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慢性炎症是万病之根

为什么说慢性炎症是万病之根?

曾华

什么是炎症?怎么变成慢性的?又凭什么说慢性炎症就是万恶之源,万病之根呢?就算它是,那么怎么能防范呢?又如何化解呢?

这又得夸夸我们的老天爷了。你不觉得我们人体真的好”神奇”,进化得真是有点天衣无?的感觉。从一个细胞,也就是受精卵,携带着所有的遗传信息,在你娘肚子里面就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的一路分到你成熟,各个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形成,功能和机制的完善,协调,后天的生活生长环境又促使人体的进一步发育成熟,一路又分化到今天的你。就一个细胞,变成上万亿个细胞。心脏,大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甚至各种奇工神巧的酶等等,那么井井有条,那么严谨,那么细腻的分工协调,是你我能规划设计的了吗?这一切都是经过万年万万年,生物包括我们人类与植物,与自然环境相磨合,相适应,相爭相斗,相生相克,这样一丝一丝,一点一点,千磨万合的逐步进化来的。既然是这样,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想改进或修饰进化过程中的一些因素,想走切径,或逆天而行,是应该谨慎的,是会受到严重的伤害的。

那问题就来了,既然老天爷(自然进化)这么严谨和细致入微,那为什么我们人体会出各种各样的毛病,生病受疼苦,万能的老天爷怎么就束手无策呢?

问的好!你真动了脑筋的。我们人类生存的过程就是不断进化的过程,我们还在进化中,但你必须明白一个铁的道理,那就是:进化演变过程很慢很慢。以千年万年为计时,尤其相对于一个只有至多活一百年的个体来说,等是等不到的。那就没办法了?不是,有办法的。这个办法就是尽量了解自然规律,学习它,掌握它,尊循它,以此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这就是我们现代科学和医学想要做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人类自以为然,自作聪明,违背了自然规律,违反了自然法则,结果是自吃其果,后果是无法预测的。这个世界,这个地球兴于人类,毁于人类。因为人,太聪明了!

那说这么多,与炎症有什么关系吗?有,当然有。因为炎症反应就是我们生物进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保护机制。只有真正的了解或是试图去了解事情的根本由原,才有可能去遵循和实施或许有希望是正确的方法。人体是一个结构和功能都非常非常复杂的生物体系。或许我们人类目前的科学医学研究已经掌握了主要的解剖结构,但对人体功能系统的理解还远远不够。

炎症的定义是身体组织对有害刺激(如病原体,受损细胞?刺激物)的复杂生物反应的一部分,是一种涉及免疫细胞,血管和分子介质的保护性反应。炎症的作用是消除细胞损伤的最初原因,清除由原始损伤和炎症过程中损坏的坏死细胞和组织,并启动组织的修复功能。重要的事情读三遍,请大家把炎症的定义反复读三遍,尽力理解其含义,对接下来的阅读理解就容易了。

炎症就是老百姓说的发炎,其五大典型症状是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甚至丧失。由于炎症是不分清红皂白的,是伤是害,是内是外通杀,所以又被定义为先天免疫机制。而不同于后天性(或适应性)免疫机制,后者对每种病原体都是有特异性的,如抗体结合反应等。

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炎症不是感染的同义词。感染是微生物入侵与身体炎症反应之间的相互较量的作用。在对抗感染的过程中炎症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炎症并不完全由感染引起。炎症的诱发因素可以是外源性的,如微生物感染,各种机械损伤或化学物理因素烧伤烫伤,紫外线辐射损伤,包括药物治疗的副作用等等。内源性的因素包括每日新成代谢产生的有毒分解产物,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过量的自由基等体内在日常生活中维持生理平衡状态所产生的变化。所以说,正常情况下,我们机体一直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同部位的,不同程度的,可控范围的,不至于引起病理效应的急慢性炎症在进行着,也就是说小摩擦不断,大走火没有。当一切都是和谐的时候,我们是健康的,快乐的。人生就是一个平衡二字而已。

