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晚期,历经几代天子的折腾,国力渐衰。
这时周厉王上台了。
厉王这个混球,残暴无度,蛮有经济头脑。为了改善国家财政,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专利”政策。
专利政策的精神是,天下的山林湖泽都是厉王的,不准国人进入谋生。
国人,是居住于国都的人。他们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有点像今天的北京市民,北京的哥就经常把中南海的事当自己的家事唠唠叨叨。
国人经常到山林湖泽捕鱼、打猎营利。
厉王的红头文件一出,国人就没了财路,怨声载道。
召公进谏:人民都受不了了,都在说你坏话呢!
厉王说:我自有办法。
厉王请来巫师,这次不是装神弄鬼,有任务:监谤。
监谤,即监督诽谤者,就是巫师到大街上到处听,发现有人说厉王的坏话,就抓起来,诽谤罪,死刑伺候。
于是国都遍布巫师,抓人无数。
好汉不吃眼前亏,国人渐渐都不敢在公开场合说厉王的坏话了。
别说坏话,好话也不敢说。因为你一开口,巫师就从背后飘过来:哥们你说啥呢?
最后,不管好话坏话,啥话都不敢说了。
人们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谈招呼,只用眼色示意一下,然后匆匆走开。这就产生了一个成语,道路以目。
估计当时气氛是相当紧张,女孩子们见到都教授之类的男神都不敢发出“你好厉害啊”之类的。因为这是死罪,胆敢说“厉”字?你丫活腻了。
道路以目这个成语出来以后,周厉王十分满意。
厉王对召公说:你看,谁还敢诽谤我?
召公劝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啊!
周厉王置若罔闻,坚持弭谤政策一百年不动摇。
国人不是道路以目吗?见面只用眨眼打招呼。
有人比较热情,眨一下眼睛怕表达不够,就多眨几下,而且力道十足。一天下来,见了几个人就得用力眨几百次眼睛。日积月累,眼睛眨得多,眼睑都红肿了。
这就产生了一种地方病:眼睑炎。
严重者眼睑肿得像香肠。一出门扛着上下左右四条香肠,见人还得眨眼,看起来像相互推销香肠。
那时候眼科医生技术有限,治不了这眼睑炎。
眼睑炎疫情日益严重,国人苦不堪言。
公元前年,国人忍受不了眼睑炎,终于集结起来暴动,赶走了厉王。史称“国人暴动”。
厉王逃走后,西周临时施行了共和执政。
这一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史称“共和元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