热伤津之证;

鼻孔出血为鼻衄,多属于肺热伤络;

鼻内生疮,糜烂多为肺火上炎;

鼻翼煽动为肺闭之证;

麻疹患儿鼻准部出现三五疹点为麻疹出齐之象。

4、察耳

耳为肾之窍,又为肝胆经所绕故耳窍的变化与肝胆肾的疾病关系密切。健康的小儿耳窍丰厚,颜色红润,乃先天肾气充沛的表现;反之则肾气不足或体质较差,如早产儿的耳窍即较薄而紧贴两颞、耳周轮廓不清。

耳内流脓疼痛为肝胆风火上扰;

耳背络脉隐现,耳尖发凉兼身热多泪常为麻疹先兆;

若以耳垂为中心漫肿红热,常为痄腮。

5、察口

包括口腔、唇、龈、齿、咽喉等。口唇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又手足阳明经脉环绕口唇,故口唇的的变化常说明脾胃的病变。

唇色淡白为脾虚血亏;

唇色红赤为脾胃积热;

唇色深红为热盛伤阴;

唇色青紫为气滞血淤,亦主寒证;

口唇红肿溃烂为脾胃火热上炎;

口舌生疮或糜烂,亦多脾胃火热上炎或兼心火;

满口白屑状如雪花为鹅口疮,多为脾胃湿热上蒸;

口腔两颊部粘膜有白色小点,周围红晕为麻疹粘膜斑,预示出麻疹。

口角流涎波及两颐称为滞颐。

齿龈:齿为骨之余为肾所主。龈为阳明经脉分布之处,属胃,故齿龈的变化,常反映肾与胃的病变。

牙齿逾期不出或稀疏细小,多为肾气不足;

新生儿牙龈有白色的斑块影响吮乳俗称板牙,齿龈红肿溃烂多为胃火上冲;

齿龈出血为胃火伤络或脾虚不摄;

齿龈干燥为津液受伤,见于热病后期;

牙关紧闭为惊风之证或惊风先兆。

咽喉:咽喉是肺胃之门户,常反映肺胃的病变。

咽红常因外感所致,风热居多;咽红乳蛾或乳蛾脓点多属外感风热,内蕴积热;咽喉红肿且灰白假膜附着不易拭去者为白喉,由肺热阴虚复感时疫所致。6、察舌

舌诊是四诊中重要的部分,它不仅反映心经的病变,而且反映疾病的表里进退寒热虚实脏腑气血的变化,察舌包括观察舌体、舌苔、舌质等。

舌体:

舌体胖大,板硬麻木为木舌,皆多属心脾积热;

舌下肿起形如二舌为重舌;

舌体伸出于外,收回缓慢为吐舌:

舌体伸出于外,来回拌动不灵为弄舌,为心经有热或心气不足,或先天不足。

舌体胖嫩而有齿痕,多为脾肾阳虚或有水饮痰湿内阻;

舌体肿大青紫可见于中毒;

舌体强硬转动不灵多为肝热动风;

舌体短缩干绛多为热伤阴液。

舌质:

舌质淡白为气血亏虚;

质红绛紫舌上红刺为热入营血,阴血受损;

舌质紫暗或有淤斑为气血淤滞;

舌起粗大红刺,状如杨梅者,常为猩红热。

舌苔:

舌苔色白为寒;

舌苔色黄为热;

舌苔色黑而燥为热盛;

舌苔色黑而滑为寒盛;

舌苔薄少为邪少;

舌苔厚腻为邪盛;

舌苔厚薄的变化,常反映疾病病邪进退的变化。

7、察二阴

察二阴是指观察前后二阴,前阴包括生殖器和尿道口。男孩肾囊不松不紧,稍有色素沉着是肾气充沛、健康的表现。

若阴囊松弛,多为体虚或发热之象;

阴囊紧缩为寒;

阴囊时膨时收,因啼哭膨甚者为疝气;

阴囊肿大,明亮为水肿所致;

尿道口红肿属湿热;

女孩前阴红赤而湿多属下焦湿热;

前阴瘙痒潮热应注意蛲虫;

肛门灼热为下焦湿热;

肛门脱出为脱肛,多因中气下陷;

肛门开裂出血为肛裂;

新生儿肛门及会阴部大片红赤为红臀,因为湿热所致。

8、察二便

察二便是指观察大小便的变化。大便健康小儿的正常大便一般为色黄而干湿适中,一日一至二次或一二日一次。

凡大便燥结或形如羊屎为里热内结或为阴虚内热;

大便稀薄泄泻为腹泻,有寒热虚实之分;

大便泄泻稀薄清冷夹有泡沫为风寒,大便泄泻黄浊臭秽为湿热;

若暴注下迫则热盛;

大便泄泻夹有白色凝块或食物残渣为食滞;

大便泄泻清冷或溏稀,兼见面白肢冷纳呆神倦为脾肾两虚;

大便下利赤白粘冻,腹痛,里急解之不爽为痢疾,以湿热多见;

婴儿大便下血或果酱样,哭闹不安,要注意肠套叠。

一岁以内小儿小便较多。

小便黄短涩痛主热为湿热下注,膀胱不利;

小便清长,夜尿较多主寒为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利;

小便浑浊如米泔之水为脾胃虚弱,乳食积滞;

小便深黄而短为湿热内蕴,黄疸之证;

小便深红而少为湿热伤络血尿之证;

小便不利多见于水肿;

小便频数属尿频,睡中遗尿为遗尿。

(四)看指纹

看指纹是儿科特有的一种诊断方法,用于三岁以下的婴幼儿。指纹是指小儿两手虎口至食指两侧的浅静脉,按部位分为风、气、命三关:

风关一指掌第一节;气关一指掌第二节;命关一指掌第三节。

诊察时,用一手握住患儿食指,用另一手拇指轻轻沿着小儿食指桡侧从命关推向风关,以观察指纹显露情况。

正常小儿指纹多数为红黄隐隐在风关之内,若发生疾病,指纹的显露则发生变化。

主要有浮沉、色泽、部位几个方面。1、指纹的浮沉

浮指浮露易见;沉指沉隐难见。指纹浮露主表,主外感新邪;指纹沉隐主里,为病在里,或里实或里结。

2、指纹的色泽

鲜红而嫩者主外感风寒;

红艳而深者主外感风热;

红而紫者主邪热炽盛;

红紫而滞者主热瘀血滞;

青色为惊风或痛证;

色淡为虚。

3、指纹的部位

指纹现于风关病轻浅易治;

现于气关病转重转深;

现于命关病情更为深重;

若直透指甲,称为“透关射甲”,病情多危重。

张汉臣小儿推拿教学视频(三)

张汉臣小儿推拿教学视频(四)

小儿推拿,胜过用药!

(点击上面图片浏览详情)

往期热门文章(点击下面标题浏览详情)1揭秘《黄帝内经》2郝万山讲《伤寒论》3中医基础理论(李德新视频讲座)4为什么中国人最容易“脾虚”?原来有这三大根源!5九种体质辨识与调理(太全了,值得收藏!)温馨提示         健康刮出来2         灸出健康来3       “托”出健康来4       “站”出健康来5        “艾”出健康来6       “拍”出健康来7        健康走出来(上)8         健康走出来(下)⊙注: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fangmingzhu.net/zzbx/6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