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神经免疫相互作用
是玫瑰痤疮发病的重要基础。[3]
3.神经脉管调节功能异常
在玫瑰痤疮的发病中起了关键作用。
4.多种微生物(毛囊蠕形螨、痤疮丙酸杆菌等)感染;慢性炎症致皮肤屏障损害;遗传等促进玫瑰痤疮的发生。
临床表现玫瑰痤疮依据不同部位、不同时期、不同皮损特点,分为四种类型:[1]1.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
首发于面颊部:
双面颊部阵发性潮红;
情绪激动、环境温度变化或日晒等加重;
逐步出现持续性红斑或毛细血管扩张;
自觉干燥、灼热或刺痛,少数伴有瘙痒;极少数患者可能伴有焦躁、忧郁、失眠等;
首发于鼻部或口周:
最初无明显阵发性潮红;
直接表现为持续性红斑;
逐步出现毛细血管扩张;
也可累及面颊部,但面部潮红及皮肤敏感症状相对于首发于面颊部的患者轻;
2.丘疹脓疱型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的玫瑰痤疮患者,逐渐出现丘疹、脓疱,多见于面颊部;部分患者可同时出现红斑、丘疹、脓疱,多见于口周或鼻部;3.肥大增生型
多见于鼻部或口周;肥大增生改变的皮损(鼻部的肥大改变皮损亦称为「鼻瘤」);4.眼型
单独的眼型极少;常为其他三型伴随症状;多累及眼睑的睫毛毛囊及相关腺体,导致睑缘炎、角膜结膜病变等,表现为眼睛异物感、视物模糊、瘙痒、刺痛、干燥等;诊断首先排除明显诱因例如口服异维A酸胶囊或化学换肤或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皮肤屏障受损而导致的阵发性潮红或持久性红斑,必备条件加≥1条次要条件即可诊断为玫瑰痤疮。[1]鉴别诊断
玫瑰痤疮主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1]
1.痤疮
两者均可出现丘疹、脓疱,但痤疮常有粉刺,而玫瑰痤疮有阵发性潮红及毛细血管扩张。但是,临床上两者常同时存在。2.面部脂溢性皮炎
部位不同:前者一般发生于前额部、眉弓、鼻唇沟或下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而玫瑰痤疮一般发生于面颊部、鼻翼或口周;皮疹特点不同:脂溢性皮炎表现为黄红色斑片,后者常有阵发性潮红和毛细血管扩张。但两者均可出现红斑和光加重现象。3.接触性皮炎
有明确的接触史,起病急,瘙痒剧烈,红斑表现为持续性,无明显阵发性潮红现象。4.激素戒断性皮炎(或称激素依赖性皮炎)
可出现玫瑰痤疮样皮损,是因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或含糖皮质激素的护肤品后形成的一种激素依赖状态,在停用后3d左右出现明显的灼热、干燥、瘙痒等「难受三联症」(主观评分≥7分)。而玫瑰痤疮不会出现「难受三联症」,灼热、干燥常见,偶见瘙痒,但玫瑰痤疮患者长期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逐步出现激素戒断性皮炎的症状。5.颜面粟粒性狼疮
皮损特点为面颊部、鼻部或眼周圆形坚硬的丘疹或结节,呈半透明状,表面光滑,无阵发性潮红,无毛细血管扩张,用玻片按压时,呈苹果酱色。必要时行病理加以鉴别。
6.红斑狼疮
表现为持续性红斑或红斑块,无阵发性潮红。血清自身抗体检测或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可进一步鉴别。治疗一、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冷热刺激,忌饮酒及辛辣刺激食物,纠正胃肠道功能紊乱,调节内分泌。注意保湿防晒,温和清洁面部。
二、光、激光治疗①强脉冲光(IPL):适用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和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患者;②脉冲染料激光(PDL):波长为、nm的激光,主要用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治疗,比IPL对血管的作用更精准,但紫癜、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等不良反应的率更高;③钇铝石榴石激光(Nd:YAG):波长为nm激光,主要用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治疗;④CO2激光和铒激光:均为剥脱性激光,适用于肥大增生型玫瑰痤疮患者;⑤光动力治疗(PDT):已初步应用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及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的治疗。
三、手术疗法切割术适用于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而手术切除术、皮肤磨削术、电外科手术等主要适用于鼻赘期玫瑰痤疮。
四、小结近年来,国内外针对玫瑰痤疮的治疗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治疗方法也在传统口服、外用药物的基础上增加了光、激光等方法,原本用于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如溴莫尼定、卡维地洛等也在玫瑰痤疮的治疗上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仍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自北总皮肤损伤修复研究所,原内容来源杜一生学习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健康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推荐阅读“痘痘”克星:光子+果酸
激素护肤品有危害,所谓的激素到底是什么?
黄褐斑,你到底是咋来的呢?
痘痘里面挤出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要使用医学护肤品?
激光祛斑后为什么会反黑?
要面诊、要面诊、要面诊,重要的事情说三次!
杨教授,我身上没长东西,就是痒,怎么回事啊?!
涨姿势:护肤品中有效的保湿成分,到底有那神秘?
喜欢就点赞吧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