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用“毒”真的可靠吗?用了之后皮肤不会“中毒”吗?
飞天小皮警医院皮肤科硕士研究生
皮肤问题小巡警
致力于为广大人民群众解决皮肤问题
双11已经开始许多天啦,各位小伙伴都买了些啥?
小皮警的小姐妹前两天就发来一款「蛇毒」眼霜询问有没有效果。一提到“毒”,可能有些小伙伴会心头一紧:护肤用“毒”真的可靠吗?用了之后皮肤不会“中毒”吗?
其实,只要剂量和方式正确,用在脸上的“毒药”反而可以成为拯救皮肤的灵丹妙药。
今天
小皮警就带大家一起盘点用于护肤的“毒”,教大家正确选择好的“毒”、认识鉴别假的“毒”、远离破坏皮肤的坏“毒”,通过正确的方式以“毒”养肤。一.好的“毒”
万毒之王——肉毒毒素
肉毒毒素想必是大家最熟悉的护肤用“毒”了。
肉毒毒素,是由肉毒梭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它是目前已知的化学毒物与生物毒素中毒性最强烈的一种。理论上,一次性注射个单位以上有致命风险。肉毒毒素分为A-G共7型,目前我国临床注射用肉毒毒素为A型,部分国家也使用B型肉毒素素。
虽然肉毒毒素的毒性强,但作为治疗药物,它在临床上的适量应用还是比较安全的,医疗美容时的注射量通常在个单位以下,属于可注射的安全剂量。
肉毒毒素的应用范围广泛,历史也比较悠久。起初,它被用于治疗斜视、矫正眼睑和面肌痉挛。年,加拿大眼科教授JeanCarruthers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时,意外发现了它的皮肤除皱作用。从此之后,肉毒毒素便广泛应用于医疗美容。
A型肉毒毒素对面部表情肌肉长期收缩产生皮肤动力性皱纹可治疗效果明确,它选择性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部位,使肌肉麻痹瘫痪,肌肉张力及收缩力下降,皱纹减轻或消失,从而去除面部皱纹,同时还可推迟新皱纹的产生。
可用于眉间纹、鱼尾纹、下睑皱纹、额纹、鼻唇沟皱纹、口周皱纹等面部皱纹的治疗。
图片来源:WellnessTravels
颠覆旧认知——大麻叶提取物
大麻可谓是货真价实的“毒”了。毒品大麻用来吸食祸害无穷,而工业大麻用来护肤却可能有着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麻植物中的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THC)能使人形成瘾癖。但用于护肤品领域中的工业大麻主要成分,其实是区别于THC的CBD(大麻二酚,Cannabidiol)以及大麻种子制成的大麻籽油等。
图片来源:HarvardHealthPublishing(HHP)
CBD属于大麻中的非成瘾性成分,世卫组织早在年就明确表示,CBD不存在健康风险或滥用问题,在CBD中没有发现任何不利于健康的因子,不管用在人类或是动物中都是安全的。
有研究显示,CBD用于护肤可以减少皮脂的生成,还具有抗炎功效,还可以缓解干燥、减轻瘙痒症状,可用于改善痤疮、脂溢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各种炎症性皮肤病。
大麻籽油营养丰富,含有抗氧化剂、蛋白质、植物甾醇、磷脂和多种矿物质及高比例的必需脂肪酸,具有消炎、滋润和抗氧化功效等。
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系统上,也有不少国产或进口的含大麻叶提取物护肤品备案。但是我们是否应该“以身试毒”呢?
