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慢性眼睑炎 >> 症状表现 >> 科普散光

科普散光

导读

谈及散光的日常控制,首先有必要搞清楚散光的定义和表征。在眼科学上,散光是指平行光线经过眼球屈光系统折射后,并不聚为单一点,而是散开的许多光像,这种现象称之为散光。

很多人近视的同时,也有散光的现象。那么,散光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呢?为什么会产生散光呢?

什么是散光眼?

所谓散光眼,就是指当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眼屈折后,由于眼睛屈光系统各子午线屈光力不同,引起不同的聚散度,故不能在视网膜上聚成焦点,而是在不同距离处形成两条线,所以人无论向远看或向近看物体都感觉模糊不清。

散光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两种类型。规则散光指两个具有最大曲率和最小曲率的径线互相垂直,其多是由于角膜弯曲异常所致,常为先天性的。不规则散光则由各径线的弯曲度不一致引起,表现为晶状体弯曲异常以及后天性角膜疾病如角膜发炎、溃疡等。

散光的危害有哪些?

1、视力降低

散光眼由于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成一个焦点,所以会导致视力降低。视力降低的程度与散光性质、散光度数及散光方向等因素有关。较高度数的散光(超过度),甚至可导致儿童发生弱视。

2、视疲劳

散光眼患者为了提高视力,往往会动用调节来进行自我矫正,而持续的调节力紧张容易引起视疲劳。高度散光眼由于主观努力仍无法提高视力而放弃了调节,视疲劳症状反而不明显。当眼睛持续处于疲劳状态,容易导致眼部疾病,如结膜炎、眼睑炎症(麦粒肿、睑缘炎)和霰粒肿的发生。

3、视物歪头和眯眼睛

由于双眼有散光,为了看得更清楚,散光患者往往会采取歪斜头位来自我调节,戴镜矫正后多可以恢复。眯眼睛是通过物理学上的针孔效果和裂隙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视力,因此散光患者看远时常眯眼,戴镜后即能矫正这种不良习惯。需要说明的是,眯眼并非散光眼固有的表现,它也同样可发生于近视患者。

怎样判断自己眼睛散光?

视力检查:通过远视力和近视力检查,可以发现散光。散光较重的患者,远视力和近视力都不好。

散光表检查:散光表上有很多放射状条纹,检查时如果被检查者感到某一条子午线的条纹不清楚,说明有散光。

检查屈光度:通过验光即可诊断散光眼。这是最常用的诊断散光眼的方法。

角膜曲率检查:通过角膜曲率计检查,发现角膜表面在不同子午线方向的弯曲度不一样。

角膜地形图检查:还可检查和记录角膜弯曲度的情况,以及角膜表面是否光滑,可以发现不规则散光。

散光症状有哪些?

散光的症状之一:视觉模糊。视力模糊与散光的程度和方式密切相关。有轻度散光的人视力通常正常,但在看某一距离的物体时可能出现头痛、眼疲劳和视力模糊。有严重散光眼的人视物不清和扭曲。看远看近都不很清楚,近距离工作时间稍长即眼胀头痛阅读窜行或有重影。

散光的症状之二:视力减退。其程度由于散光性质、屈光度高低及轴的方向等因素有较大差异,属于生理范围的散光通常对远近视力无任何影响,高度数散光,多由于合并径线性弱视或其他异常,视力减退明显,并难以获得良好的矫正视力。

散光的症状之三:视觉疲劳。散光眼由于各经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对平行光线折射无法形成焦点而是两条焦线,所以大脑容易产生对像的选择读解。原因是散光眼容易产生对近视网膜的焦线的方向的景物;另外散光眼为了相对看清景物要尽可能的使用调节去缩小弥散圈的大小以提高像的质量;高度散光如果矫正不当或不戴镜容易引起头痛。视疲劳等症状,因而散光眼很容易产生视疲劳。

如何预防散光眼?

1.切忌躺着爱书和看电视、手机或摇晃的环境内近距离用眼等。

2.不要在光线过明或过暗的环境看书,写作业。

3.不要再黑暗中注视一个发光体过长时间。

4.切忌目不转睛,自行注意频密并经常眨眼。

5.避免长时间用眼,看书写字60分钟后眼睛要得到休息,最好看绿色植物或闭眼休息10分钟。

6.要保持用眼距离:看书、写字保持一尺、一寸、一拳,坐姿要端正,看电视要在两米以外,电脑屏幕应低于眼睛。

7.每天至少做一次以上眼保健操。

8.应加强眼睛的营养,尽量多吃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A.C、蛋白质高的食物,禁忌辛辣刺激食物。

自测散光

是不是被我说的比较害怕散光了,担心自己有散光吗?那自己来做个简单的测试吧!

测试步骤

1.摘掉眼镜(无论是框架眼镜还是隐形眼镜)

2.手持手机与眼睛同高,从远到近水平移动手机,到刚刚可以看清线条的位置时,保持此位置

3.轻轻遮住一只眼睛,用单眼看下图

4.分辨图片中虚线的颜色深浅情况

自测结论:

如所有虚线均匀排布,没有特别的深浅区分,则不存在眼睛明显的散光现象

如单眼看虚线在某一个方向上特别清晰黑亮,则说明眼睛有一定程度的散光。

以上测试仅为初步评测。如需进一步了解眼睛各项参数,欢迎各位小主来明普慧视门店检查视力。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fangmingzhu.net/zzbx/7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