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面瘫很多患者是很陌生的,只有自己或身边的人得了面瘫才知道还有这种病。即使得了这个病也并不知道,针灸是治疗本病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从而导致失治误治延误了病情。为此本喵给大家简单普及一下面瘫此病!
如有错误之处欢迎大家指正,此号建立初衷就是搭建一个探讨中医的平台。毕竟本喵也只是中医中画画比较好的,画画中中医学的比较好的三脚猫罢了。喵~
开个小玩笑,有的人得了面瘫非常恐慌,其实这个病对生命并没有威胁性哦~
一般中医所说的面瘫指的是周围性面瘫,也就是西医学所称的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炎等。实际上面瘫根据病变部位是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的,中枢性面瘫即中医常说的中风。
中枢性面瘫源于面神经核以上的神经系统受损,大多数情况是由于人体的脑血管出现病变而导致的,常见的合并症为中枢性舌瘫、同侧肢体偏瘫以及不能清楚地表述语言等。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有明显的瘫痪反应,主要表现在鼻唇沟逐渐变浅、牙齿露出时口角明显下垂、无法吹口哨或者鼓腮等行为,而额支无损,皱额、皱眉和闭眼动作无障碍。
今天主要想说的还是周围性面瘫啦!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的一种病症。常为单侧,极少双侧。大部分病人可痊愈,但有些患者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迁延难愈,甚至出现了“倒错”现象。
本病为面神经核及面神经受损所致。患者病灶同侧位置的全部面肌呈现瘫痪,在中枢性面瘫的基础上加以无法蹙额和皱眉等反应。
主要临床表现:起病突然,发前多有受凉、吹风、感染史,每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蹙额、皱眉,眼裂扩大,露齿、鼓颊、口角向健侧歪斜,漱口漏水,鼓腮漏气,进餐时食物常常停滞于病侧齿颊之间,病侧额纹、鼻唇沟消失,或言语不利、眼睑闭合不全,易流涎,部分患者有耳内、乳突、面部轻微疼痛和麻木感,或有味觉障碍等。
体征:表情肌瘫痪,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蹙额、皱眉等,眼裂变大,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泪液分泌减少或增多,病侧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或张口笑时被牵向健侧,示齿、鼓腮、撅嘴、吹哨等不能或不全,可有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障碍或过敏,部分患者在耳廓、外耳道、鼓膜等处出现疱疹,乳突压痛等。(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Bell征)
周围性面瘫通常分为单纯性面神经炎、Bell氏面瘫、Hunt综合症。
1.单纯性面神经炎:定位于茎乳孔以外,症状为周围性面瘫。
2.Bell氏面瘫:定位在面神经管内鼓索神经与镫骨肌神经之间,临床症状为周围性面瘫、舌前2/3味觉障碍、唾液分泌障碍、听觉障碍。
3.Hunt面瘫(临床少见,相对难治,易留后遗症):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定位膝状神经节炎至岩浅大神经。前驱症状多以耳痛为多见,常以耳痛、面瘫、疱疹三联征,听觉及舌前2/3味觉障碍为临床表现,且伴有泪腺、唾液腺分泌障碍,乳突、耳甲等部位常出现压痛,甚至伴发耳道疱疹,严重者可出现共济失调、眩晕、三叉神经痛等一系列表现。
关于分类,本喵查阅知网及书本,是有部分争议的。喵~
病机:本病多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以致经气阻滞、筋脉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
基本治疗:祛风通络,疏调经筋。
现代医学:主要由于病毒感染或寒冷、外伤等原因,引起茎乳突孔内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面神经的血管发生痉挛,从而引起缺血、水肿,导致面神经受压而发生面神经麻痹。
分期(不尽相同):
发展期(发病7天以内):这里强调一下发展期,即使此时期已经介入治疗,病情也会有所发展,可能会出现加重的表现,大家不要紧张,这是正常现象哦~
静止期(发病8-15、30天,浅、轻刺激):一般病情进入稳定阶段,就不会再继续发展下去啦!
恢复期(16、30天以后):病情就开始逐渐恢复。
知道分期有利于医生更好的把握患者的预后。这里要提一下有关电针的介入,一部分医生认为静止期电针介入比较好,过早介入会加重神经刺激;另一部认为电针越早介入越好。具体什么时候介入,还需医生自己体会啦~
注意内因:气血不足,卫外不固
肝胆郁火
方法:针刺主穴: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
配穴:感受风寒配风池;感受风热配曲池;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颊唇沟歪斜加承浆;乳突部疼痛加翳风;流泪加晴明;恢复期加足三里。(石学敏《针灸学》)
再给大家介绍2个奇穴—牵正穴:人体耳垂前0.5-1寸。
—面瘫穴:位于肩部,锁骨外1/3处斜向上2寸。(面瘫、乳突炎交叉取穴为主,胆囊炎同侧取穴。)
实际临床上取穴并不拘泥于以上穴位。具体效果好不好还需要大家自己体会啊~
其他疗法:
温针(《医学入门?针灸》说:“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急性期可配合拔罐(引邪外出);放血;灸法;火针;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营养神经药、活血化瘀类);皮肤针;头针;腹针(人体头面五官的对应点在中脘穴附近,在中脘穴附近施以温和灸能治疗头面五官病症);腕踝针;耳穴压豆;揿针;热敏灸;汤药。
西医学:一般营养神经治疗(VB1、VB12,甲钴胺),激素治疗,扩张血管,耳后疼痛或外耳道疱疹配合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眼药水(熊胆眼药水、左氧氟沙星眼膏),手术。
患者注意事项:1.确保充足的休息,防止过度劳累,勿过度用眼。
2.注意保暖,风寒天气外出带帽子、口罩。
3.合理膳食,尤其是治疗期间,一定清淡饮食,忌食辛辣、生冷、腥膻之品,忌烟酒,多饮水。
4.保持患侧眼部清洁,防止结膜炎。
谢谢大家听我啰嗦那么多,喜欢记得白癜风光疗对人体有害吗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