一句话,你要相信老天爷的能力。人类在慢长的进化过程中,哪里遇到过这几百年,尤其是近五十年来这么多这么快的”改革开放”,问题是进化的足步跟不上我们工业革命,农业大跃进,现代科技和医学的发展呀!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让聪明的不得了的人类,有点稳不住了,人定胜天的口号还真不是中国人的独特,越发达的国家和人民越跑的快。你看现在的自然生态系统,工业化的进程,农业生产方式,每日餐中餐,日常饮食习惯,居家生活用品,交通网络,医疗器械,医药化学物质,物流横逸。让老天爷都给吓傻了。

是的,我们占胜了大多数感染性疾病,我们的医疗技术很发达。我们开通了交通运输,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我们大力发展了农业科技,让人类的粮食能够满足人口的增长速度。但是,为什么我们的炎症性疾病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呢?

我们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历程,改变了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不得不承认,好的坏的都有。我们也真的在近几十年,几百年大大的破坏了地球万亿年的沉静。

正是这些自然规律的打破,在尝到甜头和苦头的同时,我们应该为今后人类的走向作一个冷静的选择。是继续蛮干,继续破坏,还是老实一点,看看有什么方法尽量避免破坏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体自身的平衡。这就是我想接下来与大家分享的关于慢性炎症的问题。这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想躲也躲不掉的。

当然,谈到炎症就自然的扯到免疫系统,扯到免疫系统就必须说说胃肠菌群的问题。虽然扯得有点太宽太多,不过,反正是我在扯,你就耐心看就行了。

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尽量的分享传播功能医学的养生健身理念。分享我的学习心得,读书报告,细心观察,自身体验,我自己受益非浅,学习并应用这些知识,这就是我今生最大的财富,今天与大家分享,不就算是把我的财富与大家分享分摊吗?这样就变成大家的财富了,是吧!你们又去给你们的家人朋友分享,更多的人受益多好呀!知识是财富,行动是智慧。

有些人常常说,顺其自然,该吃该喝,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活在当下,享受每一天。

关着门打狗,由于你用心险恶。打到自己了!这就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由来!

炎症不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其实还有常见的亚急性炎症之说。急性炎症来得快,常为外界因素而诱发,红肿热痛较典型,病人也容易及时发现问题,部位和器官也易找定,尤其是外伤出血性的和感染性疾病,病名也冠以这个炎,那个炎的,老百姓一听都晓得是啥子病。如咽炎,气管炎,肺炎,脑炎,扁桃腺炎,中耳炎,肠炎,胃炎,兰尾炎,皮炎,心肌炎,关节炎,肝炎,肾炎等。有时候还加上一个急性或慢性在前面以区分疾病的时段。急性期没有重视或及时治疗彻底,左拖右拖变成亚急性,再拖就变成慢性,这些都很好理解。

其实我想在这里给大家讲的不是这个表面上的炎症,而且另一种阴险狡猾的隐形炎症,一种很像鬼子半夜三更进村那样,悄悄的干活,偷袭,不知不觉地,看不到摸不着,没有什么红肿热痛的感觉和过程,更可怕的是像温水煮青蛙似的,慢慢的侵蚀,慢慢的渗透,直到哪天东窗案发,你才晓得,唉呀妈呀,着了。

这种看不见的战线,才是最具杀伤力的炎症。来无踪去无影,有些人到死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谁是敌人,怎么入侵的。怎么就中风了,瘫痪了,突然心肌梗塞了,为什么又突然诊断出肿瘤了,癌症了,当然也有温和一点的渐进式的慢性疾病,如目前如雷贯耳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各种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食道炎,胃溃疡,各式各样的肠炎,甲状腺疾病,老年痴呆症等等。这些所谓的亚健康疾患更是害死人不抵命。活生生的,眼睁睁的看着它或它们怎么折磨你,吃奌药给你吊作,时好时坏,让你觉得在活着,而又不是好好的活着。最可笑的是,得你这种病的人还不少,麻木了,无所谓了,反正大家都差不多,左比右比,心里还是偷着乐的,你看,隔壁王老二都坐轮椅了,我戳着拐杖还能自己走几步呢!

