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对小编说她的眼皮上有个“红包”,又红又肿,又痛,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问我严不严重!原来,美女的眼睑上长了一个能摸到的,黄豆大小的脓包,其实这就是我们俗称的“麦粒肿”,又称睑腺炎。
睑腺炎是一种眼睑腺体的急性、痛性、化脓性、结节性炎症病变,睑板腺受累时形成较大的肿胀区,称之为内睑腺炎,眼睑皮脂腺(Zeis腺)或汗腺(Moll腺)感染则为外睑腺炎,其肿胀范围小而表浅。
该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最为常见,以眼睑红、肿、热、痛的急性炎症为表现。
特别提示:需注意与睑板腺囊肿(又称霰粒肿)区别,该病为睑板腺的特发性慢性非化脓性炎症,反复发生睑板腺囊肿,需做病理检查以排除睑板腺癌。
治疗:
1.初期可采用冷敷,硬结未软化时可湿热敷,每日3-4次,每次15分钟。
2.抗生素滴眼液点眼,结膜囊内涂抗生素眼膏有助于感染控制。
3.症状较重者或发展为眼睑蜂窝织炎者需口服抗生素或肌肉注射抗生素。
手术治疗:
内睑腺炎治疗:在眼睑结膜面做一个垂直小切口,将囊腔内的组织刮出,术后眼睑不遗留瘢痕。
外睑腺炎治疗:切口在皮肤面,与睑缘平行,减少瘢痕形成。
特别指出:切忌用手挤压,因眼睑及面部静脉无静脉瓣,挤压导致细菌进入血管可引起海绵窦血栓或败血症,导致生命危险。
专家指出,麦粒肿手术治疗只需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如果是小孩,家长配合医生稳住孩子即可手术,手术方便、痛苦少,一般在24小时内即可恢复正常。
我们门诊经常遇到一些患者或患者家长惧怕手术,一直坚持保守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应该尽早手术,如果因害怕手术疼痛,一再拖延,麦粒肿将发展成为肉芽肿从皮肤面破溃,最终会形成眼睑瘢痕,影响美观。
预防麦粒肿小知识:
注意手部卫生,经常用脏手揉眼,会导致麦粒肿发生,因此需勤洗手。
许多成年人经常熬夜、过度用眼也是导致麦粒肿的诱因,因此需注意休息,形成良好的休息与工作习惯。
俗话说“病从口入”,因此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减少辛辣、烧烤和刺激性食物,注意营养均衡。
想了解更多眼科专业知识,想与眼科专家们一对一的交流,欢迎加医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