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花菜猪血汤

点击..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说到潮汕最经典的早餐,除了杂咸白糜,还有很多人会想到肠粉。但其实除了肠粉,大部分人还惦记着的,或许还有那一碗热气腾腾的真珠花菜猪血汤。在潮汕,吃过真珠花菜汤的人,几乎都对它有一种无法言状的特殊情结。哪怕出门在外,那独特的香味与滋味也再难被其他蔬菜所取代。真珠花菜猪血汤早起熬出的浓郁汤底,加上嫩滑的猪血、酥软的大肠、厚实的猪肝,配上真珠花菜,蘸点辣椒,细嫩有嚼劲滋味爽。一碗下肚,晨起纠结的胃部被熨贴妥当,完全舒展开来,美好的一天就开始了。真珠花菜是一种药味浓烈的野菜,学名白苞蒿,与常见的艾蒿类植物有很相近的药性。实际上真珠花菜还有很多别名,如广东刘寄奴、鸭脚艾、白花艾等,从名称多少也能揣测出它的药用价值来,毕竟潮人是那么热衷于“食疗”。在潮汕,珍珠=真珠,所以珍珠花菜,真珠花菜都有人叫。花开才知为什么真珠花菜也叫白苞蒿为什么会被叫做“广东刘寄奴”呢?这是因为真珠花菜常被刘寄奴当作中药来使用,刘寄奴是南朝宋高祖刘裕的小名。据《南史·宋本纪》记载,刘裕曾射伤一条大蛇,第二天遇见几个青衣童子在捣药,并告诉他“我王被寄奴射伤,故遣我们来采药,捣烂敷在患处就好了”。据传后来刘裕领兵打仗,常用此药疗伤保命。真珠花菜最初是在端午节这天采来食用的,因为这一天是潮汕人眼里的”圣日”,民间传说吃它能去除体内毒素,大概是后来吃的人多了,才被广为种植,由野菜成为潮汕特别的菜蔬。当然小编私认为这只是潮人的一种精神寄托罢了。但其实真珠花菜不能算是“菜”,也不可单独成菜品,不过它的药用价值确实极高——它含挥发油,成分有黄酮苷、酚类,还含氨基酸及香豆素等物质;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止咳、消炎、活血、散瘀、通经等作用,用于治肝、肾疾病。虽然药用价值高,但是真珠花菜味道苦甘,口感涩硬,如果单独清炒而吃,难以下咽。不过以潮人善于发现美食精髓的眼光,辅以精湛的烹饪手法,便调制出了一种大家都为之趋之若鹜的“真珠花菜猪血汤”:将真珠花菜与猪血、猪肝、猪粉之类的一起煮汤,这样既可以去除猪下水的腥膻味,同时,猪杂的荤香也中和了真珠花菜的苦涩,汤的味道就变得极其鲜美。真珠花菜猪血汤绝配到什么地步呢:在汕头菜市场里,真珠花菜往往都和猪血一起卖,择去老茎黄叶,洗净后即可煮食,方便快捷。此菜品非常讲究火候,食材放入滚汤,一沸即捞起,再淋上浓郁汤底,撒上大蒜油,马上清香扑鼻:汤色清亮,猪血嫩滑,菜叶青翠甘香,浅尝一口,淡淡的药草香和荤菜的滋味萦绕在喉头,舒心畅肺。潮汕气候湿热,人易积热生火,而真珠花菜有排毒功能,猪血可以破瘀去积,真珠花菜猪血汤有清肺解毒功能,偶尔吃一次猪血汤对身体很有益处——就像清道夫一样,能帮助清除人体内的体素。但切记,这类食疗汤水不宜经常食用,大量食用会给人体带来负担。如何熬出色香味俱全的真珠花菜猪血汤材料▼主料:真珠花菜、猪血、猪肝、猪肉辅料:少量油、少量盐第一步真珠花菜摘其嫩叶洗净。第二步猪血、猪肝、猪肉洗净切片。第三步将砂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水烧开,把猪杂倒入,开中火再次烧至水开,把猪血块倒入,再下真珠花菜,开锅后加盐、葱花油调味即可。

珍珠菜、真珠花菜、甜菜、大叶蒿、肺痨草、广东刘寄奴、红姨妈菜、鸡甜菜、刘寄奴、麻柳、秦州奄闾子、青蒿、四季菜、甜艾、甜菜子、头晕药、鸭脚艾、鸭脚菜、岩青菜、野勒菜、珍珠菊、真珠菜、白苞嵩、白花艾、白花嵩、白莲蒿、茶绒蒿、肺劳草、红艾、鸡鸭艾、刘奇奴、藕菜等。

