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控梢为何前期好控后期难控,效果还时好

多年来,柑橘防控夏梢,很多果农开始都会选择药物控梢,刚开始用1-2次,效果表现都不错,再控第三次效果就不好了?或者说同样的药去年控梢不错,今年效果就是不好。还有人说,同样的控梢药,别人用效果不错,自己用就不行,为什么?大家知道,夏梢的萌发一定是树体多余养分释放的结果,药物控梢抑制不了夏梢萌发的时候,一定是养分积累太多,爆发出来的结果。就像山洪爆发时,水太多了,堤坝是挡不住洪水冲过堤坝往外流的。夏梢1、药物控梢为什么前期好控后期难控根本原因是树体多余的养分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释放或者消耗。开始积累的养分少,时间久了积少成多,后面自然就爆发了,难以控住了。树体养分的释放与消耗:首先,树体多余的养分要有足量的果及枝梢等去消耗。如果树上的果、枝梢没有消耗掉叶片制造的养分,树体剩余的养分就输送到根系,新根生长,根冠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长完根就会长叶,所以根系长好后吸收养分就会释放,向上输送,如果被幼果或枝梢消耗掉,则后面夏梢会很少,如果没有,则夏梢萌发。其次,夏季高温多雨会促进养分快速释放,则控梢药难以控住夏梢,夏梢会猛长用以消耗快速释放的养分,使树体的库源重新达到平衡。夏梢难控所以一味依赖控梢药控夏梢,不是什么树都能达到好的效果的。尤其是初挂果树,营养生长本身比较旺盛,挂果量不大的情况,控梢药越用效果越差。所以后面就不要依赖控梢药了,最好结合以梢控梢、环割、环剥进行保果,以免落果严重。2、同样的药,效果时好时坏(1)树势不同,控梢药效果不同同样的药,同样的用法,同样的气候,树势不同,用的时间节点稍有不同,树所处的状况就会不同,结果都会不一样。但只要药好,施用时间节点对,施用方法对,那就是树势不同产生的不同结果。树旺养分剩余多,控梢效果自然不如弱树或者中庸树。(2)气候、环境不一样,控梢药效果不同高温雨水多的年份,控梢自然不如温度适中雨水少的年份。毕竟高温多雨,水分和高温带动根系养分释放快,树体生长更快,夏梢就难控。水田水分比旱地充足,树会比较壮旺,根系养分释放快,控梢药使用后的效果自然不一样,旱地使用的效果往往会好一些。3、根部用肥不一样,药物控梢效果不同根部用肥不同,对根系养分释放的速度及根系活力会有不同的影响,所以控梢药的效果会有所不同。比如,根系增施钾肥抑制氮的吸收,控梢效果会好一些;或者根部增加碳肥,提高根系环境的碳氮比,根际微生物分解碳会消耗土壤中的氮,则减少氮肥向上供应,则控梢效果更好。4、为什么有时多效唑控梢后果难膨大有人用高浓度的多效唑连续控3次梢,时间节点对,控梢效果不错,可是后期幼果难以膨大了,为什么?因为高浓度的多效唑把很多新出来的梢变成了消耗体。多效唑导致新梢节间缩短了,新叶变小了,这些枝叶的消耗大于了制造,就变成了树的消耗体。幼果生长需要碳水化合物和养分水分的供给,短小的枝叶成了消耗体也需要这些养分供给,则两者变成了竞争关系,相互抢夺碳与养分水分,所以后期果子难以膨大,就是这个原因。以上是小编总结的关于控梢药使用后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同时也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见解交流,互助互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fangmingzhu.net/zzbx/8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