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多动症不可轻视的慢性疾病

“左手一个耳光,右手一个耳光”两只手就能玩起来,手里的笔,戴着的眼睛,一切手头上的东西,校校都能玩起来。视频里的小孩叫校校,和很多孩子一样,校校十分活泼好动。但他被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过注意力不集中和行为失控的时候。怎么他就被诊断为多动症了呢?儿科专家说有些儿童的行为失控绝非偶然。校校就是这样一类儿童,他们的行为问题频繁和严重,以至于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日常生活。

多动症儿童常见行为

孩子上课无法专心听讲,要么经常东张西望,小动作不断,撕纸、抠橡皮,甚至离开座位游走;要么静静托腮,神游八方;晚上回家做作业边做边玩,还错漏百出……如果孩子有上述表现,或许你要当心,这可能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表现,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时期第二大最常见的精神障碍。

那什么是多动症呢?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多动症,英文缩写为ADHD。多动症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多动症于学前起病,呈慢性过程.它不仅影响儿童的学校家庭和校外生活,而且容易导致儿童持久的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和低的自尊心。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有相当一部分儿童会持续终生现有的研究显示,真正的患儿并不会自动改善病情,规范的治疗才是正确选择。治疗的目标是让孩子的症状减轻或消失、学习成绩上升、人际关系改善,并且能度过身心巨变的青春发育期。案例分享因多动症成绩下降,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有何变化?

关于多动症的治疗

家长们首先需要认识到,多动症是一个慢性疾病。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在被诊断为多动症后,没有接受相关的治疗和干预,症状是不会完全消失的,只是一些症状的表现,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大多数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个体中,躯体的多动症状在青少年期和成人期变得不明显,但是坐立不安、注意缺陷、计划性差及冲动等困难会持续存在。

多动症的危害不可轻视

多动症的危害家长不容忽视,家医院给孩子及时的治疗,避免加重病情,给下步治疗带来不便,到时候追悔莫及。

多动症不及时治疗,将影响孩子一生:多动症不治疗不会自愈,往往因时间推移症状更为明显,伴随孩子一生。犯罪率上升:多动症患儿在青少年期物质依赖、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和违法犯罪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5~10倍。生活、精神上受侵害:情绪不稳,生活无法自理,学习成绩差等等,多动症给患儿生活和精神都造成严重危害。适应能力差:由于缺乏组织、计划与解决问题的技巧,成年后适应社会的能力差,工作、生活不顺利。

温馨提示:孩子有多动症表现,家长应医院检查,积极配合医生干预治疗,这样干预治疗的效果会更好,孩子也可以很快恢复健康,另外家长要注意平时教育孩子的方式,多给孩子关爱,陪伴孩子。

医院简介

医院是“六一健康快车”医院,由中国儿科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胡亚美女士创建,是一家集医疗、保健、康复、科研、健康宣教和管理为一医院。医院设有“六一云医”平台卫星门诊,是长三角地区儿童疑难病例MDT会诊基地、中国心理学会标准委-儿童心理障碍评估确诊指导中心上海基地、“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行动”广东会诊基地。建院以来,医院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国内外交流和合作,践行儿童价值医疗HMO和单元序贯管理,对难治性儿童神经系统、精神心理及行为发育疾病进行科学诊断、精准干预治疗。医院依托“六一儿科”价值医疗整体学科技术优势,在与国内十余家顶级学术团体密切合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重点学科,四个亚专业”的业务格局,即以“神经发育障碍精准诊疗(儿童脑健康)”为重点,儿童内分泌科、皮肤科、中医儿科、过敏反应门诊为亚专业的发展方向,初步形成科研与临床相互合作与渗透的架构。服务特色

·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专业门诊多模式诊疗服务;

·发育行为儿科、小儿神经科、小儿内分泌科、过敏反应门诊、儿童皮肤科、血管瘤胎记门诊的系统诊疗服务;

·“精神心理CT”评估和测查;儿童健心室;

·疑难病例多学科专家会诊服务,在线MDT会诊服务;

·康复训练、健康教育、家长培训;

·对患儿进行科学诊疗评估、家庭康复和营养膳食指导。重点项目·小儿多动、抽动障碍、情绪障碍的评定、诊断、全面性综合治疗,难治性病例的治疗;·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的全面检查、评估、诊断、康复训练、行为、药物及生物治疗等;·开展儿童智力低下、脑瘫、癫痫、共济失调的神经调控、APS生物调序、NS微生态调节(肠道菌群)、中医体质调理、能力发展提升;·小儿内分泌(矮小、肥胖、性早熟)和过敏反应评定、诊断、多模式综合治疗,特别是绿色疗法的临床应用;·六一健康银行:儿童健康6S管理,健康人格促进、家庭亲子关系调整;测查和评定的项目

发育水平、智力、注意力、记忆力、认知方式、气质特点、个性特征、儿童情绪、儿童行为、感觉统合、孤独症行为、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等。

测查结果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往期推荐:

①建议收藏!儿科医生提醒:这几种方法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②给自闭症孩子做康复前,这四件事你一定要了解!

③说话晚的孩子咋回事?这个时候还不说,警惕真的有“问题”!

④注意力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fangmingzhu.net/jbgs/9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