秦岭山脉以南的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陕西、甘肃及东部、中部与南部各省地区分布在中、低海拔地区,西南省区可分布在海拔米附近地区。越南、老挝、柬埔寨、新加坡、印度(东部)、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多生于林下、林缘、灌丛边缘、山谷等湿润或略为干燥地区或人工栽种。

多年生草本。主根明显,侧根细而长;根状茎短,直径4-8(-15)毫米。茎通常单生,直立,稀2至少数集生,高50-(-)厘米,绿褐色或深褐色,纵棱稍明显;上半部具开展、纤细、着生头状花序的分枝,枝长5-15(-25)厘米;茎、枝初时微有稀疏、白色的蛛丝状柔毛,后脱落无毛。

叶薄纸质或纸质,上面初时有稀疏、不明显的腺毛状的短柔毛,背面初时微有稀疏短柔毛,后脱落无毛;基生叶与茎下部叶宽卵形或长卵形,二回或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具长叶柄,花期叶多凋谢;中部叶卵圆形或长卵形,长5.5-12.5(-14.5)厘米,宽4.5-8.5(-12)厘米,二回或一至二回羽状全裂,稀少深裂,每侧有裂片3-4(-5)枚,裂片或小裂片形状变化大,卵形、长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基部与侧边中部裂片最大,长2-8厘米,宽1-3厘米,先端渐尖、长尖或钝尖,边缘常有细裂齿或锯齿或近全缘,中轴微有狭翅,叶柄长2-5厘米,两侧有时有小裂齿,基部具细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略小,羽状深裂或全裂,边缘有小裂齿或锯齿。

头状花序长圆形,直径1.5-2.5(-3)毫米,无梗,基部无小苞叶,在分枝的小枝上数枚或10余枚排成密穗状花序,在分枝上排成复穗状花序,而在茎上端组成开展或略开展的圆锥花序,稀为狭窄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半膜质或膜质,背面无毛,外层总苞片略短小,卵形,中、内层总苞片长圆形、椭圆形或近倒卵状披针形;雌花3-6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花柱细长,先端2叉,叉端钝尖;两性花4-10朵,花冠管状,花药椭圆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钝,花柱近与花冠等长,先端2叉,叉端截形,有睫毛。瘦果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花果期8-11月。

全草或根入药。性味微苦、辛、甘淡,寒。无毒。入心、脾、肺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理气化湿。用于血瘀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慢性肝炎、肝脾肿大、食积腹胀、寒湿泄泻、疝气、阴疽肿痛、跌打损伤、水火烫伤。

内服:煎汤,10-15g,鲜品加倍;或捣汁饮。外用:适量捣烂敷或汁涂;研末撒或调敷。

1、肺热咳嗽:白苞蒿克、薄荷6克、水豆腐克、白糖克炖服。

2、大小便出血:白苞蒿、旱莲草、狗肝菜各克、车前草50克捣烂,加第二次洗米水毫升取汁,冲白糖服,每日1次,连服2--3日。

3、皮肤热毒、湿毒、咽喉肿痛、积瘀:鲜白苞蒿克、猪血克、煮食每日1次。

4、妇女月经不调:白苞蒿90克、青皮鸭蛋2个、煎汤食用,每日1次。

5、血热经闭:鲜白苞蒿克、煮适量猪血食或煮猪胰食。

6、小儿胎毒:白苞蒿50克、捶汁加蜜服或与柿饼、冬瓜册水煎服。

7、目赤涩痛:鲜白苞蒿60克、煮猪肝食。

8、产后积瘀腹痛或伴有寒热、肢节酸痛:白苞蒿60克水煎,调红糖服。

可凉拌或作汤。与豆干凉拌,风味颇似马兰头。有助于降低血压,故特别适于高血压患者经常食用。

白苞蒿含挥发油,挥发油中含白花蒿烯醇、匙叶桉油烯醇、硫、愈创木薁、7-甲氧基香豆精即脱肠草素,气相色谱检出α-蒎烯、β-蒎酸。地上部分含7-甲氧基香豆精、7-羟基香豆精即伞形花内酯。从花和叶中分得白花蒿素。

药理作用:护肝作用、平喘作用等。

现代医学应用:治疗肝炎、疝气等。

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根,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茎有棱,灰棕色,直径5-10mm,表面有纵条纹,断面中央有疏松的髓,叶羽状深裂,裂片3-5,上面无毛,下面沿脉有微毛。茎梢头状花序集成圆锥状花序,花细小,白色或浅黄色气微弱,味淡。

1、孕妇忌用。

2、体虚便溏者慎用。

由于白色小花蕾犹如一串串洁白晶莹的珍珠,由此而得名真珠花菜。

中药里有一味叫珍珠菜,学名矮桃,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肿功效。属不同科属植物,但百度中有资料把两者混为一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

治疗请遵医嘱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前期
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fangmingzhu.net/yczz/4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