病人认账,周围的親人好友也见惯不惊了。自认倒霉吧。有什么办法呢?医生也看了,药也一直吃着,该检查的也检查了,医疗保险也买的是最高档次。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不怕死,就怕死的不痛快,願上天保??,让我好生好死!这是大多数病人的心理路程。

真的就没有什么办法吗?人,这一辈子就非得经受病痛的煎熬,而不得好死吗?老天爷是不是瞎眼了,怎么造人造成这个样子呢?太失败了吧?

百般无奈,万般不得其解!是吧!亊实真是这样的吗?你细心想一想,不对呀!上天经过万亿年的不懈努力,精心打造的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人类。难道老天爷就这么不珍惜,不爱护他们,说生病就生病,任由他们受苦受难,残酷无情?

好像有点说不通。那咱们能不能换过思维方式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我们没看清楚。哦,好像有机会。你看,以前的人都是靠打猎为生,或吃生野菜野果子充饥。人与自然界混为一体,天亮起床,天黑睡觉。显然早饿夕不饱的日子是现代人无法忍受的,没有面包和牛奶,更没有蛋糕和冰淇淋。没有药丸和香水,更没有家电和豪车。与野兽和恶劣环境斗争的外伤与感染性疾病是导致早年死亡的主要原因,没有医学预防和急救技术,婴幼儿出生时及意外死亡率也很高,这些都是现代医学攻克了的问题。

那我们现代人的问题又出在哪里呢?出在过多的人为干预,人为的干扰。

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耐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是植物而不是动物。追的到,吃的到动物肉是靠运气和实力,这就是说这种生存方式是靠不住的。动物会跑,会飞。植物是固定在地上的,草丛也好,树木也好,对于人来说相对还是比较简单釆摘的。随着季节变换,吃饮着不同的食物,也还是不错的。

但是,你一追杀动物,它就知道飞或跑,来自救,自我保护,难道植物真的就是没心没脑的傻子一大堆吗?任你吃,任你喝的吗?其实,是人都不瓜,是植物都不傻。各有各自的生存之道。植物比生物存在于世更早,它们比我们更老到些。植物世界更和谐,依山而长,依水而生,互不争风,互不打架斗殴。而且通过阳光的力量和绿色光合作用,还给大自然新鲜的氧气,真的很环保。但遭到动物来吃怎么办呢?各种植物也进化了一整套自我保护的本领,尤其是重点保护它们的子孙万代不被灭绝,厉害吧,植物们!

为了防止被有腿的有翅膀的动物们吃的精光。植物们各显本领。大家知道,PoisonIvy中文叫”祸麻”,任何人碰一下它的叶子或杆杆,皮肤立马红肿痛。见识一次,没人再敢摸它了。玫瑰花真是美丽又可爱,你去扯一支试试,不把你的手刺破不罢休。彩色迷人的花蘑菇,吃了就肾衰竭。有的树木长得又粗又高,你想整它都整不到。很多种树子的叶子又苦又涩,吃了也难咽,所以也免于被吃光光。那么,半夜吃桃子按着??的捏!是不是那些灌木草丛,又矮又密又易啃吃,水果味浓香甜,又好吃又好釆摘,那不是动物们的好食材吗?且慢,表面上是,但这些植物们心里还是没有服气的。

绝大多数植物都会合成一些化学毒物,动物吃了后,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要么当场毒死,要么有神经毒性,吃了后四肢无力甚至瘫痪,要么吃了上吐下泄,要么吃了后产生光敏性反应,要么吃了后腹部不适,或者吃了一段时间后才生病。更常见的是,毒到是不怎么毒,偶尔吃一下问题不大,但经常吃,问题就来了,要么过敏(allergic),要么不耐受(intolerance)或者是敏感(sensitive)。如果你大量的長期食用这些含有特殊化学物质的植物,机体免疫力下降,代谢功能紊乱,各种疾病接撞而来。其中一个主要的化学物质叫凝集素(Lectins)。

