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的不便,旁人无法了解。度以后,眼睛成了自带虚化背景的滤镜,度以上,眼前出现的是一片模糊的虚影,度后的世界,近视眼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想要看清这个世界,近视眼要么佩戴眼镜、要么戴隐形眼镜,为了自己的形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屈光手术,但在选择手术前,每个近视人心中难免忐忑:我适合做屈光手术吗?应该选择哪种屈光手术?有没有风险?会不会致盲?
哪些人不适合做角膜屈光手术?
角膜屈光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范围。
一般来说,18岁以下未成年人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成,眼球情况不稳定,可能度数会在术后继续递增,所以不要做这类手术。
18岁后,视力渐渐稳定的时候,近视在—度的人,都能做这个手术。
伴有某些眼病或全身疾病的人不能做角膜屈光手术,医学上称之为禁忌症,临床上又分为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是指严重影响手术效果的疾病,因此绝对不能做近视眼手术,主要有五类:圆锥角膜、青光眼、兔眼、重症干眼及眼部活动性炎症等。
同时,矫正视力极差的重度弱视者、影响伤口愈合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精神及心理异常者均不适合做屈光手术。
相对禁忌症则指的是经治疗好转后可以手术的一些疾病,眼部疾病包括单纯干眼、慢性眼睑炎、结膜炎、斜视、眼压偏高、近视性眼底疾病等;全身疾病则包括药物过敏、高血压、血糖偏高等。
轻度的干眼患者可以点人工泪液治疗;眼部慢性炎症应用抗生素眼药水;眼底疾病可以进行眼底激光治疗,两周后再做手术;眼压偏高的患者先要排除青光眼,降低眼压后可行手术;全身疾病患者则应通过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手术。
应该选择哪种屈光手术?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激光近视眼治疗中心主任余克明教授表示,目前,在近视矫正手术中,全飞秒手术已经成为主流方式,相比于传统的准分子激光,它对角膜的创伤更小,生物力学保存更完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更低,更受到近视患者的“欢迎”。
目前,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眼,主要有准分子激光(LASIK)和全飞秒激光,它们基本原理都相同,都是通过切削角膜组织矫正近视。
准分子LASIK首先要用板层刀制瓣(打开角膜组织),再依靠准分子激光对基质层进行切削,才能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全飞秒手术则不同,它是先用激光在基质层中制作一个透镜,之后在角膜表层制作一个微切口将透镜取出即可。这个手术不需要做角膜瓣,全程都用飞秒激光。
“和LASIK相比,全飞秒激光的优势在于只有2mm长的切口,对角膜面的创伤更小,从而保证了角膜的完整性,生物力学得以保存,次外切口的感染、发炎等并发症的概率更小,安全性更高。”余克明说,“每个患者接受全飞秒手术所需时间大约8分钟。”
据悉,目前全飞秒手术全球手术量已经超过万例,我国超过75万例,在余克明看来,虽然全飞秒开展的时间不长,但已经被充分证明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近视手术后,还会再近视吗?
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近视依然会发生,这种情况叫屈光回退,是指手术以后视力重新下降,验光以后再次出现近视的表现。
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第一、由于角膜的愈合能力过强,从而形成了这种表现;第二、由于手术以后仍然不注意良好的用眼习惯,过度用眼,比如长时间的看手机、电脑或者近距离阅读,也可能引起近视再次出现。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平时一定要保持合理的用眼习惯,如果出现了屈光回退,也可以考虑行二次手术治疗或者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这三种方法都是可以选择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建议保持合理的用眼习惯是第一重要的。
还有些近视患者做完激光手术后,有视觉模糊或者视力回退的现象,也不要认为是手术失败了。但其实,任何一种手术包括全飞秒激光手术,在做完后,眼睛状况都有一定的波动期,例如干涩、疲劳、看东西不清楚等,但一般在1-3个月内,之后就将慢慢恢复稳定。
不少年轻人会担心,年纪轻轻的做了近视眼手术,老了之后万一患上白内障、青光眼后,还能不能做手术,会不会诱发风险的发生?
“影响并不大,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但此类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应主动跟医师沟通,主管医师会针对具体病史,设计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余克明说道。
(文章来源:整理自健康时报、人民健康网、39健康网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