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徐州市人民检察院
陈嘉
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检察院
第二检察部主任
在充满对抗与较量的公诉席上,他正义凛然、铿锵有力;在推进社会综合治理的道路上,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日复一日平凡而繁忙的检察工作中,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他,就是徐州市泉山区检察院检委会委员、第二检察部主任陈嘉。先后荣获江苏省百佳法治副校长、徐州市十佳检察官、徐州市政法杰出卫士、徐州市十佳公诉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泉山政法人物”,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追求卓越,
在守护正义中书写初心
陈嘉的父亲就是一名检察官,常年的耳濡目染,陈嘉从小就立志要像父亲一样,做一名正义的守护者。年,研究生毕业后毅然选择了检察院。基于责任、热爱和使命,陈嘉明白只有求极致,追求卓越,把经手的案件办成经得起检验的“铁案”,才能体现传承,才能实现自己的初心。
年前后,徐州非法集资类案件集中爆发,泉山区是重灾区,陈嘉在公诉科工作期间,先后承办了明明、意得等多起在全市有重大影响的案件。集资类案件数额巨大、投资人数众多,卷宗多达二、三百册。
陈嘉深知,每一笔款项都是投资人的心血,也是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的依据。为了又准又快地定案,陈嘉连续半年多周末没有休息,“5+2”“白+黑”对数千名投资人逐一复核,完善证据锁链。连续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让他的身体瞬间进入“亚健康”,他得过面瘫、急性荨麻疹、急性眼睑炎等疾病,疼得两眼都睁不开。但一想到案件,他就咬牙坚持,在医院挂完水后,匆匆赶去提审、开庭。
察微析疑,
在抽丝剥茧中培育匠心
面对投资群众的来访来信,他主动耐心地释法说理,稳定信访人情绪,有效化解了社会稳定风险。他在几百册卷宗中明察秋毫,指控犯罪有理有据,追赃有的放矢。当庭审结束后,一位投资人拉着陈嘉的手“陈检察官,你把这么多账目理的那么清楚,把赃款去向也说明白了,我们相信你,相信会有公道!”,此时,陈嘉既平静又满足,他在想自己的初心不就是让正义彰显,让百姓满意么?
几年前,陈嘉办理了一起轻伤害案件。相邻店铺乔某某和姚某某,因生意竞争起了矛盾,二人发生争执,乔某某照着姚某某的左右眼打了几拳。
案件移送到检察院,卷宗中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鉴定结论、病历资料等齐全。看似是个小案件,但在陈嘉眼里,他觉得每个案子都是关系人身自由的大案。
他不敢有丝毫松懈,卷宗中的每一个字眼都很关键,往往决定对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翻阅卷宗后,陈嘉发现被害人的询问笔录仅有一份,且为民警潦草的手写体,多处出现了“左”“右”字样。由于字迹潦草,再加上两个字写法近似,在很多地方很难区分开到底左眼还是右眼。在仅有的这份被害人笔录中,其中一处“左眼眶骨骨折”中的“左”字引起了承办人的注意,从侦查人员的字迹笔画习惯来看,非常像“左”。到底是左眼,还是右眼?
陈嘉立刻联系办案民警,两位在场民警均证实被害人当时说的是左眼受伤。而陈嘉记得鉴定结论是右眼新鲜骨折。
为澄清疑点,确定损伤部位,陈嘉再次讯问了乔某某,但是乔某某坦率地承认打了姚某某的两只眼睛。复核姚某某时,姚某某目光闪躲。姚某某的说法并没有改变,和在公安机关陈述一致“左眼眶骨骨折”。经过陈嘉开始耐心释法说理,姚某某才吞吞吐吐承认右眼曾经在7年前因为打架而骨折。
考虑到骨折可能之前也做过司法鉴定,陈嘉连忙赶到市法医鉴定中心查找当年的病历资料。果然,在档案室内找到6年前姚某某右眼眶骨折的CT片。后经过重新鉴定,认定“伤者左眼眶未见骨折征象,右眼眶内壁陈旧性骨折,姚某某的左眼部的损伤构成轻微伤,右眼眶内壁陈旧性骨折与本次外伤无关。最终检察院对乔某某作出绝对不起诉处理决定。
从事刑检工作12年,从抢劫案、贩卖毒品案、到中央交办的山西职务犯罪专案,多件案件,无一错漏,陈嘉练就了“查微析疑、追求卓越”的检察匠心,所办的7起案件被高检院、省院评为典型案例、精品案例。
开拓创新,
在社会治理中赢得民心
年,陈嘉办理了一起未成年人妨害信用卡管理案件。犯罪嫌疑人小刘进入一个QQ群,群主给她多张他人的身份证,让她到银行办理银行卡,按照每张卡元支付给他报酬。短短半个月,小刘办理了14张“银行黑卡”。最终小刘被起诉。
案件办结后,陈嘉却有些担心,这些“黑卡”最终流向何处,是否被坏人利用?陈嘉发现,很多电信诈骗、网络传销案件,犯罪嫌疑人都是用别人的银行卡走账。由于人卡信息不统一,给案件侦查以及斩断犯罪嫌疑人的资金链带来了很大麻烦。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银行在办理银行卡时通过与公安系统联网查询,只能核实办卡人提供的身份证是否真实有效,即使对办卡人进行面部拍照,通过肉眼也无法准确辨别是否人证对应。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陈嘉想到了指纹识别器,公安机关办理二代身份证均已录入指纹,并记入人口信息数据库,如果在办理银行卡申领业务时,工作人员对办卡人进行指纹验证,就能实现“人证卡合一”。随后向银行提出检察建议,建议银行在发放银行卡环节通过技术手段增加识别认证,并推动率先在全国完成试点工作。该工作先后荣获年度“全省十大精品检察建议”和徐州市法治建设优秀实践案例,形成防范惩治电信诈骗的“徐州经验”。
“创新能力也可以培养出来,我们有义务通过办案发现问题,堵塞社会管理漏洞。”在青年干警成才分享会上,陈嘉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而他打造的“东坡少年”未检品牌、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国有企业强化外派干部管理及廉政建设等制度,正在发挥着作用,为社会综合治理提供了法治智慧。
“百舸争流,唯奋楫创新者先”,12年来,从书记员、助检员、检察官到部门负责人,陈嘉一直奋战在刑事检察一线,始终用自己对检察事业的热爱、对正义的追求,用自己的智慧,和求极致的工作态度,创新思路,奋勇争先,一路辛勤,一路闪光。
文字:陈嘉高岩岩
图片:陈杰
责编:卓小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