大多数果树,为了保证它们能够传种接代,在它们的儿女没有长成熟之前,它的果实都含有大量的植物凝集素,又苦又涩,而且是青绿色,低调的迷混在绿叶枝芽中,不易被动物咬食,有的还有硬壳加以双重保护。当果仁成熟的时候,也即外壳长硬时,果肉变成红色或黄色等,香味扑鼻,有意吸引动物来食吃。在吃跑或飞的过程中,不经意的把咬不动的果核撒布到四处,生根发芽,帮助果树自然播种繁殖。

我们小时候都会有偷摘邻院青桃子的故事。小孩子顽皮,什么果子都想吃。不管长熟没长熟,摘了就咬一口,啊,好难吃呀!立马吐掉。青桃子,青平果,青梨子,青石榴,青柀杷……。

其实辣椒,花椒,胡椒等特殊的刺激味道都是植物以防范动物的有力武器,也是不同种类的植物凝集素。再如,臭名昭著的芘蔴素(Ricin),吃一点就可要人的命。

铺了这么多的垫,就是为了接下来我要讲的,现代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尤其是慢性炎症的主要隐性凶手:植物凝集素。

我们都知道,百病从口入。也知道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是我们健康的重要元素。要想老来不生病,当然更不想年际轻轻的就生病。就必须从饮食结构和习惯下手。食材主料及烹调方式有时至关重要。

