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易学大讲堂经方轶话前天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前言:中医师承是传统医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传统师承教育一般以师授为主。师者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学者侍诊左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通过名师的点拨达到心领神会、掌握精髓的效果。以下是杨兆林教授师承弟子跟诊经方医案、医话或自己门诊临证医案,供临证交流,提高临证,开阔视野。杨兆林老师诊疗预约,(请提前两天预约)八味大发散(?眼科奇书?)
照四味大发散方加西羌活一两,北云风(北防风)一两,白芷稍二两,川芎一两,仍用生姜八两或一斤为引。
用法:煎前水浸泡数小时,沸后即去渣热服。
功效:发汗祛湿,明目止痛。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症见目赤肿痛,兼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涕泪交加。
按语:近代用于治疗急、慢性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角膜云翳,虹
膜睫状体炎,泪囊炎见有上书症状者。中病即止不可久服,阴虚津烧少慎用。
看症加减,法列如后:
如有白云遮睛,加大蛇蜕—二条(酒洗),蝉蜕一两(去翅足)。白寇壳一两(姜汁炒)。此三味皆散云退翳之药。外务用眼药点之。
如热泪多,重加蔓荆一二两;或泪冷,加北味(北五味子)二两,打碎。然冷泪乃是内障眼病,须审明以此五味为主。
如白珠上红筋不去,加桑白皮一把,用刀刮去粗皮。如红筋去净,此味不用,以其大泻肺气也。
如眼珠夜间胀痛不安,加肥玄参一两,汉防己一两;或又加炒香附一两,夏枯草一两。如生努肉,加白芷梢一二两。
如两太阳经胀痛,加大明麻一两(姜汁炒),净藁本一两或二两。如眼痒加全虫一两(酒洗),僵虫一两(姜汁炒)。蟹睛亦加此二味。
如大眼角红,乃是大肠之火,加熟军五钱或一两,用碗泡水服,熟军用酒炒。
如小眼角红,乃是小肠之火;加淮木通一两,车前仁一两。
如舌上白苔,是寒邪,黄苔是陈寒,重加麻黄二两或三四两,雄片(附子)一两或三四两,杏仁霜一两。
医案:
例3高某,女.49岁。-02-26初诊。左眼生胬肉8年,近6个月来左眼发红,曾用润舒,氯霉素,典必舒滴眼液点眼治疗,效果不显在:视力右眼0.4.左眼0.2.左眼内眦部球结膜局限充血,有胬肉生长,其头部伸入角膜缘内2mm,呈胶样隆起,体部肥厚。二便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略腻,脉象平和。
诊断:胬肉攀睛。
治则:辛温祛风散邪。
方药:八味大发散加减
麻黄10g.蔓荆子10g,骶本10g,细辛3g羌活10g防风10g.白是15g.川芎10g,熟大黄10g,蝉蜕10g,蛇蜕10g,生姜5片(自备)。每日1剂,早晚分服。
治疗2周,球结膜充血消退,胬肉头部,体部变薄。随访6个月未见窗肉发红长。
按:本例为胬肉攀睛,相当于现代医学之翼状备肉。证见毗部胬肉,攀侵黑睛,赤脉相伴,日久不消,或自觉发痒,或羞明流泪。眼珠露于外,易于外感,加之风尘刺激,邪客眼络瘀滞,胬肉胀起。若素体脾胃结热,邪热上攻,更致瘀滞加重,故胬肉高起赤瘀。故以本方祛散风邪,散郁化滞,另加蝉蜕,蛇蜕疏风退翳,熟大黄清除脾胃积滞。
师父杨兆林主任简介杨兆林52岁,主任中医师,医圣仲景故里,河南伤寒名家,著名经方实战家,医院中医科主任。现任世中联慢病管理中央委员会第一届理事
世中联全国国医堂馆与基层医疗联盟“明医讲习堂导师”
世中联儒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中医药临床创新示范基地学术专家团队专家
辽宁上药集团好护士药业“自厚生”中医经方首席学术顾问
《基层名医》杂志学术顾问
河南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河南黄帝内经学会临证研究院会长、医疗组组长
创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