目前国内工业大麻在化妆品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国际上,大麻籽油和大麻叶提取物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医药,在护肤品中的应用还缺乏较为详尽的研究数据支持,尤其是缺乏强有力的、随机对照的双盲试验的支持。
对于护肤格外谨慎的
小皮警目前还是持观中立、观望态度。大麻叶提取物所起到的护肤作用也并非是其他产品无法替代的,还是等待更多临床数据和使用结果反馈吧。毕竟我们的目的只是为了拥有好皮肤,而不是为了成为护肤弄潮儿。图片来源:soogif
二.假的“毒”
挂羊头卖狗肉——蛇毒眼膜、蜂毒面膜
蛇毒是一种剧毒的混合物,由蛋白质、多肽、碳水化合物、核苷、氨基酸和脂质等多种成分组成。多肽是蛇毒的主要组分,蛇毒多肽中的一部分具有神经毒性。当毒蛇袭击猎物时,利用空心毒牙向猎物体内注入蛇毒,其中的这些多肽能阻止神经肌肉信号传播,通过其神经毒性麻痹肌肉,从而使猎物瘫痪。
部分蛇毒多肽在以正确的比例或结构使用时,可以直接用作治疗药物或作为药物组分。这些多肽具有丰富而独特的药理活性,对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选择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蜂毒是一种天然毒素,其主要成分为多肽、脂质、碳水化合物和游离氨基酸等。在治疗和护理皮肤方面,有研究显示蜂毒对引起痤疮炎症的痤疮杆菌有抑制作用;蜂毒素能破坏细菌和真菌细胞壁的多肽结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念珠菌等具有杀菌和抑菌作用,可用于真菌和细菌性皮肤感染;在脱发的研究中也证实了蜂毒作为毛发生长促进剂的重要作用;蜂毒的抗炎作用还可以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
既然蛇毒、蜂毒这么好,那为啥我们还说它们是“假的毒”呢?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中,并没有蛇毒和蜂毒原料,也就是说,蛇毒、蜂毒在国内尚未被批准为化妆品中可添加的成分。如果国产品牌护肤品有打着“蛇毒”、“蜂毒”旗号的,那其实是虚假宣传。
而且只要我们打开某宝,搜索蛇毒眼膜之类的相关产品,就会发现,很多产品的主要成分并非是蛇毒提取物,而是模仿蛇毒多肽的合成多肽。
比如某宝销量第一的蛇毒眼膜,其主要成分就是模仿蛇毒多肽Waglerin-1的SYN?-AKE。该产品作用机制类似于肉毒毒素A,宣称可以通过模拟Waglerin-1的可逆性拮抗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作用,阻断神经肌肉信号传递,使相应区域的肌肉松弛,以减少皱纹的形成和出现。
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系统上,名称中含有“蛇毒”的化妆品里唯一有备案的其主要成分也是“类蛇毒肽”。
图片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服务平台
而蜂毒面膜之类的制品,除了少部分进口产品应用蜂毒提取物外,实际上大部分是以蜂胶、蜂蜜提取物作为其主打成分。
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系统上,无论是国产抑或是进口化妆品中,名称中含有“蜂毒”的化妆品都没有备案。
图片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服务平台
小皮警觉得吧,虽然蜂毒、蛇毒不是坏的“毒”,但是主要成分为多肽的蛇毒、蜂毒护肤品功效也不一定就比无“毒”护肤品优越。就算某些进口护肤品成分表中标明了使用蜂毒和蛇毒成分,它们的添加量、质量、具体成分也没有标明,其使用效果究竟如何也有待商榷。如果只是为了达到抗老化、祛痘等使用效果,不如选用成分更可靠、更令人放心的产品。三.坏的“毒”
真的会导致中毒!——含汞、铅、砷、镉护肤品
为保持化妆品的使用效果,商家会在其中添加相应的成分。但有些商家为了夸大使用效果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会在化妆品中非法添加或超量使用危害人体的重金属。比如在美白祛斑类护肤品中添加汞,在防晒产品中添加铅、镉等。
这些重金属会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几乎所有器官和组织,被人体吸收,对身体造成伤害。长期使用重金属超标的化妆品,轻则损伤局部组织细胞,引起炎症和水肿,被损害的皮肤出现皮炎、色素沉着、慢性苔藓样变等皮肤病;重则导致皮肤癌,且还会对肾脏、肝脏和脾脏造成伤害,影响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免疫与内分泌系统、生殖功能,甚至影响胎儿健康。
还有一些护肤品中会违规添加糖皮质激素,让你在使用后皮肤马上变得光滑细腻,但是一停用就出现刺痒、潮红、干燥,复用又好转,形成激素依赖性。如果长期使用含有激素化妆品,会损伤皮肤屏障,导致出现红血丝、反复发作的皮疹、红色斑片甚至色素沉着等。
不过,再三强调,上述情况均是某些逃避监管的无良黑心厂家,为了让顾客看到“效果”而重复购买的野套路,这类产品的销售渠道往往不够“正大光明”,大多是一些没听过的牌子但在某些渠道被大肆宣传。
因此大家在选用护肤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使用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备案或批准添加的成分,而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立竿见影的效果。
最后,小皮警来做个总结:
参考文献
[1]DayanSH,ArkinsJP,PatelAB,etal.Adoubleblind-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health-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