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的一封信临汾市第三小学秋冬

白癜风病有什么偏方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719/4658933.html

致家长的一封信

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风大干燥,是一些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秋冬季节都有哪些常见的传染病呢?

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结核病、猩红热、水痘、风疹、手足口病等。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及预防知识: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

主要症状: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

接种流感疫苗是全球公认的防控流感的有效手段,建议家长给孩子和家人到就近社区接种流感疫苗。

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人体的各种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但结核杆菌主要通过人体的呼吸道进行传播,所以在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发生肺结核者占绝大多数。“防控结核,人人有责”。

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

(一)全身症状

1、全身不适,倦怠,乏力

2、发热:病人多表现为低热或午后潮热

3、盗汗:多发生在半夜及清晨,病人不知不觉醒来,内衣已浸湿

4、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

(二)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咳痰是肺结核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开始为轻徽或短促的干咳,可伴有少量粘液痰,常不引起病人的注意,常误认为感冒,气管炎随着病情的进展,痰量渐增多,多为黄白色或黄灰色粘痰。

2、咯血及血痰

3、胸闷,胸病

4、气急

因此,凡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咯血和血痰,胸病2周以上,发热2周以上等症状中的任何一项,就应怀疑是否得了结核病,必须到正规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

特别注意结核病人必须到正规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治疗,并且结核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传播途径:结核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结核病人在其咳嗽,大声说时,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中含有结核菌,因此有咳嗽症状的排菌病人是最主要的结核病传染源。健康人受到结核茵感染后,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菌的毒力和身体抵抗力的强弱,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通常无任何症状,但当抵抗力下降时可发病

预防结核病措施:

1、教室、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据统计每十分钟通风换气一次,4—5次后可以吹掉空气中99%的结核杆菌。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等

3、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4、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搭配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知识是最好的疫苗”,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防病、保健知识,掌握科学的防病方法,并且不断增强自我保健意识,远离疾病,健康快乐每一天。

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开始常有低热,上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此期约为一天。发热一天左右即出现皮疹。先由躯干及头部出现,后见于面部及四肢,皮疹躯干多四肢少呈向心性分布。起初为小丘疹,一天内即变成泡疹、透明如水珠,椭圆形、大小不一。周围有红晕,皮疹有搔痒感,水泡一天后混浊,2-3天干缩结痂,一两周内痂皮先后脱落不留瘢痕,起病三、四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出现。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也叫“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主要症状:大多数人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儿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4天。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易感人群:多见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接种腮腺炎疫苗;注意个人卫生;勤通风。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热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疼痛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预防措施: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麻疹

1、潜伏期:小儿麻疹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小儿麻疹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2.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对诊断小儿麻疹极有帮助。3.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4偶见皮肤荨小儿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5.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

3、出疹期:小儿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瘀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呕吐。阑尾粘膜的小儿麻疹病理改变可引起阑尾炎症状。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与以后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无关。此期肺部有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

4、恢复期:小儿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

综合性传染病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搞好教室与房间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吃3无产品。

5、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6、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7、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8、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医院检查治疗。

9、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请记住下面这些话,保你健康又快乐,求医不如求已。

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调整好心态,不急不躁,有节有度,有养运动,乐观向上,积极预防。秋冬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温馨提示

“知识是最好的疫苗”,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防病、保健知识,掌握科学的防病方法,并且不断增强保健意识,远离疾病,健康快乐每一天。

编辑:安丽萍乔瑞丽

审核:杨林郝燕华樊雅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fangmingzhu.net/zzbx/6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