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腰Yuyao
部位:在头画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适应证:常用于眼科病症,口眼喁斜,三叉神经痛,呃逆。
操作:①直刺0.2~0.3寸;
②治疗眶上神经痛时,可沿皮向两旁刺入,透至攒竹或丝竹空,进针o.5~1寸;
③治疗三叉神经痛,可向前下方斜刺0.3~0.5寸,达眶上孔,可有触电感传至眼及前额;
④治疗面瘫之额纹消失或上睑下垂,可向上透阳白。
1,出处《窦太师针经乡(鱼腰二穴,在两眉中间是穴。针入一分,沿皮向外透鱼尾穴。治眼红肿痛,泻之,禁灸。)
2,名实考《黄帝明堂经》眉头为“攒竹”穴,
眉尾为“丝竹空”穴,后世又以眉中为“鱼腰”穴,故又称眉尾为“鱼尾”,近人则称眉头攒竹为“鱼头”穴。又,敦煌卷子《新集备急灸法》载“光明”穴,定位与“鱼腰”同。
3.临床应用举例
(1)治眼生淫肤覆瞳子上方:随眼痛左右,灸眉中当瞳子七壮便愈。(《医心方》巻五)
(2)斜视:外科取攒竹配鱼腰或眉中;内斜取瞳子秽配眉梢或丝竹空。[福建中医药,(1):32]
(3)急性结膜炎、眼睑炎、麦粒肿等急性眼病:点刺鱼腰穴放血,收效较著。[江苏中医杂志,(6):36]
(4)眼睑下垂:鱼腰、攒竹。[江西中医药,(6):9]
(5)外伤性睑下垂:针刺患侧攒竹、鱼腰。[江西中医药,(6):9]
(6)呃逆指压鱼腰穴。[中国针灸,(1):35]
文章内容源自《针灸经外奇穴》一书,版权归原创所有,由:岐黄健康之术,小编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岐黄健康之术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