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反应,是很多儿科医生和家长熟悉的词。由于担心打疫苗之后会发烧、起皮疹等等,很多家长对打疫苗这件事都有了抗拒。我们来盘点一下,儿童接种疫苗之后,有哪些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及对应的处理方法。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疫苗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疫苗接种后现象。一般反应及处理是由疫苗本身和接种过程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一过性反应,包括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临床症状轻微,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局部反应为疫苗刺激引起的局部组织反应。多在接种后24h内发生。注射局部可出现红晕、轻度肿胀和疼痛,偶见引流淋巴结肿痛,一般在1~2d后逐渐消退。轻症一般无需处理,较重者可局部热敷。注意:卡介苗局部反应为卡介苗(BCG)引起的组织超敏反应。在BCG接种后10~14d,局部出现结节状红肿,4~6周变成脓疱或溃烂,8~12周愈合遗留瘢痕(卡疤,直径一般<1cm),偶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BCG局部反应不能热敷,保持清洁干燥即可。但如果存在免疫缺陷的话,往往会出现过强的BCG反应。若局部形成大脓疡或腋下淋巴结肿大超过1cm者,应排查是否存在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可局部抽取脓液或者手术切开引流;破溃的脓疡可用利福平或异烟肼干粉剂或软膏涂敷处理;若发生BCG播散性疾病需全身应用抗结核药物。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及不适,还可有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发热多于接种后数小时至24h内发生,一般持续1~2d,很少超过3d,大多为低热或者中度发热,少有高热。有些减毒活疫苗接种后会出现类似轻症疾病表现,例如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后,可出现一过性流感样表现;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出现发热和一过性皮疹等。轻症全身反应无需特殊处理。发热者嘱其多饮热开水即可,亦可行物理降温,热高者可口服退热剂;腹泻者可口服蒙脱石散等对症处理。异常反应及处理为疫苗引起的较严重不良反应,某些严重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甚至可危及生命,需给予及时处理。局部细菌性感染通常是由于接种用具或接种局部消毒不严所致。其局部红肿热痛较一般局部反应严重得多,严重者可发生局部脓肿或局部蜂窝织炎,可发生引流淋巴结炎和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轻症者局部外涂抗生素软膏;局部脓肿可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并需口服或静脉用抗生素。脓液涂片或培养有助于指导抗生素有效应用。无菌性脓肿见于接种含吸附剂疫苗时注射过浅、剂量过大或使用前未摇匀而注射浓缩疫苗等不适当接种。注射局部先有较大红晕,2~3周后出现硬结和疼痛,逐渐形成无菌性脓肿。轻者持续数周至数月后自行吸收,重者可形成暗红色溃疡,长期不愈。轻症可以采用热敷治疗。脓肿未溃破前可穿刺抽取脓液;已破溃或发生潜行性脓腔时需切开排脓,必要时需扩创清除坏死组织;继发感染时需选用抗生素。过敏反应有免疫活性的疫苗抗原与偶联剂、培养介质蛋白和多肽、各种附加剂包括抗生素、防腐剂、稳定剂、佐剂和灭活残基以及乳胶污染等都可能成为过敏原而诱发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疹:为常见的过敏反应。多在接种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生,可表现为各种皮疹伴有瘙痒,以荨麻疹多见。可外涂炉甘石洗剂和口服抗组胺药物,重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血管神经性水肿:少见,多于应用抗毒素和类毒素时发生。通常在接种后1~2d内发生,先在注射部位出现水肿,可逐渐扩大范围,累及关节、眼睑、口唇与肢端。具有发作性、局限性和自限性特点,病程一般为2~3d。一般病例给予抗组胺药物即可,重症可应用糖皮质激素。过敏性休克是严重过敏反应,常在注射抗毒血清或类毒素后数分钟至1h内发病,出现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包括突发胸闷、心悸、气急、面色潮红、皮疹伴瘙痒,甚至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导致呼吸困难和发绀,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脉搏细弱及血压下降等表现。应立即给予肾上腺素、扩容、糖皮质激素、保护重要脏器等积极处理。接种场所应备有上述抢救药品。这就是为什么接种机构会要求打完疫苗之后观察半个小时再离开,就是担心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疫苗接种后现象接种某些疫苗后出现自身免疫性或炎症性疾病,比如有报道接种流感疫苗后,发生吉兰-巴雷综合征。处理原则:确诊后,按照原发病的规范进行处理。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的接种问题1.湿疹宝宝:可以接种各类疫苗(避开湿疹部位),湿疹患儿应接种疫苗以预防疾病发生,且接种疫苗后不会加重湿疹疾病症状。