什么是凝集素?它与炎症有什么关系?究竟吃什么食物和怎么吃才健康呢?我想大家一定急着想知道答案吧!凝聚素(lectins),是一种广泛成存于各种植物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动物的,对糖类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结合蛋白。它来自拉丁文,代表选择的意思,所以有学者又叫它为选择素。由于在一百多年前最早是从植物的皮和种子中提炼出来,所以又误称为植物凝集素。更因为它有引起类似抗体的作用,能够使红细胞凝集在一起,故又有人称它为植物血凝素(hemagglutinin)其实,它不具有酶或抗体的能力,它只是特别能够与细胞膜上的任何形式的糖或糖基可逆性的结合,换句话说就是,见到糖就扑上去抱住,在不同的环境和场合引起不同程度的后遗效应。凝集素对大多数人来说,又熟悉,又陌生。说熟悉它,是因为我们的血型鉴定就是利用一些植物凝聚素作试剂,来判定A,B,AB及O型血。说它陌生,是因为我们很多人至今都不知道,植物凝集素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的许多有毒成分之一。通过了解它的属性,适当的有选择的食用,并通过有效的加工和制备去灭活它,以达到利用它的好处,避免它对我们的伤害。所以说,它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在前两篇文章里,我们讲到了人类进化的慢长过程,也提到了植物为了保护它们千秋万代永存,而合成一些有毒物质来伤害成天吃它喝它的生物和动物,其中植物凝集素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植物的化学武器,严格的讲是生物化学武器。看来,植物们,数学物理得零分,但化学成绩并不差哦!植物凝集素种类繁多,多以植物的学名后面冠加一个凝集素或素字而命名。如蓖麻毒素(因为它太毒,不加一个毒字不解恨。现为一些国家用来作为生物化学武器),花生凝集素,小扁豆素,刀豆蛋白A,荆豆素,小麦胚芽凝集素(WheatgermagglutininWGA,是一种保护小麦免受昆虫,真菌和细菌侵害的凝集素,当然也包括避免被我们人类吞吃哦!在哺乳动物中,WGA结合的N-乙酰-D-葡萄糖胺存在于软骨和角膜等其他部位,以后我会更详细的介绍WGA),蚕豆凝集素,椰奶凝集素,香蕉凝集素等等等等。由于各种植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不一样,也有很多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每种植物所含的凝集素的种类不一样,有的植物同时含有多种凝集素,同一植物不同的部位,以及生长期的不同时段,其凝集素的成分,毒性和含量都有很大的差别。植物凝集素主要集中在植物果实的皮和种子里。知道你会想吃果子,果皮上的凝集素是让你咬了你自己脱不了皮(吃了生病的意思),种子的毒性大是为了保种(保护植物的后代),植物发芽过程中的凝集素含量也相对比较高。植物种子中的大量凝集素随着生长成熟而降低,因为与动物一样,保护小孩子尤其是婴幼儿的安全措施要比大孩子和成人严密得多,婴幼儿没有自我防范能力嘛。一句话,这是植物界与生物界之间的战争,较量,妥协,共生共存的现实。在这一过程中,有些植物渐渐的发现,动物也能帮它们战胜对手,传播种子,霸占更广更远的地盘,因为动物可以飞,可以跑。而动物也渐渐发现,靠植物生活更实在而容易些。不用费尽的追跑,想吃就能吃到,味道也不错,一年四季变换着不同的食物,也不枯橾。这样一来一去,一唱一和的,动物及人类也就慢慢进化,适应了一些植物的营养物质,以及它们的部分凝集素。这里所指的,主要是那些原始的,野生的叶草类及野果子类的植物。叶草类包括绿叶植物和根茎类植物,如大多数丛叶,红薯,白萝卜,红萝卜,花菜,白菜,菠菜等。也包括一些树叶,尤其是果树的叶子。由于这些矮小又接地气的叶类蔬菜风吹见长,生命力顽强,很容易播种繁殖,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们对动物的防范意识也就越来越不强。这些叶类蔬菜营养丰富,凝集素含量很低,而且植物多酚及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很高并种类丰富。不像树子,毕竟生根发芽,长高长壮,枝茂叶盛还是不怎么容易的事,除了借用动物的嘴,帮着吃果子,吐果仁,播散种子以外,树子的叶子和树杆还真没有什么吃头,又苦又涩,也不化渣,嚼也嚼不动,不是万不得已,人类是不会去吃树叶充饥的。一切都是那么合情合理的。都以生吃生饮为主。直到十多万年前,因为老天爷相助(人类会用火)人类的大脑发育远远超过了其他动物。人们对大自然,时不时的来点恶劣的气候感到恼火。尤其是在严寒或酷热的地方,饥饿是常态。于是乎,人们就开始慢慢的作摸着种植庄稼,人为的控制一些食物的因素,并渐渐发现一些储存方法,已防大自然的鬼不知鬼不觉的破坏。当时的种植,局限于易生易长的,少数品种的蔬菜水果和谷麦类。而谷麦的壳上充满了害人的凝集素。但人们在生活中慢慢摸索出,所有的谷类和麦类产物都要去壳后,煮熟了吃。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很大的进步,也是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

如果大家都认可,百病从口入。那我们还真得从每一样入口的东西来寻找生病的原因。

接着前面讲大豆,其代表性人物是黄豆。豆类根据主要营养成分而分为两类,高蛋白质和高脂肪类如,大豆。另一类则以高碳水化合物为特征的,如绿豆,黑豆和红豆。后者提供很好的耐久性淀粉(resistantstarch),不仅对人体有益,而且还是我们肠道的益生菌的最爱。黄豆正因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是因为它的高蛋白质,其中包括植物凝集素,也是让很多人不易消化吸收,出现临床诸多症状,若烹煮不当,造成不同程度的食物中毒事故。在加上,黃豆含有植物源性的雌激素,长期大量的食用也是一种不利健康的事情。

我个人就是对黄豆耐受力差的人。我很喜欢喝豆浆,但每次喝了以后,肚子一定会不舒服。主要是胀气,轻度腹痛等不消化的表现。说严重也不严重,说不严重,又确实是搞得一天都不舒服。以前还不懂什么植物凝集素的事情,只是觉得,喝一个小碗,难受一整天,好像有点不合算。所以,我很多年都不喝豆浆了。

这些年学习功能医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fangmingzhu.net/yczz/5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