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的小伙伴注意了,这对你很重要

职业病防控周

第二弹

为什么说是第二弹呢?

上一期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了

职业病的一些基础知识

本期

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咱们化工运行部有哪些需要大家注意的

GO!GO!GO!

氨肟化or二套己内酰胺

■氨

吸入的危害表现

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

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皮肤和眼睛接触的危害表现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急性轻度中毒:流泪、畏光、视物模糊、眼结膜充血。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急救措施

清除污染

如果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激症状,则不需要清除污染。假如接触的是液氨,并且衣服已被污染,应将衣服脱下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

如果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min以上。如在冲洗时发生眼睑痉挛,应慢慢滴入1~2滴0.4%奥布卡因,继续充分冲洗。如患者戴有隐形眼镜,又容易取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的话,应取下隐形眼镜。对接触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冲洗15min以上。冲洗皮肤和头发时要注意保护眼睛。

少量泄漏

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

■苯

危害表现

短时间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后会引起急性苯中毒。中毒程度和接触苯的浓度及接触时间有关,较轻者表现为兴奋或酒醉状,怕光、流泪、视力模糊,并有头昏、头晕、恶心、呕吐、步态蹒跚等。严重时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至呼吸和循环衰竭。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的损害,出现神经衰弱症候、造血系统再生不良或中毒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同时还会有皮肤和粘膜的出血倾向、皮肤干燥皲裂等。由于各个中毒患者的健康状况、作业环境状况、个人对毒物的敏感性不同,其中毒情况和具体表现也不一致。

急救措施

现场救助

一旦发生急性苯中毒事故,应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被毒物污染的衣服,用温水清洗皮肤并注意保暖。必要时吸氧,若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出现眼睛被灼伤的,应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并涂敷可的松眼药膏。

紧急处理

一旦出现苯泄漏,应迅速将泄漏污染区的人员撤离至安全区进行隔离,切断火源。现场处理人员应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衣,尽快切断泄漏源,防止毒物进入下水道。小量泄漏可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则需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以降低蒸发。并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容器内进行适当处理。

硫酸ro储运

■硫酸

硫酸的危害性

硫酸对人体的危害大致有三个途径-皮肤、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而其危害性又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人体一接触到浓硫酸,便即遭到烧伤,如果进入眼内,会使眼睛失明。喝入硫酸会使内部器官严重损害或死亡。如果吸入大量热硫酸蒸气或发烟硫酸放出的浓蒸气,就会损害上呼道以至肺部组织,严重时会失去知觉。人体对这种蒸气的敏感性因人而异。

慢性:与硫酸接触会引起皮肤炎症,经常吸入硫酸蒸气或酸雾会引起呼吸道或支气管炎,长期吸入硫酸蒸气会引起牙齿的酸蚀症,先是失去珐琅质的光泽,继而露出象牙质,造成缺损,表面变黑。

急救措施

硫酸预防措施

注意个体防护,严禁与身体直接接触,避免吸入和溅入眼睛。远离高温、热源,避免阳光直射。储存区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事故响应

泄漏后地面撒苏打水,大量泄漏筑堤或挖坑收容。皮肤(或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误食,用水漱口,禁止催吐。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硫磺

硫磺的危害性

因其能在肠内部分转化为硫化氢而被吸收,故大量口服可导致硫化氢中毒。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全身毒作用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呕吐、共济失调、昏迷等。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对皮肤有弱刺激性。生产中长期吸入硫粉尘一般无明显毒性作用。

急救措施

硫磺预防措施

做好个体防护。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防止静电积聚。尽量密闭作业,作业场所设置通风、除尘设施。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事故响应

吸入:脱离接触。食入:漱口,饮水。皮肤(眼睛)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如有不适,就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砂土。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密闭包装。与有机物、卤素、金属粉末、酸类及氧化剂隔离储运。

聚合包装or环保

■粉尘

吸入的危害表现

飘逸在大气中的粉尘往往含有许多有毒成分,如铬,锰,镉,铅,汞,砷等。当人体吸入粉尘后,小于5μm的微粒,极易深入肺部,引起中毒性肺炎或矽肺,有时还会引起肺癌。沉积在肺部的污染物一旦被溶解,就会直接侵入血液,引起血液中毒,未被溶解的污染物,也可能被细胞所吸收,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此外,粉尘还会沾污建筑物,使有价值的古代建筑遭受腐蚀。降落在植物叶面的粉尘会阻碍光合作用,抑制其生长。

爆炸的危害表现

粉尘和其他物质一样具有一定能量。由于粉尘的粒径小,表面积大,从而其表面能也增大。一块1g重的煤其表面积只有5~6c㎡,而1g的煤粉飘尘,其表面积可达2㎡。粉尘与空气混合,能形成可燃的混合气体,若遇明火或高温物体,极易着火,倾刻间完成燃烧过程,释放大量热能,使燃烧气体骤然升高,体积猛烈膨胀,形成很高的膨胀压力。

急救措施

吸入的预防措施

在粉尘环境工作,为了你的健康,建议做好呼吸防护工作。科学选择防尘口罩,选择一款防护效果好,呼吸顺畅,使用经济的好口罩。有助于预防肺部伤害发生。

防尘口罩选择

1、选择复式半面罩型。一次性口罩由于漏气率高,不适合长期或职业防护用。

2、选择KN等级防尘滤棉使用。低防护率将导致身体受到伤害。

3、选择硅胶材质的较为舒适。适合长时间佩戴,不易引发过敏反应。硬度高的口罩易造成面部压痕。

4、口罩分大小号,这点极其重要。不要购买那些所谓通用型号的口罩。易漏气。

5、口罩有覆盖口鼻,覆盖口鼻、下颌2种,建议使用后者,相对较为舒适。

6、建议选择呼吸顺畅型口罩。有的口罩采用双滤棉设计,

粉尘爆炸预防措施

粉尘虽然会发生爆炸,但若采取可靠的措施还是可以避免的,防范的措施应着眼于发爆的条件:控制粉尘浓度;杜绝起燃点;减低空气中氧的浓度;采取有效降尘措施;建立预报系统;设置爆炸压力泄放口等。此外,在管理上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落实管理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

■噪声

噪声的危害表现

1、对神经系统的危害

严重影响中枢神经功能,造成神经系统衰弱和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例如长期在噪声中会导致失眠、多梦、休息和睡眠欠佳,或者神经性头疼、偏头疼等临床症状和表现。2、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长期在噪声危害下导致冠状动脉缺血和一过性血管痉挛,由此会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心前区不适等情况发生。3、对消化系统的危害

引起肠胃功能紊乱,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消瘦、胃液分泌减少、胃蠕动无力、胃排空减慢等。4、对听觉系统的危害

导致噪声性听力损失,又称噪声性聋。主要是由于长期受噪声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缓慢的、进行性的听觉损伤。

急救措施

噪声的预防措施

1、在声源处控制。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

2、在噪声传播途中控制。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多栽树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受音者或受音器官采取防护措施,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

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有关职业病的危害

安全生产无事故

做好预防与应急处理

快乐健康你我他~

朋友们,劳动者的健康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只有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才能最终实现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共同努力。

图文:苏星天

编辑:苏星天

审核:姜惠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fangmingzhu.net/jbgs/8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