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
一、滴眼液:
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易贝):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上皮缺损,及角膜移植、翼状胬肉等术后——促进组织细胞的分裂,有嫩肤、润肤、修复创伤、预防色斑的美容效果。
注意:不宜与蛋白变性剂或蛋白水解酶类外用药同时使用。
2.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由于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毛果芸香碱是一种具有直接作用的拟胆碱药物,通过直接刺激位于瞳孔括约肌、睫状肌及分泌腺上的毒蕈碱受体而起作用,毛果芸香碱通过收缩瞳孔括约肌,使周边虹膜离开房角前壁,开放房角,增加房水排出。同时还通过收缩睫状肌的纵行纤维,增加巩膜突的张力,使小梁网间隙开放,房水引流阻力减小,增加房水排出,降低眼压。
注意:禁用于任何不应缩瞳的眼病患者,如虹膜睫状体炎,瞳孔阻滞性青光眼,禁用于对本品任何成分过敏者,哮喘,急性角膜炎慎用。
3.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具有良好的降低眼内压作用,对于某些继发性青光眼、高眼压症、部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以及其他药物及手术无效的青光眼,可加用本品滴眼增强降压作用——非选择性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没有明显的内源性拟交感活性和局麻作用,对心肌无直接抑制作用,本品对高眼压患者和正常人均有降低眼压作用,其降低眼压的确切机理尚不清楚,眼压描记和房水荧光光度研究提示本品的降眼压作用与减少房水生成有关。
注意:支气管哮喘或有支气管哮喘史者、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窦性心动过缓、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明显心衰、心源性休克、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冠状动脉疾患、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和重症肌无力患者遵医嘱;自发性低血糖患者及接受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慎用。
4.布林佐胺滴眼液(派立明):适用于下列情况降低升高的眼压:高眼压症开角型青光眼可以作为对β阻滞剂无效,或者有使用禁忌症的患者单独的治疗药物,或者作为β阻滞剂的协同治疗药物——是一种磺胺药,虽然是眼部用药,但仍能被全身吸收,因此磺胺药的不良反应在眼部滴用时仍然可能出现,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者过敏,应立即停药;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和滴用派立明的患者有可能出现已知的与碳酸酐酶抑制剂有关的全身不良反应,不推荐同时使用。
5.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用于诊断及治疗为目的的散瞳和调节麻痹——具有松弛瞳孔括约肌及调节麻痹的作用,调节麻痹的效果较阿托品弱,持续时间较短,为速效性,滴眼结束20-30min后调节麻痹效果达到最高,3h左右几乎完全恢复,4-5h后调节功能恢复正常。
注意:青光眼和具有房角狭窄、前方较浅等眼压上升因素的患者(有可能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小儿、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冠心病、心衰、糖尿病、甲亢患者慎用(去氧肾上腺素具有升血糖、促进糖生成、加快心率等作用)。
6.典必殊滴眼液: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反应的眼科炎性病变及眼部表面的细菌感染或有细菌感染危险的情况;眼用激素用于眼脸、球结膜、角膜、眼球前段组织及一些可接受激素潜在危险性的感染性结膜炎等炎性疾病——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各种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同时延缓伤口的愈合;抗生素成分(妥布霉素)可抗敏感微生物。
注意:单纯胞疹病毒性角膜炎(树枝状角膜炎)、牛痘、水痘及其他因滤过性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膜炎、结膜炎,眼睛分支杆菌感染,眼部真菌感染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7.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可乐必妥):用于治疗眼睑炎、睑腺炎、泪囊炎、结膜炎、睑板腺炎、角膜炎以及用于眼科围手术期的无菌化疗法;
