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都会有这样的疑惑:我只是得了中耳炎,为什么还要手术呢?用点药不行吗?
首先,大家要知道,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三大特点:鼓膜穿孔、耳朵流脓和听力下降,这些症状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很多时候可能用点滴耳液耳朵不流脓了,大家就觉得好了,但其实在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比如中耳内,可能长了胆脂瘤或肉芽,还可能出现鼓膜穿孔的情况等等,只靠用药是不起作用的,还是要积极手术,才能治好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什么一定要手术?如果中耳炎病情比较轻,听力几乎不受影响,可以采取药物治疗,但这种情况很少。
绝大多数中耳炎患者耳朵长期反复流脓,会一步步地加重听力损伤,如果拖到听力受损严重的情况下再做手术,听力恢复的难度就增加了。
如果真到了这个时候,是不是就没有手术的必要了呢?
其实也不是。此时手术,可以清除病变,避免耳朵继续流脓,我们叫保持干耳,再配合物理或者药物治疗,修复听力,能够有效的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摆脱中耳炎困扰。
除了听力损伤,耳朵长期有炎症还会造成黏膜水肿、形成息肉。如果是胆脂瘤型中耳炎,还会对听小骨和一些大的骨板、血管造成损害。在中耳与颅脑之间,有一块很薄的骨板,如果中耳的炎症没能及时控制,会向上侵犯破坏这块骨板,使胆脂瘤长到颅内,造成脑脓肿、脑膜炎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很有可能破坏其中的大血管——乙状窦,带来生命危险。因此,慢性中耳炎还是要尽早手术,才能避免后期的一些伤害。
●慢性中耳炎导致的鼓膜穿孔,一定要手术修补吗?有些情况下,鼓膜穿孔比较小可以自己长上,但重新长好的鼓膜往往都很薄,远不及正常鼓膜的厚度,之后坐飞机或游泳的话,鼓膜很有可能再次破损。有的鼓膜穿孔比较大,对听力影响比较大。因此,发生鼓膜穿孔,最好通过手术修补,恢复鼓膜的厚度和韧度,避免再次破损。
●手术不是治疗的结束,术后护理同样重要(1)术后吃清淡的食物,最好是流体食物有助于恢复。例如:牛奶、稀饭。
(2)术后耳道会填满塞物,复诊时由医生取出耳道塞物,自己勿要擅自取出填塞物。
(3)请不要用力咳嗽或擤鼻涕。洗澡或洗脸时耳朵及敷料不要碰到水。保持伤口的干燥与清洁。
(4)术后尽量避免晒太阳及闷热的环境,恢复期间禁止游泳、戏水等一切水上活动,洗澡时也要注意不要让水进入耳朵。
每个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症状不一样,治疗和护理存在差异化。建议患者不要过度依赖药物治疗,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