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糖尿病,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小编身边朋友就有3个糖友。糖尿病一旦确诊,意味着血液中的葡萄糖超出了正常范围。听着仿佛没什么,但在专业医生眼中,糖尿病就是慢性癌症。
而想要良好的防治糖尿病,关键在于一个“早”字,早发现早治疗。但小编问过身边的朋友,他们被确诊时,并不知道自己患上糖尿病,只是睡觉的时候有2个表现。
糖尿病睡觉时的2种典型表现,也就是所谓的“三多一少”
总感觉口渴、小便次数增加
夜尿增多是糖尿病的3大症状之一,体内血糖值升高,人体会敏感地获取到信息,并自动将其排除,导致小便次数增多。
而总想喝水也是因为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深夜频频饥饿,体重却减轻
吃完就饿是因为体内的胰岛素机能失常,导致脂肪、肌肉及其他组织器官的机能低下。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胰腺分泌过高的胰岛素,就会促使大脑产生空腹感。
在糖尿病初期时,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无论你吃多少食物,身体不能分解葡萄糖而产生能量,使脂肪和蛋白质加速分解,从而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和热量,最终导致体重下降。
除了典型的“三多一少”,这些小症状你也得注意
伤口难以愈合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逐渐升高,免疫功能会相应的逐渐下降,结果是人体的自愈能力越来越弱。这是由于高血糖阻止血液流通,延迟伤口的愈合时间,神经组织甚至还可能受损。
一旦出现伤口难以愈合等非常规现象,医院进行检查诊断。
白天犯困嗜睡
有调查显示,出现日间嗜睡的可能是其他人的近2倍。这是因为糖尿病早期患者血糖高于正常,大量糖分由尿中排出,引起体力减退、精神萎靡,甚至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氧化应激反应减退,引起嗜睡。
皮肤瘙痒
皮肤类问题可能与血糖值低下以及尿频导致身体脱水有关。自主神经损伤导致汗腺分泌减少,再加上长期高血糖状态,使皮肤黏膜处于脱水、缺氧和营养不良状态,引起皮肤瘙痒问题。
当然,出现皮肤瘙痒症也可能为真菌感染,还要加以区分看待。
视力减退、视线模糊、眼睛易疲劳
因为含量较高的葡萄糖在眼睛积聚,会改变其形状,进入眼睛的光线也会因此发生曲折,导致眼睛不能聚焦。
视力会发生急剧变化:如青少年双眼同时患上白内障,发展快速;瞳孔缩小且对眼底进行散瞳时效果不佳,放大瞳孔的能力也比正常人要差;反复眼睑疖肿、眼睑炎、睑缘炎;或见眼外肌麻痹,突然上睑下垂、视物模糊、复视、头痛、头晕等症状都是糖尿病眼病的预警信号。
足部出现麻痹或疼痛
若足部出现疼痛感或者麻痹,也许是因为身体供血不足,还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患者最先从足下出现麻痹现象,然后逐渐转移至上半身。而出现麻痹的原因大多在于血糖浓度升高后,引起神经受损。
因此,出现麻痹或者疼痛是可能患上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的预警信号。
糖尿病多是“病从口入”,糖尿病人都称它为“不死的癌症”,可见糖尿病还是让人很难熬的。想要远离糖尿病,请记住下面3句话,简单实用,坚持就有成效。
远离糖尿病,记住3句话,简单实用
别吃太多大鱼大肉
中国人有节约基因,“由俭入奢”之后,就更容易肥胖、糖尿病!所谓节约基因,意思是人在吃糠咽菜时,身体的某些基因会最大限度地吸收营养。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吃得好,活动量减少,属于经常坐着不运动的生活方式。人们一旦开始了“敞开吃、闷头睡,出门靠车”的生活,再要“管住嘴、迈开腿”,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要免受糖尿病之苦,从现在开始跟老祖宗学习“谷物为主、少油少盐、吃八分饱、辛勤劳作”的生活方式,或许还不晚!
最怕体重和腰围同时增加
许多大学生从毕业2年、4年、8年到毕业十年以上,有什么变化?除了头发掉得越来越多,就是腰围越来越大。同学聚会,真正腰围控制还不错的同学寥寥无几。
这时就要提醒自己,腰围越大带来的慢性并发症就相对更高,寿命相对越短。体重跟腰围同时增加的话,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糖尿病的风险极高。所以今天开始进行腰围的控制,男性不超过85厘米,女性不超80厘米。
高尿酸,引起糖尿病的另一“元凶”
高尿酸通常伴随“三高”一起出现,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尿酸水平上升,就可能会导致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到身体中的胰岛素,进而可能会导致血糖上升。所以,平时要注意降尿酸。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相关内容。
长按下载亿邦健康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