注意:对本品成分、氧氟沙星及喹诺酮类抗菌制剂有过敏史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8.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贝复舒眼液):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上皮缺损和点状角膜病变,复发性浅层点状角膜病变、轻中度干眼症、大泡性角膜炎、角膜擦伤、轻中度化学烧伤、角膜手术及术后愈合不良、地图状(或营养性)单庖性角膜溃疡等——对于来源于中胚层和外胚层的细胞具有促进修复和再生作用,动物实验表明,本品对家兔碱烧伤角膜上皮的再生、角膜基质层和内皮层的修复均有促进作用,未见增加角膜新生血管的生成。
9.妥布霉素滴眼液(托百士):本品适用于外眼及附属器敏感菌株感染的局部抗感染治疗。应用妥布霉素时,应注意观察细菌感染的控制情况—体外实验显示妥布霉素对下列菌种有特殊疗效: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对青霉素耐药的菌种。链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及肺炎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产气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吲哚阴性)与吲哚阳性变形杆菌、流感嗜血杆菌与结膜炎嗜血杆菌、结膜炎摩拉克、Acinetobactercalcoaceticus(Herelleavaginacola)、奈瑟菌属;细菌敏感性实验显示,对庆大霉素耐药的菌种,对妥布霉素仍然敏感。目前尚未发现对妥布霉素有耐药性的菌属,但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细菌的耐药性;
注意:不能用于眼内注射,局部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与其他抗生素一样,长期应用将导致非敏感性菌株的过度生长,甚至引起真菌感染,如果出现二重感染,应及时给与适当治疗;孕妇只有在确实必要时才可使用本品,哺乳期妇女在哺乳时可能出现ADR,建议停止哺乳或停止用药;临床研究显示本品能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儿童患者。
二、眼膏:
1.金霉素眼膏:急性沙眼、结膜炎、角膜炎等;
注意:有四环素类药物过敏史者禁用;急慢性沙眼疗程为1-2月或更长;眼膏可作为夜间治疗用药,以保持感染部位与药物接触较长时间;仅限眼部使用,不宜长期连续使用,使用5日症状为缓解,应停止就医;如出现充血、眼痒、水肿等症状,应停药就医。
2.红霉素眼膏:用于沙眼、结膜炎、角膜炎、眼睑缘炎及眼外部感染——本品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对革兰阳性菌鉴定卡和沙眼衣原体有抗菌作用。
注意:过敏者禁用。
疾病
一、马凡综合征
定义:为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病特征为四肢、手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明显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特别是合并的心脏瓣膜异常和主动脉瘤。该病同时可能影响其他器官,包括肺、眼、硬脊膜、硬颚等。
治疗:目前(截止年)尚无特效治疗。对先天性心血管病变宜早期手术修复,对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者宜内科治疗。一旦确诊为合并有主动脉瘤或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则应视情况考虑手术治疗,因为药物是不能去除此病的。
二、白内障
定义: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就不能看清物体。
治疗:手术、清肝明目药。
三、人工晶体眼:又称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是经手术植入眼睛里代替摘除的自身混浊晶体的精密光学部件(材料有玻璃、硅胶、水凝胶、丙烯酸酯)。
四、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湿性)
定义:是一种和年龄增长有关的多因素复合作用的眼底病。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本病真正病因不明,可能是由于黄斑部脉络膜毛细血管缺血、玻璃膜变性破裂,色素上皮对视细胞代谢产物(外节盘膜)蚕噬消化能力下降,使盘膜残余小体沉积形成玻璃膜疣。此外脉络膜新生血管进入视网膜下而发生渗出及出血。临床上分为萎缩型(干性型)和渗出型(湿性型),渗出型又称为老年黄斑盘状变性。本病是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治疗:激光治疗、经瞳温热疗法(TTT)、光动力疗法(PDT)、中药治疗。
五、青光眼
