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感冒以及支气管哮喘,由于临床症状有几分相似,时常会造成误诊。那么,在临床上,我们应该怎么区分三者之间的差异,从而做出正确的诊疗决策呢?
过敏性鼻炎PK感冒
傻傻分不清楚
过敏性鼻炎又称枯草热或花粉病,是机体对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发生在鼻腔黏膜的变态反应。本病分为常年性及季节性发作,前者过敏原以屋内尘螨、霉菌等为主,后者过敏原主要为花粉,多见于中青年,常有家族遗传史。
近年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由于过敏性鼻炎症状类似感冒,都会引起鼻塞、流涕等,所以临床误诊率较高,常常混淆,区别该两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发烧过敏性鼻炎:常无
感冒:常有,伴咳嗽、咽痛、头痛等
眼睛、耳朵、鼻腔、瘙痒过敏性鼻炎:阵发性喷嚏连续性发作、鼻塞、鼻痒、流大量清水样鼻涕
感冒:偶尔打喷嚏、流鼻涕量不多
鼻腔黏膜过敏性鼻炎:呈淡红、苍白或暗灰色,伴水肿,鼻部分泌物较稀薄而无色
感冒:充血明显,伴黏稠或脓涕较多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常与季节有明确联系
感冒:常无
病程
过敏性鼻炎:迁延多年,常反复发作
感冒:短,7-10天可自行痊愈
很多情况当无法区分是普通感冒还是过敏性鼻炎时,会首先按照普通感冒服用抗感冒类药物。如果是过敏体质,服用抗感冒类药物后往往治疗效果欠佳。即使有些抗感冒药物里面有抗过敏的成分,服用后确实能缓解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但是却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病情,随着病情的加重,感冒药就逐渐显得力不从心,结果导致病程迁延。
虽然过敏性鼻炎本身并不致命,其症状一般也不严重,但若长期不重视,未予正规治疗,会在患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悄然升级”,反复发作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哮喘、过敏性支气管炎、腺样体肥大、过敏性结膜炎等。
如何快速识别过敏性鼻炎?轻度鼻痒者,总觉得鼻内好像有只蚂蚁在行走,忍不住用手揉搓鼻部;重者难以忍受,常连着打多个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自动流出
由于鼻痒、鼻塞不适,常做“鬼脸”,有时手掌将鼻尖向上揉搓止痒,常出现“缩涕”动作,久之鼻背皮肤出现一道横纹。因鼻塞引起面部静脉回流受阻,眼睑下方皮肤色素沉着,形成黑眼圈
典型症状: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鼻痒以及不辨香臭
过敏性鼻炎PK支气管哮喘
是否能区分
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均为呼吸道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两者往往同时并存,并相互影响。两者除了临床表现不同外,在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等方面均极为相似。近年来两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
近年美国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学会制定的《过敏性鼻炎诊断和管理指南》及《过敏性鼻炎对哮喘的影响》的报告中强调上下呼吸道炎症反应的一致性,指出了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有密切关系,提出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一个呼吸道,一种疾病”的概念。因此,有学者建议将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视为一个疾病实体,命名为过敏性鼻支气管炎。认为这样更有利于对整个气道炎症的诊断和治疗。
过敏性鼻炎是哮喘的重要危险因素90%哮喘患者至少有1种鼻炎症状
60%过敏性鼻炎者可能发展成哮喘或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其增高指数多位于正常人和哮喘患者之间
过敏性鼻炎发生哮喘的危险性较正常人高4-20倍
哮喘中伴过敏性鼻炎者可达60%以上,哮喘儿童中,伴过敏性鼻炎者可达80%以上
从病理生理上讲过敏性鼻炎易伴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的上呼吸道炎症极易向下蔓延,导致过敏性支气管炎症和哮喘。同时过敏性鼻炎的上呼吸道和哮喘的下呼吸道有相同的免疫功能缺陷
大多患者先患过敏性鼻炎后患哮喘,也有少数先患哮喘,后患过敏性鼻炎,或两病同时发生
许多哮喘患者在哮喘急性发作前可伴有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积极治疗过敏性鼻炎可预防哮喘当过敏性鼻炎的炎症局限于上呼吸道时就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防止发展为哮喘。这些治疗措施包括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或色甘酸钠、口服各种抗过敏药物和免疫调节剂等。
如果措施得当、积极预防,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避免发展成哮喘。尤其对于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儿童,在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之前,及时治疗并配合预防措施,可以在青春期前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避免发生哮喘或腺样体肥大。
对于有气道反应性增高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需长期化、系统化。目前认为,经鼻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过敏性鼻炎和预防哮喘的最有效药物和最佳给药方式。研究证实,经鼻吸入抗炎药物可以同时控制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的上、下呼吸道炎症,应视为最佳的给药途径,也提示了经鼻吸入糖皮质激素具有预防和治疗哮喘的作用。
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应重视并评估其有无发展为哮喘的可能,而对于哮喘患者则应重视过敏性鼻炎,同时预防和治疗上下呼吸道炎症才能预防哮喘或完善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临床上已经证实脱敏治疗具有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拮抗变应性炎症的作用,可以同时防治过敏性鼻炎和哮喘。
作者:李沐梓
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
往期精彩:
世界血友病日
关于血友病,我想和你认真谈谈!
20岁的菇凉,好几个月不来月经是咋回事儿?
3个月大婴儿突发心脏杂音?不完全性川崎病的诊疗思路!
号外号外: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治趣为小伙伴们量身打造了一份调查问卷,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填写问卷,快来告诉我们你对治趣的期待吧~(手动笔芯?(^?^●)?)
治趣·专注临床诊疗能力提升
培养医生、医学生的临床思维
快来下载吧▼
点击“阅读原文”,开始填写问卷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