2.食物过敏的儿童:可以按免疫程序正常接种;有蛋类严重全身过敏反应史的儿童,应在医疗机构监护下接种流感疫苗。食物过敏的急性反应期(如并发哮喘、荨麻疹等)或接种部位皮肤异常(湿疹、特应性皮炎等),应暂缓接种。对蛋类过敏者禁忌接种黄热病疫苗。3.先心病宝宝:生长发育良好,无临床症状,心功能无异常[如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0%];CHD患儿介入治疗术后,复查心功能无异常;先心病患儿外科术后3个月,复查心功能无异常,可正常接种。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的先心病患儿;复杂发绀(紫绀)型CHD患儿,需要多次住院手术者;需要专科评估的其他情形,如免疫缺陷、感染、严重营养不良、免疫抑制剂使用等的CHD患者暂缓接种。4.热性惊厥患儿:对于单纯性FS,或非频繁性发作的热性惊厥(半年内发作3次,且1年内发作4次)既往没有惊厥持续状态(持续惊厥超过半小时),本次发热性疾病痊愈后,可按免疫程序接种各类疫苗,建议每次接种1剂次。对于复杂性FS,或短期内频繁惊厥发作(半年内发作≥3次,或1年内发作≥4次),需暂缓接种,建议专科门诊就诊。5.黄疸宝宝: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患儿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可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病理性黄疸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可正常接种乙肝疫苗。但需前往专科门诊就诊及时查明病因,并暂缓接种其他疫苗。6.患感染性疾病时:急性感染性疾病痊愈后可接种各类疫苗。轻症急性感染性疾病者热退后可接种疫苗。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暂缓接种口服减毒活疫苗。中度和重度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脑炎、脑膜炎、心肌炎、严重腹腔感染、严重泌尿系统感染等,对此类疾病患儿在疾病好转前暂缓接种疫苗。在疾病好转期,如有疫苗接种需求,建议前往免疫接种咨询门诊评估情况,决定是否接种。疾病完全恢复后,可以接种疫苗。7.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使用者:可以接种除含麻疹成分疫苗以外的其他疫苗。推迟含麻疹成分疫苗的接种至免疫球蛋白使用后的8~9个月。
参考文献:
[1]方峰.儿童疫苗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1(05):-.
[2]方峰,俞蕙.小儿传染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8-11.
[3]宫道华,吴升华.小儿感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ChungEH.Vaccineallergies[J].ClinExpVaccineRes,,3(1):50-57.
[5]郭翔,孙晓冬,丁华,许二萍,许玉洋,朱轶姮,张钧,栾琳,王晓川,孙金峤,刁连东,邢嬛.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六——湿疹与预防接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4(01):4-5.
[6]王晓川,孙金峤,孙晓冬,郭翔,丁华,许二萍,许玉洋,朱轶姮,张钧,栾琳,刁连东.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四——食物过敏与预防接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4(01):1-2.
[7]吕海涛,朱轶姮,张钧,栾琳,王晓川,孙金峤,刘芳,孙晓冬,郭翔,丁华,许二萍,许玉洋,刁连东,龚方戚.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五——先天性心脏病与预防接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4(01):2-4.
[8]叶盛.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七——热性惊厥与预防接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4(02):81-82.
[9]孔小行.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十一——婴儿黄疸与预防接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4(02):87-88.
[10]叶盛.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十二——感染性疾病与预防接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4(03):-.
[11]孙金峤.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之二十——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使用者的预防接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4(05):-.
编辑:菁媛题图来源:站酷海洛投稿及合作:zhangjingyuandxy.c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fangmingzhu.net/jbgs/7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