定义: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常见疑难眼病。该病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可导致失明。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失明只是时间的迟早而已。在急性发作期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分为原发性(开角型和闭角型)、继发性和先天性三种。
治疗:清肝明目降火、维B、维C、维E、激光疗法、补充营养(胆碱、泛酸B5、芸香素)、手术。
六、视神经萎缩
定义: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它是视神经各种病变及其髓鞘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等的损害,致使神经纤维丧失、神经胶质增生的最终结局。由于神经纤维的蜕变及萎缩,病人多有视功能的减退、视野的缩小。因为视神经内的毛细血管的闭塞以及神经胶质的增生,致使视盘苍白。由于神经髓鞘的丧失而使神经纤维的体积缩小,视盘表现轻度凹陷。利用无赤光进行眼底照相或激光眼底扫描,还可以查出视网膜神经纤维呈条状、楔状或普遍的神经纤维束缺损。
治疗:积极寻找病因,治疗其原发疾病;垂体瘤或外伤后视神经管骨折引起的,术后良好;其他原因引起的视神经萎缩则治疗效果很差,可试给予大剂量的神经营养药物及血管扩张剂。
七、铁锈症
定义:角膜多在基质层,以周边产部较多,虹膜呈棕色,时久有虹膜萎缩,后粘连,瞳孔中等度散大,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晶体先在前囊下出现棕色颗粒或形成圆形,椭圆形斑点,以后皮质混浊,呈弥漫的棕黄色,玻璃体液化混浊呈棕褐色,视网膜易受其侵犯而发生变性萎缩,表现为视力减退和视野缩小
治疗:球内异物一般应及早摘出。应该强调的是,手术摘出必须以重建和恢复视功能为目的,因此要考虑伤眼功能、病人双眼和全身情况(具体药物治疗暂无)。
八、硅油眼
定义:眼内注入硅油后易引起白内障、晶状体浑浊等。
九、视网膜脱落:好发于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
治疗:手术。
十、眼睑倒睫
定义:是指睫毛向后方生长,以致触及眼球的不正常状况。倒睫是儿童,青少年以及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外眼病,主要是睫毛的生长方向发生异常。生长方向异常的睫毛,尤其是倒向角膜表面生长的睫毛,不但经常摩擦角膜上皮,引起异物感,怕光,流泪等症状,还会引起眼球充血,结膜炎,角膜上皮脱落,角膜炎,角膜血管翳,角膜溃疡,角膜白斑,进而影响视力。
治疗:手术。
十一、黄斑裂孔
定义:指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至感光细胞层发生的组织缺损,严重损害患者的中心视力。
治疗:手术。
十二、翼状胬肉
定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认为是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组织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呈三角形,可侵犯角膜,单眼或双眼受累。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故名为翼状胬肉,中医称为“胬肉攀睛”。它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也是最为古老的眼病。它不仅可以眼刺激征及外观缺陷,还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
治疗:抗生素眼药水(充血较重时加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进行性胬肉可用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泼尼松龙、四环素素眼膏、冷冻治疗、手术(术后用塞替派、丝裂霉素C眼液、局部皮质类固醇)、物理疗法(射线、激光)。
十三、玻璃体积血
定义:因肝胆热盛,或阴虚火炎,血受热迫,破络灌瞳,以及外伤、手术等引起。症见瞳神内一点鲜红,血液瘀积于金井,视力速降。相当于玻璃体前部积血。
治疗:清热平肝、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手术。
十四、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定义:是成人最常见的眼眶疾病之一,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患者可伴甲状腺机能紊乱,比如甲亢或甲低,也可表现为甲状腺机能正常。青中年乃至老年人均可发生,多累及双眼。
治疗:全身治疗和眼部治疗。全身治疗主要针对矫正甲状腺功能异常。眼部治疗主要针对暴露性角膜炎、压迫性视神经病变和严重充血性眼眶病变。主要的治疗措施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复视可试用棱镜矫正。为防治暴露性角膜炎发生,可夜间遮盖睑裂,滴用润滑性滴眼液;必要时可行睑缘缝合术。在眼眶病变的急性期,若发生明显视功能受损时,可行眼眶减压术;在疾病稳定期,可根据美容需要,行眶部减压以改善眼球突出,斜视矫正术和眼睑手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