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眼睑下垂,换您美丽形象

国际灸法大会

点击图片上方国际灸法大会,订阅   北京灸道堂中医研究院艾灸师表示,上睑下垂,以眼睑下垂,难以抬举,轻者半遮瞳仁,重者全遮瞳仁,影响视瞻为特征。中医称“上胞下垂”、“睑皮垂缓”,《诸病源候论》中称为“雎目”。亦称“侵风”,《目经大成》称“睑废”,明《景岳全书·眼目》又称“胞垂”,现统称眼睑下垂。

  本病是由于上睑提肌功能不全或丧失,以致上睑不能提起或提起不全,致使下垂的上睑挡住部分或全部瞳孔,而发生视力障碍。本病有单侧和双侧之分,先天和后天之别。病人因睑裂变窄,常皱起前额皮肤以提高眉部,借用前额肌开大睑裂,常抬头仰视。患者若系儿童,且上睑下垂超过瞳孔,有引起患眼弱视的可能,所以对于此病不容忽视。

  

  中医学“五轮八廓”学说认为“眼胞属脾”,肉轮。因脾主肌肉,“肌肉之精为约束(眼睑)”(《灵枢,大惑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则提睑无力,而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血少不能养筋则筋肉弛缓,眼睑失去其约束之力而见眼睑下垂。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上睑肌或第三神经核发育不全;动眼神经麻痹;无眼球、小眼球、萎缩眼球所致,此外还包括癔病性的上睑下垂等。

  1.脾虚气弱型

  (1)症状表现:双眼上胞下垂,晨起较轻,午后加重,全身体弱乏力,形寒气短,头昏口淡,四肢虚软,舌质淡,脉沉弱。

  (2)灸疗原则:补牌益气,濡养目上纲。主要取足太阳、任脉、足阳明、足少阳经穴。

  (3)灸疗处方:攒竹、阳白、鱼腰、脾俞、足三里、气海。

  (4)随症加穴:①血虚心悸者,加神门、心俞;②气不摄血而致便血、崩漏者,加血海、三阴交、隐白。

  (5)灸疗方法:

  ①艾炷着肤灸:每穴灸3~5壮,艾炷如麦粒大,隔日灸治1次,10次为1疗程。

  ②针上加灸:毫针刺用补法,然后用蚕豆大艾圆于针尾上点燃灸之,每穴灸2~3壮,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6)方义说明:本方具有补脾益肾、濡养目上纲的作用。《灵枢·经筋》篇亦云:“足太阳之筋,支者为目上纲”。所谓“纲”是指约束目睫主管目的开合之筋,上眼睑称为“目上纲”。此同足太阳经筋的分支,如果足太阳经筋发生病变,则将引起上睑开合失调。又如《灵枢·口问》篇亦云:“胃不实则诸脉虚,诸脉虚则筋脉懈惰,筋脉懈惰则行阴用力,气不能复,故为亸”。所谓“亸”,乃指下垂貌。即指上睑下垂,故取足太阳经的攒竹以疏调足太阳之经筋以促其目上纲开合功能的恢复,取阳白、鱼腰灸之,以健筋活血,取脾俞以健脾益气;取足三里以助胃气而资气血生化之源,灸气海以温补全身元气。数穴协用,标本兼治,脾气健旺,则目上纲之升合功能自可康复。

  2.脾肾阳虚型

  (1)症状表现:双侧上胞下垂,伴有溲多遗尿,腰脊酸楚,足膝无力,四肢欠温,食少便溏等。小儿还可见五软、五迟等发育不良。舌淡苔白,脉象濡弱。

  (2)灸疗原则:健脾温肾,益气提睑。主要取足太阳、足阳明、足太阴、足少阳经穴。

  (3)灸疗处方:脾俞、肾俞、上明、攒竹、阳白、足三里、三阴交。

  (4)随症加穴:①便溏(五更泄)者,加天枢、命门、关元;②脱肛者,加长强、百会。

  (5)灸疗方法:

  ①艾条温和灸:选双侧三阴交穴,每穴灸5~10分钟,灸至皮肤潮红,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②艾炷无瘢痕炎:每穴灸3~5壮,炷如麦粒或黄豆大,每日或隔日灸1次,5~7次为1疗程。

  ③艾炷隔姜灸:每穴灸3~5壮,炷如黄豆或半枣核大,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6)方义说明:本方具有健睥温肾,益气提睑的作用。据“五轮八廓”学说,眼睑属五轮中之“肉轮”,与脾脏相应。正由于脾气虚弱,提睑功能失职,故取脾俞以健脾益气,俾运化有常,眼睑得以濡养,提睑功能复常;取肾俞灸之以温补肾阳,使肾精得以资生;取上明、攒竹、阳白灸之,以温通眼区脉络,使上胞得以濡养而促进其提睑功能。更取足三里、三阴交以健脾和胃,使气血生化有源。诸穴协用,俾先天得养、后天得助,气血得以上注于胞,则上睑功能自可恢复。

  3.气滞血瘀型

  (1)症状表现:有眼部或头额部外伤史,上胞下垂,眼区麻木或胀痛,或伴复视。舌有瘀点,脉涩。

  (2)灸疗原则:行气活血,去瘀提睑。主要取足少阳、足太阳、手阳明经穴。

  (3)灸疗处方:阳白、攒竹、风池、膈俞、合谷。

  (4)随症加穴:①前头痛者,加上星、头维;②偏头痛者,加太阳、率谷;③后头痛者,加风府;④巅顶痛者,加百会。

  (5)灸疗方法:

  ①艾炷隔姜灸:将姜片放于上穴上,上置半枣核大艾炷点燃灸之,每穴灸3~5壮,隔日1次。

  ②针上加灸:毫针刺施平补平泻法,然后于针尾用蚕豆。大艾圆灸之,每穴施灸3壮,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6)方义说明:本方具有行气活血、去瘀提睑的作用。阳白、攒竹均位于眼区,取而灸之以疏调局部气血,取风池、膈俞以祛风通络,活血化瘀。诸穴合用,各奏其效,则眼睑下垂之疾自可向愈。

  4.脾虚加风痰型

  (1)症状表现:上胞下垂,睑肤麻木或浮肿,眼球运转不灵,肢体麻木,困倦食少。舌苔白,脉细或弦细。

  (2)灸疗原则:益脾气,祛风痰,健眼险。主要取手足阳明、足少阳、足太阴经穴。

  (3)灸疗处方:足三里、太白、三阴交、丰隆、风池、阳白。

  (4)随症加穴:①睑肤麻木者,加上明、鱼腰;②食少者,加中脘;③头痛者,加瞳子髎、太阳。

  (5)灸疗方法:

  ①艾条温和灸:选双侧三阴交穴,每穴灸5~10分钟,灸至皮肤潮红,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②艾炷隔姜灸:每穴灸3~5壮,炷如黄豆或半枣核大,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③马钱子敷灸:取马钱子适量,研为细末,贮瓶备用。敷灸时取药粉0.2克(每穴用量),撒胶布中央,敷贴患侧穴位(阳白、攒竹、上明)上。每次敷贴5天,至痊愈。

  (6)方义说明:本方具有益脾气、祛风痰,健眼睑的作用。取足三里、太白、三阴交灸之,以健脾和胃,助运祛湿,取丰隆以化痰湿,取风池、阳白以祛风散湿,活血通络。诸穴合用,各奏其效,俾气盛、风祛,痰蠲、湿除,则睑健如常。

  大医堂艾灸培训开课公告:

  1、大医堂灸疗师培训班:国家人社部唯一指定灸疗师教学机构——大医堂!自年起,灸疗师培训班每月1—15日开课!学习完成后经考核通过可颁发

  2、大医堂长蛇灸培训:药物铺灸疗法辨证施治与临床实操,每月16-19日开课!

  3、统一客服:--

  咨询

  

  私人

  大医堂师资班培训:

更多精彩请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正规
北京治疗白癜风在那个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fangmingzhu.net/zlff/201710/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